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山地建筑形态创作相关的风水审美观、意境审美观、混沌审美观、分形审美观和生态审美观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建筑与山地自然环境之间蕴含的美学关系.通过梳理这些审美观,在山地环境进行建筑形态创作时,建筑师须具备建筑和环境的整体美学思维.并分析与总结了为达成建筑、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整体和谐应依循的山地建筑形态创作的美学法则,以及与经典美学法则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山地建筑顾名思义就是建在山地环境中的建筑,人们要在山地环境中生存,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在该环境中建造房子.随着土地供给越来越紧张,山地建筑可能是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引起重视.所有的建筑上的荷载最终都要传递到地面,而由于山地本身的特性,结合所经历山地建筑结构设计的实例,本文将阐述山地建筑设计的各类形式,对山地建筑核心设计环节、当前主要结构形式的设计要点进行性深入探究,以期为同行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山地环境中建筑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山地居住建筑环境设计、空间组织、山地城市整体特征的研究,并从山地建筑设计原则、交通组织、建筑群布置与环境关系、城市轮廓与山地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希望有助于在山地建筑设计中,树立整体意识和环境意识,创造宜人的山地城市与居住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4.
翁季  常建 《室内设计》2013,(2):46-51
本文结合影响山地城市的地理、气候与人文特点,运用分类考证、实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山地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及接地形态进行了探讨。首先阐述了山地建筑、山地环境的概念以及山地环境对建筑的影响因素,其次根据山地建筑的基本特征和布局原则分析了其适应地形的接地形态。  相似文献   

5.
受城市化快速推进带来的用地紧张影响,山地建筑和景观的受关注程度不断提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山地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结合实例深入探讨山地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营造,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地是最为特殊的建筑环境,处于这个独特环境下的建筑设计也广受关注.虽然山地环境具有复杂性,但当前部分山地建筑在设计时,往往忽视了对山地特色自然环境的综合分析及合理利用,导致出现建筑布局不合理、竖向设计与地形脱节、建筑场地大开挖深回填等问题.该文以重庆市綦江中学设计为例,总结山地建筑设计的特点,探讨在山地环境下如何将建筑规划、场地环境设计、交通组织、建筑形态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可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齐有毛 《建筑知识》2014,(7):432-432
随着各种可用土地资源不断开发利用、拓展生存空间的需要、获取自然资源的需要和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山地建筑也目益增多。山地环境更加接近自然、远离城市喧嚣而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旅游的最佳选择。本文从山地建筑的地质气候、前期设计和施工总平策划等方面进行探讨山地建筑施工的重点难点、解决方法等。  相似文献   

8.
付志勇 《四川建筑》2005,25(4):19-20
通过对山地环境和大学教育建筑的研究,分析总结山地大学教育建筑的空间特征,指出教育建筑空间的功能实用性,场所的本土人文化特征,整体建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大学教育建筑设计的目标。为在山地环境下进行大学教育建筑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荔枝园员工宿舍的实例,论述丘陵山地居住区的一些共同特征.同时结合总图设计的具体内容,阐明总图专业在山地建筑设计中所起的作用,在规划设计的方案阶段,与建筑、景观专业相配合,针对山地建筑的特点,力求创造出以人为本、和谐、舒适、方便、经济的山地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山地建筑设计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苟平  杨锐 《重庆建筑》2004,(6):12-15
本文从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讨论,比较分析了山地建筑有别于平地建筑的设计理念、设计思维和设计手法。同时,结合以重庆为代表的山地城市的地理特点与文化特征,系统阐述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山地建筑设计观,强调了利用原始山地环境进行景观创意,因地制宜、联系传统文化进行山地建筑的创作。  相似文献   

11.
周筠 《广东建材》2007,(11):198-200
山地建筑是西南地区的特色建筑形式,具有高差复杂,地形多变的特点.但在建筑外环境的防御性上缺乏综合的设计和控制,一旦遭遇城市自然灾害,将造成严重的损失.本文从建筑外环境设计入手,针对山地建筑自身的特点提出对策与措施,争取在设计阶段做到防范于未然,保障建筑与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朱航 《南方建筑》2006,7(8):105-109
山地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盲目性,导致了大量山地城市的环境恶化、地质灾害频繁、土地资源浪费、地域文化丧失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山地城市的健康发展.本文首先概述我国山地城市化进程现状,再对城市化以及山地建构的概念作简要阐释,然后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建筑与地理环境对话的途径,最后做展望.  相似文献   

13.
牛斌惠  刘鑫 《城市建筑》2014,(20):25-25
建筑小品在园林中能够点缀环境、加深意境。在重庆这个典型山地城市中,建筑小品设计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探讨了重庆山地公园建筑小品设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的设计方法,以期对今后山地公园建筑小品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筑小品在园林中能够点缀环境、加深意境。在重庆这个典型山地城市中,建筑小品设计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探讨了重庆山地公园建筑小品设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的设计方法,以期对今后山地公园建筑小品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蔡爽 《世界建筑》2022,(8):108-111
山地建筑是一种特定的建筑形式,受山谷环境、地势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但正是山地丰富的肌理变化赋予了山地建筑错落有致的形态魅力。本文结合苏州太美·逸郡精品酒店的设计回顾,探讨了在山地环境多种自然条件的制约下,建筑设计如何通过创新来成就山地建筑层次有序的空间营造。  相似文献   

16.
刘芳 《规划师》2012,(6):5-6
2012年5月11日~13日,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一届重庆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山地人居科学国际论坛在重庆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主要围绕四大议题展开:当代山地"城市—建筑—风景园林"三位一体理论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山地人居环境资源利用与发展保护;山地人居环境建设防灾减灾与工程技术方法;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历史、人文、社会学途径.  相似文献   

17.
山地建筑地貌是结合了地势地貌,经建筑师精心设计,达到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一种建筑形态。本文主要从山地建筑的现代意义及道路规划、环境设计技术、山地建筑规划设计三个角度,阐述了山地建筑基础选型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突飞猛进,但是不断激增的人口却导致了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是多山国家,山地空间无疑可以让日趋紧张的人地关系得到缓解,山地建筑活动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的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3,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山地资源,不仅仅可以开拓人们生存的空间,而且也是人们回归自然的需要。回顾我国几十年的山地建筑实践,我们既有骄傲的成绩,同时也有令人担心的地方。很多地区在山地上建造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建筑群及城市环境,但是在我们的山地建筑实践中,也拥有一定数量的山地建筑。其设计水平低下、与当地环境不协调、随意对本来山地环境进行破坏、破环山地植被覆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属于山地类型城市最为普遍的建筑结构,也属于保持山地原本生态的建筑形式,和山地环境具备相互协调的特征,备受人们青睐。但是关于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也显得比较突出,因为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特征在抗震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对此,为了进一步认知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文章简要分析这一结构的抗震性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0.
山地建筑特色是由自然环境和地域,人文历史内含为主体,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含义和形象特征;山地风景区建筑要以自然景观为主,突出特定区域的人文意象和文脉环境。从几个风景区建筑实例,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