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SBS)、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接枝共聚物(SIS)、乙烯 丙烯酸或丙烯酸酯共聚物 (EAA)、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和乙烯 辛烯共聚物 (POE)几种聚烯增韧剂对废聚丙烯 (PP)编织袋回收料的改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当增韧剂加入量为 1 1份时 ,SIS的增韧效果最好 ,悬臂梁缺口抗冲击强度为1 3 4kJ/m2 ,比新鲜无规共聚PP1 3 3 0的缺口抗冲击强度 1 0 8kJ/m2 还高 ;EAA最低 ,其缺口抗冲击强度还不到均聚PP1 3 0 0的缺口抗冲击强度 5 8kJ/m2 ;其它几种增韧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在 1 3 0 0和 1 3 3 0之间 ,当用量达到 2 0份时 ,其抗冲击强度迅速增加 ,达到 1 5 2kJ/m2 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2.
使用废PP编织袋回收料时 ,冲击强度低、韧性低是最大的障碍。为克服这一矛盾 ,作者研究了SBS、EAA、EVA、SIS和POE这几种聚烯烃增韧剂对废PP编织袋回收料的改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当增韧剂加入量为11phr时 ,SIS的增韧效果最好 ,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13.4kJ/m2,比新的无规共聚PP1330的缺口冲击强度10.8kJ/m2 还高 ;EAA最低 ,其缺口冲击强度还达不到均聚PP1300的缺口冲击强度5.8kJ/m2;其他几种增韧材料的冲击强度在1300和1330之间。对POE来说 ,当用量达到20phr时 ,冲击强度迅速增加 ,达到15.2kJ/m2 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为增韧剂,研究了它们对聚酰胺6(PA6)/聚酰胺6接枝马来酸酐(PA6-g-MAH)/云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EVA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以POE或SBS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EVA用量的增大而上升,当EVA用量为10%时,其冲击强度达到19.01 kJ/m2,较未经增韧改性的复合材料提高了5.29 kJ/m2;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随增韧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为基体树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不同抗冲击改性剂类苯乙烯弹性体、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聚烯烃弹性体(POE)、丁苯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弹性体(SBS)和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对HIPS的增韧效果。结果表明,SBS和SEBS对HIPS具有最好的增韧效果,当SBS含量达到40.0份时,能使HIPS体系的常温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达到42.1kJ/m~2,-40℃低温冲击强度可达25.3kJ/m~2,具有优异的低温韧性和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低烟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的研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聚苯乙烯(PS)466F为基体树脂,研究了不同抗冲击改性剂:类苯乙烯弹性体、ABS、POE和苯乙烯类树脂对PS的增韧效果。结果显示,苯乙烯类树脂具有最好的增韧效果,当其含量达到40份时,能使PS体系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达到42.1kJ/m^2。通过添加高效阻燃复合体系,研究了这一体系的低烟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此PS改性料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可达25.3kJ/m^2,阻燃性能达到UL94 V-0级,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阻燃ABS的增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乙烯-1-辛烯共聚物(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增韧剂,研究了它们对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BS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以POE或EPDM为增韧剂所得复合材料;随SBS用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当SBS用量为15%时,其冲击强度达到15.91kJ/m2,较未经增韧改性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9.99kJ/m2;并且SBS的加入不会对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EPDM和PE协同增韧聚苯乙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两种增韧剂(PE和EPDM)和PS/SBS(85/10)共混物的相形态和耐冲击性能。分别单独加入PE和EPDM时体系的最大缺口抗冲强度为7.5kJ/m^2和14.7kJ/m^2,当同时加入PE和EPDM时体系的最大缺口抗冲强度为21.5kJ/m^2。可见,PE和EPDM对聚苯乙烯有明显的协同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通过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了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SIS—MAH),研究了SIS及SIS—MAH对聚苯乙烯(Ps)/纳米碳酸钙(nano—CaCO3)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AH的用量宜为SIS质量分数的3%,DCP的用量应小于MAH质量分数的0.3%;当1份nano—CaCO3加入到PS/SIS(质量比100/2)复合材料3中,SIS与nano—CaCO3产生协同增韧效应,复合材料的无缺口冲击强度可提高到9.83kJ/m^2,但其缺口敏感性增大;SIS—MAH较SIS对PS/nano—CaCO3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接枝率为3.08%的SIS—MAH改性PS/CaCO3复合材料(质量比100/5/6)的无缺口冲击强度可提高到11.69kJ/m^2;当SIS用量为6份时,SIS改性复合材料不发生弯曲断裂;当SIS—MAH用量为2份时,SIS—MAH改性复合材料不发生弯曲断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抗冲共聚聚丙烯(PP)CX9530与国内外同类树脂进行力学性能比较和微观结构表征,认为CX95300抗冲击性能较差的原因在于PP基体中的橡胶相分散性较差,橡胶相尺寸较大。通过调整PP装置气相反应釜内的乙烯与丙烯摩尔比、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在对CX9530刚性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将其常温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由10.2 kJ/m~2提升到13.9 kJ/m~2,低温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由6.8 kJ/m~2提升到7.5 kJ/m~2,达到国内外同类树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二元乙丙橡胶嵌段共聚物增韧聚丙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苯乙烯-二元乙丙橡胶嵌段共聚物(SEP)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聚丙烯(PP)的增韧作用。结果表明,SEP比EPDM具有更好的增韧效果。SEP以核-壳形态分布于PP基质中,有效地诱导PP基质产生银纹和剪切屈服,消耗大量的冲击能,SEP用量为10份时,PP/SEP共混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P的提高7-8倍,超过了20份EPDM增韧PP的效果,是一种新型的PP抗冲增韧改性剂。  相似文献   

11.
新型热塑性弹性体POE的性能及其在PP增韧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本文介绍了新型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的结构与性能特点,通过POE和EPDM、EPM等增韧剂对PP增韧改性研究,结果表明POE对PP缺口冲击强度提高最大,而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降低最小,同时用POE增初高流动性PP时低温下仍俱韧性。  相似文献   

12.
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比例对PC/ABS合金的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当PC与ABS质量比为1∶1时,加工性能最佳。对比了不同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有机硅增韧剂和高胶粉)对PC/ABS(0215A)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BS对提高合金的增韧效果较好,综合性能最佳,其适宜添加量为5%。采用耐热ABS(D-2400)和有机硅增韧剂制备了高性能PC/ABS(D-2400)合金,当PC含量为50%时,合金热变形温度为102℃,常温缺口冲击强度为65 kJ/m~2,低温缺口冲击强度(-30℃)为25.5 kJ/m~2。进一步提高PC含量至70%时,合金热变形温度高达112.5℃,常温缺口冲击强度高达73.2 kJ/m~2。  相似文献   

13.
采用均匀设计法和BP神经网络研究了聚丙烯(PP)/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对聚酰胺6(PA6)的增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A6/(PP/POE-g-MAH)复合材料中各组分含量与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关系的3层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和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信度较高;当POE-g-MAH含量为14.00 %(质量分数,下同)、PP含量为9.00 %时,PA6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92.12 kJ/m2。  相似文献   

14.
以嵌段共聚聚丙烯(PP–B)为基体,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为增韧剂,通过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滑石粉及其它助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OBC增韧PP–B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研究了OBC和乙烯–辛烯无规共聚物(POE)的用量对专用料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HDT)的影响。结果表明,OBC可使PP–B晶区细化,与POE相比,其增韧的专用料具有更高的常、低温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和HDT,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则相差不大。当OBC质量分数为20%时,其增韧的专用料在23℃和-20℃的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64.3,52.7 k J/m2,弯曲强度为38.8 MPa,HDT为105℃,与相同用量下POE增韧的专用料相比分别提高了28.3%,28.9%,24.4%和23.5%。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氯化聚乙烯(CPE)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三种弹性体为增韧剂,研究增韧剂种类及用量对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复合材料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极限氧指数的影响,并对纳米CaCO_3填充改性PVC/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速率和极限氧指数(LOI)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采用CPE增韧改性的PVC/AB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效果均优于EVAC和SBS改性体系;PVC/ABS/CPE/CaCO_3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在纳米CaCO_3用量为6份时达到极大值,随着纳米Ca CO3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下降,LOI有所降低,在纳米CaCO_3用量为4份时材料的加工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聚丙烯(PP)基体树脂、增韧剂种类对增韧PP复合材料撕裂力和热氧老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 K8003/三元乙丙胶(EPDM)撕裂力高于PP B8101/EPDM,而耐热氧老化性劣于PP B8101/EPDM;三种增韧剂EPDM,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对增韧PP的撕裂力和热氧老化性影响不同,PP/SEBS复合材料的撕裂力和热氧老化性最好,PP/POE次之、PP/EPDM最差;当POE质量百分数为35%时,PP/POE复合材料的撕裂力为217 N,经140℃×1 000 h热氧老化后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保持率分别为131%和82%;采用PP/POE复合材料挤出成型的汽车拉索护套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达到客户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仪和毛细管流变仪等研究了超韧聚丙烯(PP)的结构与性能,并与普通抗冲击共聚PP进行了对比。超韧PP中乙丙橡胶相和PP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53.30℃,而普通抗冲击共聚PP中乙丙橡胶相和PP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62.32℃;在相同剪切速率下,超韧PP的表观黏度小于普通抗冲击共聚PP;超韧PP在23,-20℃时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为70.43,8.55 kJ/m2,远高于普通抗冲击共聚PP(分别为12.00,3.69 kJ/m2)。  相似文献   

18.
用悬浮接枝共聚合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并用其增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研究了SAN/PEB-g-MAN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增韧机理和相结构。结果表明:PEB-g-MAN是SAN树脂的优良增韧剂,当PEB用量为25 %时,SAN/PEB-g-MAN的缺口冲击强度达63.3 kJ/m2,约为SAN树脂的60倍。SAN/PEB-g-MAN共混物在PEB含量为15 %-20 %时发生脆韧转变。脆韧转变前、脆韧转变过程中和脆韧转变后的冲击断面形态的SEM分析表明,共混物的增韧机理先是裂纹支化终止和空穴化,随后为高度空穴化,再为基体剪切屈服兼空穴化,最后转变为空穴化为主,剪切屈服为辅。TEM分析表明,PEB均匀分散于SAN连续相中,两相界面模糊,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随着PEB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相结构由"海-岛"结构转变为"双连续相"结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三种不同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EM500)、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有机硅-丙烯酸丁酯共聚物(S-2001)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对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G)合金的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和耐化学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增韧的PC/PCTG合金缺口冲击强度低,三种增韧剂都能提高PC/PCTG合金的常温缺口冲击强度,EM500和S-2001对PC/PCTG合金的低温缺口冲击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TW对PC/PCTG合金的低温缺口冲击改善作用有限。PCTG与增韧剂的加入大幅度提升了PC的耐化学性,起到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增韧酚醛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填料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阶段酚醛树脂(PF)为基体,聚乙二醇(PEG)和玻璃纤维(GF)为增韧剂,通过抗冲击测试、SEM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IR spectra),研究了PEG和GF对改性酚醛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通过综合性能比较得出GF与PEG复合增韧效果最好。结果表明:采用100份酚醛树脂、12份聚乙二醇、0.5份玻璃纤维,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0 min,可制备出增韧酚醛泡沫塑料,冲击强度为5.54 kJ/m^2,泡孔细小均匀,粉化率降低7.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