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铝液在SiO2反应原位形成Al/Al2O3(p)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铸造方法与原位技术相结合研制出原位形成的Al/Al2O3(p)复合材料。向铝液中添加预先在300℃下烘烤3h、粒径为300μm的SiO2颗粒,发生如下反应:3SiO+4Al=3Si+2Al2O3,其结果,原位形成颗粒分布均匀的L/a2O3(p)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
利用铸造搅拌法制取了由Al2O3颗粒增强的Al-Si合金复合材料。通过正文试验,探讨了Al2O3颗粒的尺寸、颗粒的体积分数与浇注温度对Al2O3颗粒-Al-Si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2O3,颗粒尺寸为1-3m、体积分数15-20%,浇注温度为800℃时增强效果最佳,强度可提高20%以上,磨损量可减少60%-70%,Al2O3颗粒能促进Si相形核、有碎化共晶硅并使之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固—液反应自生Al2O3/Al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涛兴  吉元 《铸造》1997,(12):11-13
通过氧化物(MeO)与液态铝在1000~1200℃的固-液氧化还原反应,制造出Al2O3和Al两相都是连续的新型自生复合材料。采用石英玻璃粉与液态铝反应,在反应动力学上是有利的,借助于无定形SiO2与液态铝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使石英玻璃粉预制件直接转变成Al2O3/A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5.
马宗义  吕毓雄  毕敬 《金属学报》1995,31(24):545-549
采用Ti-Al-B和TiO2-Al-B两个体系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原位TiB2粒子增强Al(TiB2/Al)和原位Al2O3,TiB2粒子复合增强Al(Al2O3.TiB2/Al)两种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对于Ti-Al-B体系,除TiB2外还有一定量的尺寸可达几十微米的Al3Ti生成,原位形成的TiB2大部分为0.1-50μm的块状粒子,此外还有少量长宽比大于4的棒状TiB2.对于TiO2-Al-B体系,基本上没有Al3Ti生成,原位形成的Al2O3和TiB2为005-20μm的近似等轴状的粒子.对两种复合材料差异的微观结构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Al2O3)p和SiCp多元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Al2(SO4)3 分解反应所制备的多元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中Al2O3 和SiC 颗粒和基体结合良好,分解的SO3 对SiCp/ Al 复合材料熔体进行精炼、除气,试样中没有发现气孔、团聚、集聚、偏析,克服了传统搅拌铸造所带来的铸造缺陷,解决了回收利用重熔过程中的吸气、精炼问题;从而为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走向实用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MMCs材料的冲击磨损机理,采用单摆划痕法对Al2O31/Al-9Si合金耐冲击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3m/s冲击速度下,随着增强相的体积分数增多,A2O31/Al-9Si合金抗冲击磨损性降低。在4m/s冲击速度下,对同一种Al2O31/Al-9Si合金材料,冲击速度为4m/s时的耐冲击磨损性优于速度为3m/s时的耐冲击磨损性。92)在冲击磨损过程中,A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8.
马宗义  张玉政 《金属学报》1994,30(1):B033-B038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Al2O3、SiC、SiO2等三种颗粒增强Al-4%Mg复合材料凝固组织中显微孔隙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前者显微孔隙是由Al2O3颗粒加入导致熔体粘度增加、颗粒堵塞枝晶间的补缩流动通道以及颗粒与基体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三种因素所引起;第二种材料由于气孔易在SiC颗粒表面形核,或者SiC颗粒与基体结合较弱,使得该复合材料比前者易形成显微孔隙;第三种复合材料,是由于SiO2颗粒与基体间发生了界面反应,一定量的Si溶入了基体,增大了基体的凝固潜热,从而提高了基体合金凝固时的补缩流动能力,所以SiO2p/Al-4%Mg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比同样条件下Al2O3p/Al-4%Mg和SiCp/Al-4%Mg复合材料致密。  相似文献   

10.
利用铸造搅拌法制取了由Al2O3颗粒增强的Al-Si合金复合材料。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Al2O3颗粒的尺寸、颗粒的体积分数与浇注温度对Al2O3颗粒-Al-Si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l2O3颗粒尺寸为1-3um、体积分数15-20%,浇注温度为800℃时增强效果最佳,强度可提高20%以上,磨损量可减少60%-70%,Al2O3颗粒能促进Si相形核,有碎化共晶硅并使之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Al2O3/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孙旭东  梁勇 《金属学报》1999,35(8):879-882
采用一次粒径分别为10nm和15nm的α-Al2O3和SiC超细粉体,制备了Al2O3/SiC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强化机理,提出了内晶颗粒残余应力强化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Al2O3/SiC纳米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断裂方式随SiC颗粒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离心铸造原位Al/Mg2Si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健  王玉庆 《铸造》1998,(9):1-3
由原位内生Al/Mg2Si复合材料的离心铸造,得到了内外壁均含Mg2Si颗粒增强相,而中部为合金基体的复合材料管材。管材内外部硬度高于中部,而中部的拉伸性能高于管材的两壁。分析了在离心力场中,原位复合材料组织的形成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通过基体合金化改良Al2O3/Al界面润湿的思路.添加元素M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液态金属表面能γM<γAl;(2)氧化物Gibbs形成能△GMxOy<△GAl2O3,并在实验中得到验证.Mg是良好的润湿增强剂.而且随Mg含量的增加,浸润效果增强.Bi、Pb和Li合金化在Mg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润湿、但Cu的加入效果相反.在Al2O3/6061Al复合材料中,Mg偏析到界面.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界面反应产物MgAl2O4,但是在Al2O3/6262Al复合材料中富集Bi和Pb的纳米颗粒存在于增强体之间或增强体内部孔隙.讨论了0.5μm或4μm Al2O3/6061Al和4μmAl2O3/6262Al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14.
(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岳山  蒙继龙 《金属学报》1999,35(6):668-672
本文对液体浸渗法制备的(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界面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反应涂层处理的方法,在Al2O3-Sio2短纤维表面涂覆一层非晶态的SiO2,从而改变纤维与基体的结合方式,使界面由溶解结合转变为反应结合,并产生了MgAl2O4界面反应相,MgAl2O3相的大小和分布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MgAl2O4在界面呈非连续的块状分布时,复合材料强度最高,当界在  相似文献   

15.
反应生成Al2O3(p)/Al—Cu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对CuO/Al体系反应过程的研究,采用反应生成方法制备了Al2O3(p)/Al-Cu复合材料,并对Al2O3颗粒在Al2O3(p)/Al-Cu复合材料中的分散过程做了分析,得出了制备这种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反应生成Al2O3(P)/Al—Zn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刚  孙国雄 《铸造》1996,(8):13-16
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表明,ZnO/Al体系在1243K能够反应生成Al2OE(P)/Al-Zn复合材料,但反应有约20min孕育期。生成的复合材料中,Al2O3颗粒的分布不均匀,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Al2O3、SiC、SiO2等三种颗粒增强Al-4%Mg复合材料凝固组织中显微孔隙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前者显微孔隙是由Al2O3颗粒加入导致熔体粘度增加、颗粒堵塞枝晶间的补缩流动通道以及颗粒与基体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三种因素所引起;第二种材料由于气孔易在SiC颗粒表面形核,或者SiC颗粒与基体结合较弱,使得该复合材料比前者易形成显微孔隙;第三种复合材料,是由于SiO2颗粒与基体间发生了界  相似文献   

18.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9.
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表明,ZnO/Al体系在1243K能够反应生成Al2O3(P)/Al-Zn复合材料,但反应有约20min的孕育期。生成的复合材料中,Al2O3颗粒的分布不均匀,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反应涂层SiCp/60131Al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制备高SiC含量的SiCp/6013Al复合材料,把(SiC+Ti)的混合粉末压坯浸入溶化的铝液中,通过反应引发自蔓延反应。反应产物在SiC颗粒表面原位形成涂层。改善了SiCp/6013Al界面的润湿性,SiC颗粒在800℃自重沉降30min,除去上面部分铝液,可制备高SiC含量的复合材料,研究了自蔓延反应机理及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及其与自蔓延反应之间的关系。并与用离心渗铸法制备的同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