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燃煤高铝飞灰在电除尘器中行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西部一些电厂燃用高铝煤后,其电除尘器效率明显下降.为探明高铝飞灰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机理,通过采集燃用高铝煤电厂的电除尘器入口及出口飞灰,利用自主研发的高压粉尘比电阻试验台和粘附性测定仪对其比电阻、粘附性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且分析了电除尘器运行的伏安特性.结果发现,电除尘器入口及出口飞灰中铝含量分别高达44.2%及47.8%,其比电阻也超过了10 12Ω.cm,但并不容易引起明显的反电晕.高铝飞灰粘附力较小,对电场风速比较敏感,容易产生二次扬尘,从而使电除尘器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2.
针对富拉尔基发电总厂5号机组除尘器改造受到燃用低硫煤、飞灰比电阻高、场地占用较小、除尘效率要求高等条件制约,在电除尘器设计上采取较宽极间距、复合式阴极、设置槽型极板、下进平出布置,满足了环保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3.
燃用低硫煤对电除尘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燃用低硫煤导致粉尘比电阻升高 ,使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下降的原因 ,所采取的措施 ,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低低温电除尘技术通过降低烟温、减少烟气体积流量、降低飞灰比电阻提高除尘效率,并且可除去烟气中大部分SO3。从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改造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分析某330 MW机组低低温电除尘器改造案例,为环保改造及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托电二期机组投产以来,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原因是燃煤含硫低,所产生的粉尘比电阻高。引进SO3烟气调质系统以后,有效地降低了粉尘比电阻,提高了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6.
大型锅炉燃用低硫低挥发分煤的新型电除尘器我国很多火电厂燃用大量低硫无烟煤或贫煤。这种煤的特点是挥发分低,燃烧不完全,飞灰可燃物含量高,粉尘细,烟尘比电阻呈两级分化。因此,采用电除尘器净化低硫无烟煤或贫煤的烟气粉尘,其技术难度较大。为了满足电力生产和环保的需要,兰州电力修造厂和西安热工研究所在小型冷态模拟、热态半工业性试验和对300t/h 锅炉老式电除尘器技术改造实  相似文献   

7.
用途与性能简介:BDL便携式飞灰比电阻现场测定仪是一种专门用于烟道飞灰比电阻测量的仪器。该仪器配有可直接插入烟道内的测量探头,其灰样采样及电信号采集均在烟道内完成,因此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电除尘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飞灰比电阻特性,为电除尘器的技术研发、设备改造和工程设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途与性能简介:BDL便携式飞灰比电阻现场测定仪是一种专门用于烟道飞灰比电阻测量的仪器。该仪器配有可直接插入烟道内的测量探头,其灰样采样及电信号采集均在烟道内完成,因此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电除尘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飞灰比电阻特性,为电除尘器的技术研发、设备改造和工程设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效除尘技术及烟气冷却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催化剂的防磨举措分析,探讨燃用高灰机组在不使用湿式电除尘器的情况下达到超低排放的可行性.与常规电除尘器相比,低低温电除尘器提效显著,幅度在17.09%~53.17%,辅以精细化的气流均布技术,可以配合高效湿法脱硫实现高灰煤超低排放.在某660 MW机组开展工程应用,燃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稳燃腔煤燃烧器并将三次风下移等技术对湖北青山热电厂410t/h锅炉燃烧器进行改造,成功地将该炉原设计燃用烟煤改燃为贫煤,并取得了改造后55%负荷可无油稳定运行,锅炉热效率达到9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火电厂煤粉锅炉煤种适应性提高、低NOx运行要求,SCR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烟气NOx的排放浓度,减少发电企业的考核损失。以大唐潮州电厂2×1 000 MW机组增设烟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装置的技术改造为例,简要介绍了潮州电厂原机组增加SCR脱硝系统的工艺构成和流程特点、设计参数、总体布置,并对该工程中相关设备的改造进行了描述,该改造不仅为百万机组脱硝工程的安全运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我国大型燃煤机组的脱硝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华三河电厂脱硫装置取消烟气旁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丛进  封乾君 《中国电力》2007,40(11):93-96
三河发电厂二期工程是国内第1个脱硫装置取消烟气旁路、采用"烟塔合一"新技术的电厂,为自主开发的脱硫核心技术。分析了脱硫装置取消烟气旁路后,对脱硫系统设计和设备运行影响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解决对策。在机组启停、事故工况时,锅炉烟气仍将进入吸收塔,经脱硫处理后通过烟塔(冷却塔)排入大气,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同时也杜绝了机组运行中擅自停运脱硫装置的可能,为环保实时监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王蒙 《中国电力》2015,48(9):38-42
莱州电厂一期已建设2座圆形煤场,运行中存在不易实现燃煤先进先出、燃煤不易配混和人员作业环境差等弊端。二期工程设计中提出了全封闭条形煤场、圆形煤场和筒仓3种贮煤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比后得出:筒仓方案配煤灵活、混煤精确;能实现燃煤先进先出、减少煤的自燃和燃煤热值损失;完全实现“人煤分离”,使操作人员免受煤粉的侵害;同时具有占地面积小、完全封闭等优点,因此推荐筒仓方案。  相似文献   

14.
国华三河电厂脱硫装置取消烟气旁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河发电厂二期工程是国内第1 个脱硫装置取消烟气旁路、采用“烟塔合一”新技术的电厂, 为自主开发的脱硫核心技术。在分析了脱硫装置取消烟气旁路后, 对脱硫系统设计和设备运行影响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在机组启停、事故工况时, 锅炉烟气仍将进入吸收塔脱硫处理, 并经冷却塔排入大气, 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同时也杜绝了机组运行中擅自停运脱硫装置的可能, 为环保实时监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200MW机组锅炉制粉系统掺混热炉烟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清河电厂200MW机组锅炉采用热风干燥中储式制粉系统,为最大限度掺烧褐煤,解决中储式制粉系统磨制高挥发分、高水分褐煤极易发生爆炸的问题,提出了在制粉系统中掺混热炉烟的2种改造方案,使褐煤掺烧比例达到50%,制粉系统末端含氧质量分数降低到16%以下。可行性研究表明,在锅炉转向室抽取热炉烟掺入制粉系统的改造方案是可行的,该方案与制粉系统启停时的安全措施相结合,能够满足制粉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防爆要求。该方案也为同类型锅炉的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对内蒙古岱海发电厂(岱海电厂)2×600 MW机组锅炉燃用准格尔煤导致静电除尘器效率低下问题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主要因锅炉排烟温度和压力变化、煤质和灰成分的改变等所致.对此,提出了在静电除尘器入口前的锅炉尾部烟道处直接喷入雾化水等措施.实施后,粉尘自然沉降增加利于收集,粉尘比电阻降低,除尘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神华神东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湾电厂DG520/13.7-Ⅱ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前给煤系统在运行中存在漏风、喷煤问题,在检修时易出现烟气反窜现象,给检修工作带来安全隐患。对给煤系统落煤管进行改造,将其设计为负压落煤管,彻底解决了漏风、喷煤问题,消除了给煤机开盖检修过程中出现的烟气反窜现象,提高了检修施工的安全性,缩短了检修时间,为同类型给煤系统技术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电厂600 MW超临界压力燃煤锅炉机组初步设计阶段拟定的锅炉尾部烟道及脱硝反应器的结构与总体布置,建立了SCR脱硝反应器内流动的物理模拟实验台,对脱硝反应器内催化剂前烟气流场与还原剂浓度在流动截面上的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和调整脱硝反应器内导流装置的结构布置可保证反应器内气体速度标准偏差小于14%,还原剂浓度标准偏差小于10%,符合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东锅首台1000Mw超超临界锅炉——华电国际邹县电厂四期工程7“机组1000Mw超超临界直流锅炉的技术特点,锅炉燃烧优化调试情况及性能试验结果。东方1000Mw超超临盘界锅炉主要技术特点:①内螺纹管螺旋管圈式+垂直式水冷壁;②前后墙对冲燃烧;③低NOx旋流燃烧器;④布置燃尽风,实现全炉膛分级燃烧;⑤锅炉启动系统带再循环泵;⑥尾部双烟道结构,采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同时介绍了锅炉的燃烧优化试验及性能考核情况:锅炉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响应负荷变化和快速启停能力强;锅炉性能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锅炉热效率与NOx排放,做到了高效、环保,满足了当今社会对发电设备的高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长旭  史志杰  刘宇 《中国电力》2019,52(12):179-184
锅炉房和煤仓间是火电厂的主要建筑。对神华国华宁东发电厂二期2×660 MW高效超超临界机组扩建工程煤仓间布置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通过优化论证,决定采用2台锅炉与煤仓间联合布置的技术创新方案。该方案煤仓间布置在2台炉之间,即2台炉合用1个煤仓间,给煤、制粉系统对称布置;优点为设备布置紧凑,工艺管道短捷,建设体积小,施工周期短,工程造价低,检修维护方便。采用煤仓间联合布置技术的宁东发电厂2台660 MW机组,分别于2017年8月31日和2017年12月26日投产运营,截至目前已运行1年多,整体情况良好,运行平稳,各项数据指标均优于设计要求。实践应用表明,该项工程技术经济性明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