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三相-单相矩阵变换器(3-1MC)输入侧低次谐波的产生原因,推导了功率补偿拓扑结构下的输出侧与补偿侧调制函数约束关系式.研究输入电压不平衡下,含电容补偿单元的3-1MC单网侧电流反馈控制策略无法对输入两相旋转坐标轴(dq轴)下的直轴与交轴电流分量实现无静差控制,提出了在功率补偿下对输入三相电流作正序、负序dq轴分解,分别独立对输入双dq轴下正序、负序电流作解耦内环,输出侧与补偿侧电压加权合成为外环的双闭环控制.实验与仿真结果均表明该策略不仅使3-1MC具有功率补偿功能,而且有效抑制了电压不平衡引起的输入电流与输出电压所含低次谐波,提高了3-1MC在单相用电场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风力发电机组通过背靠背变流器与电网相连接,电压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直流侧电压将发生大幅波动,而要消除这方面的影响,关键在于对网侧电流的控制.针对电网电压不对称故障下风电机组的表现,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该情况下的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以实现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对发生不对称故障时网侧变流器的状态进行分析,得出其控制指令,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给出A相电压发生50%跌落下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新型的谐波电流、无功功率和不平衡分量动态补偿设备,由于设备本身高电压大电流高频率控制运行,设备功耗大,稳定温度高.为了保证设备稳定可靠运行,本文定量分析有源电力滤波器功耗,提出改进的线电压控制方法,降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等效控制开关频率,提高了直流侧电压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电流互感器饱和对继电保护越级跳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春  杨帆 《包钢科技》2005,31(2):49-50,60
介绍了包钢中压电力系统中引起电流继电器误动和拒动的原因;分析电流互感器饱和对电磁式电流继电器、晶体管电流继电器动作行为的影响;论述了几种防止和抗御电流互感器饱和的方法及对策,如在较高一级的电压等级的供电侧采取分裂运行的方式以减小短路电流等.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力电子设备对非平稳、时变电压信号十分敏感,基于此提出了一种网侧电压异常检测与预报的方法,通过对网侧电压信号进行实时检测,向相关电力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发送网侧电压异常预报信号.为消除电压信号中的常规噪声干扰,首先采用线性跟踪微分器对网侧电压信号进行滤波,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检测奇异点,对滤波后的信号进行电压突变点的判断,目标是准确预报出电网电压中可能对电力电子设备造成危害的异常点.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线性跟踪微分器的小波信号检测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得理想信号的最佳逼近,提高了网侧电压故障检测速度,通过实时的检测与分析,该方法能够为电力电子设备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预报信号.  相似文献   

6.
61.为什么交流电解着色的电流波形是偏移的波形? 分别对金属丝、电容器、晶体管施加交流电压,这时的电流波形如图61.1所示。对金属丝施加正弦交流电压、电流波形呈正弦波。对电容器施加正弦波交流电压,电流也  相似文献   

7.
采用综合差动保护装置后,变压器联接组别相角差一般通过装置内部程序算法自动校正,变压器各侧电流互感器只要接成星形即可,由此产生了传统变压器差动保护系统试验的新问题.文章从研究试验电源相序对流入综合差动保护装置各侧电流的相角差,以及对装置内部计算差动电流的影响出发,结合综合差动保护装置具备电流测量和自动极性校正的特点,提出了新的系统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Ⅰ、引言由于可控硅是一种用小功率控制大功率的、静止的,快速的交流元件,在现代轧机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可控硅是一种非线性的交流元件,使整流电压含有高次谐波,在电网中形成含有高次谐波的电流,也带来一定缺点。一般说来,对于小容量的可控硅装置,电网侧谐波电流比较小,在设计时,只要考虑整流电压谐波的影响就可以了,然而对于大功率的轧钢机来说,必须考虑谐波电流的影响,否则就会造成电网电压波形的畸变,带来电网的公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电流比率差动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及结构,在变压器的使用中应注意事项和工作条件,通过降低灵敏度电阻的使用和电流比率差动继电压保护的优越性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杜游  赵保国 《宽厚板》1998,4(4):43-48
1 绪言 电弧炉之类炼钢设备所用变压器在24小时里开关许多次,每次变压器送电都会产生充满谐波的瞬间合闸电流。合闸电流取决于变压器送电瞬间供电电压值、变压器铁芯剩磁以及供电电路阻抗。该电流含偶次和奇次谐波,谐波随时间推移而减弱,直到变压器磁电流达到稳定状态为止。 正常情况下这种合闸电流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如果动力系统在合闸电流引起的一个主谐波上急剧调谐,则可能产生过电压。当在一次电压侧装有大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组的变压器送电时,过电压是可能的。这些电容器组通常用来改善功率  相似文献   

11.
荆琳  昌军胜  郜海明 《冶金动力》2007,(1):10-11,14
针对电弧炉炼钢过程中产生高次谐波、母线侧电压闪烁以及无功电流引起电网压降等弊端选用了某种SVC,详细阐述了其晶闸管阀组采用的空气绝缘热管散热器的原理、结构及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灰窑鼓风机风量下调时变频器输入侧电流小于输出侧,且频率下降越多,两侧电流相差越大的现象,对其各部分的能量转换进行了具体分析,从中得出了电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电炉电能质量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昀睿 《铁合金》2010,41(3):30-33
针对冶炼过程中存在的无功功率大及谐波、电压闪变、电流冲激等问题,提出了在电炉二次侧加装"二次低压无功补偿装置"及"电炉二次侧新型无功功率发生器"的方法,通过分相就地补偿和动态实时综合控制,使无功和谐波路径最短,使原交换过程中产生的损耗大幅度减小,并有效动态地控制电炉冶炼系统的无功功率和谐波电流,降低三相功率不平衡,使连接点的功率因数达到0.99以上、电炉冶炼系统功率因数0.95以上,达到了优化电炉冶炼系统的电能质量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能量回馈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空间电压矢量PWM(SVPWM)算法,直接根据参考电压矢量所在的扇区,用基本电压矢量来合成参考电压矢量,从而简化了计算;并以TMS320F2812为核心控制器建立能量回馈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能量回馈系统能输出单位功率因数的正弦电流,改善并网电流波形,显著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  相似文献   

15.
针对老式矿井提升机采用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型控制方案:引入滑模控制器代替传统的磁链、转矩控制器来产生参考电压矢量,并通过空间电压矢量控制策略合成该电压矢量.仿真实验和结果表明,同传统控制方案相比,新型改进方案减小了转矩脉动和电流畸变,系统控制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供电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危害及解决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军 《特钢技术》2008,14(1):58-60
若电器负荷匹配不均易造成供电线路三相电压不平衡,电压偏移值增大,电压波形产生畸变,线损增加,致使原供电系统不堪重负,严重时引起大面积停电,中性线烧断,三相电压不平衡,烧坏电器的后果.通过对三相不平衡电流附加线损的计算,结合部分低压供电系统的改进实例,论证低压供电系统对调整不平衡负荷的重要性以及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和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17.
无隔板镁电解槽能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隔板镁电解槽在生产过程中槽电压高,电流效率低,能耗较高.对某厂的镁电解槽进行热平衡测试,结果表明:电解质温度偏高,槽电压高,电流效率偏低,热槽现象是导致无隔板镁电解槽吨镁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通过调整电解质成分,降低系列电流、氯化镁浓度和电解质温度,降低槽电压等可降低电解能耗.  相似文献   

18.
正专利号:ZL201710013783. 0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人:胡继康申屠理锋徐丽敏刘金龙吕忱奚嘉奇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荷检测装置,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循环次数计数器、显示模块为控制器的外围电路分别与控制器相连。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循环次数计数器分别检测锂电池的电流、电压、温  相似文献   

19.
使用电气监测仪表对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50t/32 MVA交流电弧炉炼钢过程中的电气参数进行了实测,得到52 310个有效数据。结果表明,有载条件下电抗器上端的功率因数均为0.800以上,供电回路中的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因数均处于三相平衡状态。以二次侧工作电流为自变量,建立非线性电抗模型,绘制电气运行特性曲线,确定现用各挡电压下的工作电流许用范围。研究表明,若将电抗器挡位由原来的3挡改设为4挡运行,则炉用变压器容量利用率将提高7.30%,功率因数将由原来的0.812提高为0.841。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电能计量表的二次接线正确与否对电度表计量准确率的影响 ,着重讲逆电压相序接线对电能计量的影响 .分析表明 ,正相序接线 ,而且电流按照与电压相位相对应接入 ,则不影响电能计量表的计量准确率 .逆电压相序接线 ,而且电流不按照与电压相位相对应接入 ,则电能计量表会随负载是感性还是容性而产生快转和慢转现象 .无功计量表在系统没有无功补偿时则会发生反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