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AVS的优势 AVS是一套适应面十分广泛的技术标准,其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AVS是基于我国创新技术和部分公开技术的自主标准.编码效率比第一代标准高2~3倍,而且技术方案简洁,芯片实现复杂度低,达到了第二代标准的最高水平,可节省一半以上的无线频谱和有线信道资源.  相似文献   

2.
吕迪波  王琼 《电子测试》2008,(8):25-27,36
介绍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编解码标准,以其中涉及到视频压缩编码的AVS第二部分(AVS1-P2)和第七部分(AVS1-P7)为基础,说明了AVS视频标准的结构和原理;深入介绍了变换和量化、帧内预测、帧间预测、熵编码等AVS视频标准的关键技术;并和其它两个MPEG-4、H.264国际标准,在编码效率、软硬件成本等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得出AVS在我国是有比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沈皓 《电视技术》2015,39(8):35-39
尽管音视频编码标准(Audio and Video Coding Standard,AVS)的编码性能可以与H.264相媲美,但是H.264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因此视频由AVS标准转码成H.264标准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主流的转码方法是将AVS的分块模式与H.264的分块模式映射的方式降低转码复杂度,但是技术之间的差异导致这两种标准之间的分块模式并不是一一映射的关系,因此会导致编码效率大幅度降低.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NN(K最邻近节点)算法的AVS到H.264/AVC快速转码方法.充分利用了AVS码流中的各种信息,通过改进的KNN算法建立了中间信息和H.264分块模式之间的映射模型.根据AVS中运动矢量信息的差异自适应确定H.264可能的分块模式,实验结果表明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该算法在保证H.264编码效率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转码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AVS-强力促进数字电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VS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数字音视频标准,AVS与国际标准H.264、MPEG-2相比具有编码效率高、实现 复杂度低等显著特点,AVS将促使我国数字音视频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加快数字电视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子百科     
AVS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国际上音视频编解码标准主要包含两大系列:ISO/IEC JTC1制定的MPEG系列标准;ITU针对多媒体通信制定的H.26x系列视频编码标准和G.7系列音频编码标准。AVS标准是《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系列标准的简称,AVS标准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等四个主要技术标准和一致性测试等支撑标准。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主研究的音视频编码标准AVS3在AVS2的基础上引入了许多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编码效率,同时提升了编码时间复杂度.为了推进AVS3编码标准的商用,必须研究降低编码时间复杂度,力求达到实时编码.为此,从图像频域特征角度提出一种基于图像DCT系数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快速算法,在DCT系数反映出的图像纹理角度基础上结合统计算法预测得出当前PU块的纹理角度,从而减少帧内预测过程中的预测模式遍历.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带来平均39%的时间复杂度降低,且在高分辨率和纹理复杂的情况下综合性能更优,时间复杂度最高降低46%.  相似文献   

7.
围绕视频编码核心技术,简单介绍AVS视频编码标准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最新一代AVS视频编码标准——AVS2(GB/T 33475.2-2016)的核心创新技术,主要包括:灵活的预测划分方式、多假设帧间预测、优化的层次变换设计和自适应环路滤波处理技术以及面向场景视频应用AVS2提出的基于场景建模的高效预测编码技术.和第一代AVS视频编码标准相比,AVS2编码效率提升一倍以上;和同期HEVC/H.265国际标准相比,AVS2在场景视频编码方面有显著优势.另外简单介绍了AVS标准在数字电视广播等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信源编码标准AVS及其在数字电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32,自引:15,他引:17  
高文  黄铁军 《电视技术》2003,(11):4-6,26
介绍了我国即将制定完成的自主音视频信源编码标准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的制定过程。与MPEG-2,MPEG-4和H.264等国际标准相比,AVS的优势为:性能高、复杂度低、实现成本低、专利授权费用低。对数字电视运营业和数字电视制造业应用AVS的模式分析表明,数字电视产业采用AVS的收益远大于投入。  相似文献   

9.
冯伟斌 《通信世界》2007,(48):15-16
三大标准简介 目前IPTV采用的编解码标准主要有MPEG-4、H.264和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三种,均为第二代信源标准.同第一代信源标准MPEG-2比较,MPEG-4的编码效率是MPEG-2的1.4倍,AVS和H.264相当,都是MPEG-2的两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AVS-P2和H.264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VS是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编解码标准,H.264是新一代国际视频编码标准,二者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从技术实现和编码性能2个方面对AVS-P2和H.264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在此基础上,用标准测试序列进行了实验仿真,最终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广播电视数字微波传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广播电视数字化传输的优点,通过模拟微波和数字微波设备的比较,提出广播电视模拟微波干线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广电的FTTH网络中,数字电视和数据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其中数字电视的建设必须进行优先考虑。针对FTTH工程实践中的数字电视传输所需的主要设备和架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有线数字电视的测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码流分析测试和QAM分析测试。其中,射频和调制质量关键指标包括MER(调制误差率)、BER(比特误码率)、C/N(载噪比)、Power Level(平均功率)、EVM、星座图等。针对国内目前多数HFC网络中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同时并存传输的技术体制,测试也需要考虑数字和模拟两方面因素。关于双向网络的测试,数字信号发射设备的测试和网络信号传输设备的测试都做了相关介绍。最后介绍了信道功率的测量和数字信号电平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数字电视播出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反映整个系统的质量优劣,是确保能否进行安全、可靠的电视播出的关键。为了保障电视播出的安全与可靠性,必须对硬盘化播控系统进行双机熬备扮和使用有RAID技术的硬盘播出系统的数据备份设计;同时还介绍了数字电视播出播出系统软件的设计要求和数字电视设备的寿命分析。  相似文献   

15.
SDH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广泛用于国家级及省级广播电视微波传输干线电路中,它具有传输容量大,远距离传输质量高、抗自然灾害性强等优点,是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的主力设备。在此简明阐述了数字微波传输系统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详细分析了SDH数字微波传输设备在我站的具体应用,为提高微波传输电路维护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DTMB无线地面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是我国唯一的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技术标准规范,通过研究DTMB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情况,提高对数字化技术和设备的认识。DTMB是广播电视系统今后发展的趋势,对关键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设备性能、设计方案和测试情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对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基本背景进行了阐述,结合显著提高音画质量、大幅扩充通信量级、兼容更多终端设备以及保有更广发展前景四个部分,分析了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优越效益;最后,从做好传输系统架设工作、实现传输质量持续提升以及注重技术策略优化创新三个角度入手,研究了地面数字电视技术的实践要点。  相似文献   

18.
Applications of the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of video signals in broadcasting, communication, and consumer electronics are reviewed. These include: digital encoding systems, digital video effect equipment, and the television standards converter for broadcasting; videoconferencing and video telephone equipment; and TV receivers, including those for extended definition and 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 (EDTV and HDTV).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video signal processing (VSP) are discussed, and an example of a video signal processor comprising a parallel processor system composed of multiple VSP modules is examined. Future trends in VSP are predicted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设备凭借其高清晰度、高分辨率等优势,正迅速进入电视领域.为适应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全面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及节目制作效率,石家庄电视台适时对制作设备进行改型,购置了非线性后期制作网络系统和虚拟演播室系统,建成了一整套适合本台实际制作情况且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生产线.  相似文献   

20.
张昕 《中国有线电视》2011,(9):1034-1036
由于各电视台现有设备及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向数字化过渡的途径又有多种,针对部分数字化电视设备,对数字接口、数据压缩标准、节目的采集和编辑等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