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综述了煤焦油加氢技术的现状,通过原料分析确定了蒽油加氢的工艺路线。对加氢精制催化剂和加氢改质催化剂进行了选择确定,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加氢精制产物的影响及对改质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其工艺条件。经此过程,使约97%的蒽油转化为清洁燃料油,其中石脑油馏分收率3.9%,柴油馏分收率93.0%,十六烷值为37.0,加氢改质后质量较仅加氢精制柴油馏分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
煤焦油联合加氢裂化处理工艺及其专用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XSun煤焦油联合加氢裂化技术.与单段加氢技术相比,这种新技术不仅可以将劣质重质煤焦油重馏分几乎全部转化得到轻、中馏分,且轻质馏分收率大幅度提高,同时具有极大的原料适应性和生产灵活性.通过采用新研制的专用煤焦油加氢裂化催化剂,该技术特别适于处理原料为低值劣质煤焦油重馏分,除能获取中间馏分油如车用柴油馏分外,尤其多产轻质石脑油和轻质溶剂油,以及可用于制乙烯的原料或生产高标号汽油的优质重整原料.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煤焦油中重质芳烃进行选择性加氢,研究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对重质芳烃饱和率和单环芳烃选择性的影响。通过制备的4种催化剂进行对比,获得单环芳烃选择性较高的Ni-Mo-P体系催化剂。煤焦油馏分原料的加氢反应结果显示,在反应温度360℃、反应压力6 MPa、空速0.5 h-1和氢油比800∶1条件下,多环芳烃饱和率为84.2%,单环芳烃选择性为60.4%。通过煤焦油馏分与脱酚余油原料的加氢实验结果对比,脱酚余油中的重质芳烃能获得更高的转化率及单环芳烃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中/低温煤焦油催化加氢制备清洁燃料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低温煤焦油460 ℃以下馏分为原料,在30 mL小试加氢反应装置上对其进行加氢改质,制备清洁燃料油.加氢反应过程中系统压力为8 MPa~15 MPa,反应温度为400 ℃~460 ℃,氢/油体积比为1 800~2 000,煤焦油原料全部转化,产品油平均体积收率大于106%,进一步分离后获得汽油馏分(≤170 ℃)和柴油馏分(>170 ℃),其中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分别占总体积的22.75%和77.25%(该比例随不同煤焦油来源而不同),无任何尾油残留,且均达到国家标准中93#汽油和0#柴油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此外,煤焦油和产品中硫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产品油中硫的含量大大降低,完全可以达到清洁燃料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100mL固定床加氢实验装置上,采用自制的不同性质的加氢催化剂组合对云南解放军化肥厂鲁奇炉副产的宽馏分煤焦油进行了加氢改质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压力、温度、空速和氢油比等参数对煤焦油加氢改质的影响显著,并在反应压力12.0MPa,温度360℃,液时空速1.0h-1和氢油比1200∶1的优化条件下通过加氢改质和产品分馏,可以获得约9%的小于160℃石脑油馏分、78%的160℃~350℃柴油馏分和13%大于350℃尾油馏分.实验装置连续运行了1114h后仍能保持稳定,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煤焦油切割轻馏分加氢、延迟焦化加氢、悬浮床加氢、沸腾床加氢、宽馏分加氢、全馏分加氢等几种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技术的流程及特点。以40万t/a某煤焦油加氢装置为例,对比了各种技术的工艺流程、工业装置运行、建设投资、主要产品收率等情况,着重分析了沸腾床及全馏分加氢工艺技术的消耗和成本。通过分析得出全馏分加氢技术氢气消耗低于沸腾床加氢技术,公用工程指标中生产水、凝结水、低压蒸汽消耗略高于沸腾床加氢技术;加氢成本较沸腾床加氢技术低约100元/t,全馏分加氢技术煤焦油加氢总成本近4000元/t。  相似文献   

7.
裂解汽油重质馏分轻质化增产BTX芳烃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裂解汽油重质馏分的增长趋势以及目前应用作了概括性的介绍.裂解汽油重质馏分由于含有丰富的芳香基团,可以作为增产BTX芳烃的潜在资源.综述了裂解汽油重质馏分增产BTX芳烃的技术进展以及与此相关的加氢脱烷基和非芳烃加氢裂解技术.  相似文献   

8.
梁永建  屈桂洋  曹菊  王崇崇 《广东化工》2023,(3):104-105+103
随着煤制油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实现煤焦油全组分的利用,煤焦油加氢在此环境下不断进行了技术改革和发展,煤焦油的全馏分的利用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在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技术方面技术进展,分析了国内外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技术发展现状,主要分析了固定床加氢、沸腾床加氢及悬浮床加氢三种类型的加氢技术,同时也分析了具体的工业应用进展,最后探讨了煤焦油加氢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加氢预精制催化剂、加氢精制催化剂、加氢裂化催化剂以及加氢饱和催化剂适宜的级配方式对高温煤焦油馏分油进行二段加氢改质,结果表明,高温煤焦油馏分油的性质经加氢改质后得到大幅度改善,密度由1 169.7kg/m3降低到900.9kg/m3以下,氢碳原子比由0.79提高到1.63以上,残炭降低到0.02%(质量分数);其石脑油馏分的硫、氮含量分别小于5μg/g和1μg/g,芳烃潜含量大于68%(质量分数),是催化重整的优质原料;其柴油馏分的硫含量很低,凝点和冷滤点均小于-30℃,十六烷值大于39,是国Ⅳ低凝柴油的优质调和组分;而加氢尾油基本由芳烃组成,不宜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  相似文献   

10.
中低温煤焦油加氢改质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小型固定床加氢装置上,用加氢精制催化剂和加氢裂化催化剂对陕北的中低温煤焦油进行加氢改质工艺研究.着重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油体积比和液体体积空速对加氢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反应压力14 MPa,反应温度390℃,氢油体积比1 600:1,液体体积空速0.25 h-1.加氢改质产品切割得到汽油、柴油和尾油馏分,分别占产物质量的9.82%,73.12%和16.43%.汽柴油馏分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得到合格的产品,加氢尾油可以作为优质的催化裂化或加氢裂化原料.  相似文献   

11.
煤热解过程分析与工艺调控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兆辉  高士秋  许光文 《化工学报》2017,68(10):3693-3707
通过煤热解技术获取紧缺的油气资源是低阶煤清洁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煤热解工艺存在焦油产率与品质难以控制以及焦油中粉尘含量高等关键技术问题,从煤的热解反应机理出发,详细探讨了热解挥发分二次反应的种类和发生条件以及影响热解过程的主要因素,结合煤热解技术应用,总结了逆向传热与传质所导致的挥发分气相二次反应是焦油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同时,分析了热解过程中煤颗粒破碎机理以及煤热解过程中粉尘的主要来源。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控制热解挥发分的流动方向从高温区向低温区流动、热解耦合气化以及耦合原位的焦油提质与除尘等方法可以调控煤热解过程,抑制重质焦油生成、提高焦油中轻质组分含量以及减少焦油中的含尘量,从而实现煤的定向热解。  相似文献   

12.
齐秉正  李鸿 《煤化工》1998,(4):10-14
叙述了轻焦油洗萘、重焦油洗萘工艺在我厂生产实际中的运用情况,主要介绍了初冷工艺三次改进的成功之处与存在问题,轻焦油洗萘工艺的客观影响因素及重焦油洗萘工艺存在的缺陷等。  相似文献   

13.
Manufacture of light hydrocarbons from heavy oils – processes and developments . High quality crude oils are running short and their price continues to increase.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trend towards light petroleum products for use as transportation fuels or petrochemical raw materials. Consequently, the conversion of heavy oils, i.e., particularly distillation residues but also heavy oils from tar sands, is gaining increasing commercial importance. The cracking processes currently used in the refining industry are reviewed.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ir application to metal-and asphaltene-containing heavy oils. Feed pretreatment by solvent deasphalting is discussed and the manufacture of syncrude from tar sands is considered. New developments for conversion of heavy oils are outlined. The future production of shale oil and of transportation fuels from oil shale is briefly treated.  相似文献   

14.
半焦基催化剂裂解煤热解产物提高油气品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上段热解下段催化的两段固定床反应器,针对府谷煤研究了半焦和半焦负载Co催化剂对煤热解产物的催化裂解效果。结果表明,半焦和半焦负载钴对热解产物催化裂解后,热解气收率增加,焦油收率降低,但焦油中沸点低于360℃的轻质组分含量提高,轻质焦油收率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与煤在600℃直接热解相比,在热解和催化温度均为600℃,采用煤样质量20%的半焦为催化剂时焦油中轻质组分质量含量提高了约25%,轻质组分收率基本不变,热解气体积收率增加了31.2%;在热解温度600℃,催化温度500℃时,采用煤样质量5%的半焦负载钴催化剂,焦油中轻质组分质量收率和含量分别提高了约8.8%和28.8%,热解气体积收率增加了21.5%。煤热解产物的二次催化裂解的总体效果是将焦油中重质组分转化为轻质焦油和热解气。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方形径向流固定床煤热解反应器中变化煤层厚度对料层升温速度及煤热解产物分布特性的影响。随着料层厚度增加,导致煤热解反应要求的时间增长,热解水和气的产率相应增加,焦油和半焦收率逐渐降低,但焦油中轻质组分(沸点低于360℃组分)含量呈升高趋势,半焦和煤气热值稍许降低。如,加热壁温度900℃、从45 mm至105 mm增加煤料层厚度时,焦油产率从7.17%(质量,下同)下降到6.26% (相对干基煤),但焦油中的轻焦油组分含量则从67%升至72.7%,半焦产率由80.0%降至77.0%,热解水和煤气产率分别由6.96%和5.91%增至8.85%和7.90%,煤气热值则由24348.5 kJ·m-3下降至20649.2 kJ·m-3。所得半焦的热值径向上由高温侧向低温侧逐渐降低,煤料层越厚、热值降幅越大,而相同煤料层厚度处与加热壁平行的同一轴向平面上的半焦热值基本相同。针对研究的反应器,气相热解产物在反应器内沿径向(横向)由高温料层区向低温料层区流动。在该过程中伴随着热解产物对远离加热壁的低温煤料的传热、热解生成重质组分的冷凝和在煤/半焦颗粒表面的吸附截留,进而在低温料层进一步升高温度时发生二次裂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反应器内煤层厚度越大,上述各种伴随的物化作用越显著,从而明显影响煤料层的升温及热解特性。  相似文献   

16.
年轻煤固体热载体低温干馏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郭树才 《煤炭转化》1998,21(3):51-54
在热的粉焦为热载体的10kg/h装置上进行了三种褐煤和神府煤的干馏实验,获得了质量的煤气,焦油和半焦产品,该产品洁净能源和化工原料,简介了150t/d平庄工业试验装置,讨论了此技术用于循环发电等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新法干馏的条件温和,投资省,是有竞争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邱淑华  王贵祥 《玻璃》2012,39(9):12-15
通过对目前已成功用于我国玻璃熔窑的天然气、重油、煤焦油、焦炉煤气、发生炉煤气、石油焦粉6种燃料的物化性质、燃烧状态、燃烧产物及对玻璃熔化质量的影响、对熔窑耐火材料的烧蚀、烟气含硫量粉尘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应重视的问题,以便于玻璃企业对燃料品种作出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18.
楚可嘉  杨其权 《煤化工》2012,40(4):5-7,13
介绍了枣庄矿业集团煤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研发的煤焦油低温萃取技术,利用1#溶剂、2#溶剂对煤焦油轻质、重质组分溶解度的不同,快速低能耗地将煤焦油分为轻质和重质两种组分,然后根据不同需要,将轻质组分和重质组分加工为不同产品。该技术克服常规煤焦油分离技术设备装置投资高、占地大、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为煤焦油加工探索出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9.
为妥善解决酸焦油的综合利用与处置问题,济钢采用真空蒸汽蒸吹回收轻油,再采用聚合反应法固化处置,得到沥青状不粘性易碎固体聚合物,进行配煤炼焦试验,达到了回收利用、控制污染、清洁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