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中,人类一直试图发射航天器对月球以及月球的远月面进行探测.美国和前苏联发射了各类月球探测器达70余个,对月球进行探测,至今已经完成了对月球重要的地学勘查,其中包括对全部月面的地形测绘和月球重力场测定.本文对月球航天探测的主要情况作了回顾,并概要介绍了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2.
月球航天探测和月球测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60年代以来的几十年中,人类一直试图发射航天器对月球以及月球的远月面进行探测.美国和前苏联发射了各类月球探测器达70余个,对月球进行探测,至今已经完成了对月球重要的地学勘查,其中包括对全部月面的地形测绘和月球重力场测定.本文对月球航天探测的主要情况作了回顾,并概要介绍了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描述和有效分析机器人系统,提出了一种将面向对象技术与Petri网相结合的月球探测机器人系统建模方法,既保持Petri网对离散事件系统的准确描述性和直观性,又利用面向对象的自然性、易理解性、可重用性和可扩充性.月球探测机器人可利用该模型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和故障预测.  相似文献   

4.
月球探测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参考国内外月球探测的现状,对月球探测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根据月球探测机器人的任务要求,提出了开发我国月球探测机器人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在该方案中,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一个集三维实体设计、动力学建模、控制、可视化仿真于一体的虚拟月面计算机仿真环境,对月球机器人的静国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进行仿真研究,为月球探测机器人结构参数、动力学参数及控制算法的优化提供了设计参数和验证场所;针对月面的复杂环境,提出建立一套智能传感系统的思想,从而实现机器人在复杂、未知的环境中的自主导航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据悉.我国月球探测二期工程有望在2013年实施。 我国月球探测二期工程旨在实现月球软着陆.并通过施放无人探测器对月球表面进行勘查。  相似文献   

6.
据报道,日本预计在2030年前建成一个供宇航员活动的月球表面探测基地.月球基地将允许2~3名宇航员每次停留半年。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0日,历时5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圆满落下帷幕。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作品被确定为月球探测工程标识,该标识在网络票选中以最高票数获得了网络人气奖。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了解月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9月10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向月球发射了2个“重力勘测和内部研究实验室”(GRAIL)月球探测器,即GRAIL-A和B。该任务旨在探测月球引力场的细节,以期制作最精确的月球引力图。与其它行星探测任务不同,GRAIL任务采用了2个几乎完全相同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未来5年间,我国将在环月探测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月球探测和以火星为主线的深空探测规划,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月球探测任务具有多样性,需要采用不同高度的月球卫星轨道,因此研究摄动力对不同高度月球卫星轨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月球非球形摄动、地球引力摄动和太阳引力摄动三种摄动力大小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仿真计算了这三种摄动对不同高度月球卫星轨道的影响,得到了轨道要素和近月点高度在不同轨道高度范围内随这三种摄动力的变化规律.最后在近月点高度为百米级精度的条件下,给出了不同高度范围需要考虑的摄动力,为新型月球任务轨道设计和轨道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背面中继链路飞控工作模式设计方案。针对月球背面探测需要克服地面测控网与月球背面探测器之间存在地基测控盲区的需求,嫦娥四号任务在工程设计上采用在月球背面地月连线上的L2点布设中继星的方式,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地月L2点中继星实现对地对月中继通信。从嫦娥四号月球背面探测任务飞控需求出发,分析将中继星引入深空探测任务天地测控大回路对飞控实施的主要影响,设计了基于月球中继星的深空探测任务飞控模式,嫦娥四号任务飞控工作取得圆满成功,验证了该模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开展月球资源探测与地下空间利用是人类探索月球、将月球纳入人类活动范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月球地质结构特性及月球表面温度变化特征入手,综合考虑月球纬度、月壤/月岩导热性能等要素,针对月球恒温层的恒温特性及随纬度变化的温度涵盖范围,提出了在月球恒温层开发月球地下人类基地、月球地下轨道交通、月球生命体存储、月球原位热能存储等月球地下空间利用构想。针对所提出的月球恒温层利用构想,设计了月球地下人类基地空间支护与搭建、基于电磁技术的月球地下飞行式轨道交通、可温度调节式月球战略储备库、基于月岩/月壤导热差异的原位热能存储等技术实施方案。基于上述构想及技术方案,本文系统总结了月球恒温层地下空间利用需突破的技术挑战和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的研究将为未来建立月球人类基地及月球地下空间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嫦娥一号’全月球三维立体图自动构建技术”项目.通过了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利用“嫦娥一号”原始影像制作的可实时浏览的全月球三维立体图,可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的月球软着陆器选址、月球机器人运动规划和仿真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简要回顾了人类重要探月计划的有关情况,介绍了月球影像图处理的现状和课题组研制首幅全月球三维立体图的情况。将首幅全月球立体图的制图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技术对比分析,指出自动制图是月球遥感数据处理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据俄新社报道,俄计划投资约20亿美元实施新一轮的月球探测计划。俄有能力借助大推力运载火箭开展三次探月飞行活动。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了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  相似文献   

17.
10月24日,在党的十七大刚刚胜利落幕之际.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月球模拟器的辐照特性差、体型巨大、成本较高等缺点,本文应用液晶光阀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月球模拟器,并重点对月球模拟器光学系统进行了研究。选用LCOS芯片作为模拟光源的调节器件,采用偏振分光棱镜将照明光源发出的光变为偏振光,通过控制系统对LCOS芯片的控制,利用LCOS芯片的反射特性对偏振光进行调节,实现了不同有效通光孔径的模拟,通过光学系统对LCOS反射光进行优化,将出射光调制成像质不失真的月相,可以模拟不同的月相及辐射特性。相对传统月球模拟器,采用LCOS器件的月球模拟器有效的提高了控制精度与模拟能力、减小了模拟器体积。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月球模拟器光学系统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并且亮度不均匀性好。  相似文献   

19.
月球的起源与演化以及月球正面与背面的差异性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差异性说明两个半球的演化过程存在不对称性。通过分析月球正面与背面的物理特征、岩石矿物特征和构造特征分布差异,研究形成月球正面和背面差异性的动力过程,进而解释月球正面与背面地质演化差异?结果表明: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物理特征、岩石矿物特征和构造特征都存在很大的不同;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地质演化可以划分为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存阶段和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以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和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并存阶段是造成月球正面和背面地质演化差异的两个主要阶段,而以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的阶段对月球正面和背面地质演化差异的形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月球着陆器新结构的ADAMS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决月球着陆器等航天飞行器类产品研制和试验费用十分昂贵的问题,提出并试验了月球着陆器机械结构仿真研究方法.采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月球着陆器3种典型结构进行了动力学建模、优化及在月球重力场下着陆缓冲等仿真研究.以冲击隔离系数的大小为具体评价指标,对月球着陆器3种典型结构缓冲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斜腿式两级缓冲月球着陆器新结构缓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