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电“三改联动”是煤炭清洁低碳转型的有效手段。分析了煤电的能效、灵活性和供热现状,研究了煤电实施“三改联动”的政策要求、实施进展和预期效果。从改造技术难度看,节能改造难度最高,灵活性改造次之、供热改造难度相对较低。预计“十四五”末全国煤电供电煤耗率将降至297 g/(k W·h)左右,新增调峰能力预计在4 000万k W以上,供热范围进一步扩大。针对煤电亏损面大、部分类型机组技术改造难度大、设备低负荷运行安全隐患大、改造投入产出不可预期性大、改造资金有待进一步加大等问题,从政策、技术、标准、市场等角度提出了促进煤电“三改联动”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经济性评价的小火电替代方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工业实行"上大压小"时小火电的替代电源选择,虑两种替代方案--大型火电机组和抽水蓄能电站,立经济性评价模型,要包括能量转换效益、环保效益和容量成本.以某电网实际情况为例,较两种替代方案经济性指标,制定更加合理的小火电替代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大型火电机组进行全面的能量分析,对全工况通用的单相受热面能量流分析模型进行研究.首先澄清了“全工况”的概念;然后基于能量传递与转化过程机制、质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了全工况通用、深入单元和过程内部的单相受热面能量流分析模型;进而将模型应用于某单相受热面的某工况,获得了其热流图和(火用)流图;最后针对模型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工质的蓄热率和蓄(火用)率,源于工质压力变化、温度变化及控制体出入口流量差,为该3项因素引起的综合结果,且取决于工质控制体体积、工质物理状态、工质状态变化率、控制体进出口流量及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4.
410 t/h煤粉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用于煤粉炉的环保改造可以使之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同时其低负荷性能、劣质燃料的适应性等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在详细计算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410t/h煤粉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原有条件,设计合理,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力发电厂烟气排放带走大量余热的问题,阐述了低沸点工质选择依据及利用特性,提出了利用低沸点工质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使之发电的方案,通过计算确定了系统相关参数,分析了低沸点工质发电系统的经济性、节能性及环保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低沸点工质进行发电利用了烟气余热,可以有效节约煤炭消耗量,提高锅炉热效率。  相似文献   

6.
600 MW火电机组锅炉连排水、汽水化验站人工取样和在线化学仪表排水、投运除盐设备时的冲洗排水的电导率只有10μS/cm左右,相当于一级除盐水,如果当作一级除盐水回收比当作工业水回收,产生的效益高10倍;辅机冷却器的材质差于凝汽器的材质,将制约循环水浓缩倍率控制上限的提高,影响节水减排。清污分流、梯级利用、化害为利、消除瓶颈才能实现效益更大化。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某电厂2×600 MW空冷机组锅炉连续排污管道将大量高热能排污水排入连排扩容器,热量不能回收利用。通过对锅炉连排系统进行改造并采用移动蓄能器回收排污水废热,实现了能量的梯级有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一方面是节能、高效、环保的迫切需求,一方面是技术瓶颈的制约,开发适合于二氧化碳工质的制冷压缩机,应是家电制冷行业处于战略地位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针对二氧化碳工质的制冷压缩机的解决方案有很多,其中包括采用全新技术路线的球形膨胀式压缩机方案。据了解,该方案对本文归纳的技术瓶颈提出了有效地解决思  相似文献   

9.
柴大鹏  成欢  葛宇剑  曾鸣 《华东电力》2014,42(5):1012-1019
火电一抽水蓄能联合运营能够显著改善系统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实际应用中系统对于调度方案经济性和环保性的需求差异,构建了基于权重系数的火电一抽水蓄能运营系统组合模型,分析引入抽水蓄能机组对系统发电成本和排放量的影响。模型以包括燃料成本、启动成本和排放成本在内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并在目标函数中设定了可调的成本权重系数。其次,提出了一种混沌算法改进的引力搜索算法,利用混沌算法进行局部搜索优化,求解火电一抽水蓄能联合运营模型。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抽水蓄能机组的引入能够有效改善电能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规模增长迅速,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消纳问题也变的严峻。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进行煤电的灵活性改造是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有利措施。本文介绍三种典型火电灵活性改造技术路径:机组技术改造、熔盐储能技术以及电极蒸汽锅炉方案,并梳理江苏省电力市场的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种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其中电极锅炉方案效益最优,机组技术改造经济效益次之,熔盐储能方案效益弱于前两种方案,并介绍不同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电站除氧器余汽回收技术方案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力除氧原理对电站锅炉给水进行除氧,不可避免地损失部分工质和热量,除氧器排汽声也造成噪音污染.利用蒸汽喷射热泵技术对除氧器余汽进行回收再利用,并能实现自动排氧,应用此技术机组的环保水准、安全保障和经济效益均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12.
"十二五"以来,国家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火电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快速建设和新工艺不断应用,对火电机组环保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环保现状,设计开发了集团级火电机组环保监管系统,实现对环保异常的实时报警及分析诊断,环保统计数据的集成化管理。该系统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异常条件库、分析诊断模型,对环保设施异常实现实时报警和提前预警,通过专家库实现远程分析诊断,实现环保数据的智能化应用。通过两年的应用,实现了对集团级火电机组环保的有效监管和技术指导,对企业环保工作的高效管理、达标排放、安全运行、指标优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发电厂能量价值分析原理,对热力系统和参数工质进行了详细的能量价值分析,具体推导出了工质能价的计算公式。能量价值分析把热力学和企业的效益结合在一起,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电厂技术经济分析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能源系统互相独立、欠缺联动,容易导致能量的浪费,并且能源结构也难以优化。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具备多能互补、高效利用的优点,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性的重要改进技术。为了利用垃圾蕴含的能量和电动汽车负载端的能源消纳,文中建立一个考虑垃圾焚烧和电动汽车负载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利用模型进行系统的优化调度研究。论文分析了系统内的多能源能量流通关系,而后对系统内的各种能源转换设备及电动汽车进行分析,引入垃圾能源化处理,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并利用电动汽车进行电能消纳的模式,得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效益最大化的模型。通过python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含垃圾处理和电动汽车参与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既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又能带来更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行业信息     
国家发计委制定“九五”后期调整电建结构方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近期制定了“九五”后期调整电力建设结构方案,调整的要求是:优先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发电,重点发展电网。尽量发挥大中型机组的运营效益,努力提高大中型机组比重...  相似文献   

16.
燃煤锅炉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平  李博  谢津伦 《中国电力》2011,44(12):86-88,96
针对当前火电厂锅炉余热利用率低,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发电亏损,环境压力逐渐增大的现状,可通过加大对锅炉连排水和烟气余热的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介绍连排水和烟气余热利用的相关技术方法,并分析其技术特点,通过实例进一步阐明应用节能技术后可以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企业创收和节能减排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某330MW火电机组凝汽器改造为核心,对其冷端系统进行了整体、系统改造,提出了冷端系统整体改造的技术路线,数值模拟了凝汽器、冷却塔内工质的流动特性,对优化改造后机组的热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的机组热耗率低于改造前设计值约30kJ/(kW·h)。说明本文技术路线合理,改造方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污泥的处理与利用是当前环保领域内的热点课题之一。分析了目前污泥处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国家及国际环保要求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污泥处理和利用的最新方法——干化污泥再燃降低NOx排放技术。探讨了干化污泥再燃降低NOx排放的基本原理及技术关键;并结合某电厂现有锅炉机组情况,提出了锅炉干化污泥再燃脱硝工艺改造方案,探讨了改造方案对原锅炉的影响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得出按照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干化污泥再燃技术是污泥处理的最有效利用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目前国内大型火电锅炉应用的几种主要底渣输送方式,并对采用干式排渣方式的锅炉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分析,对电厂的除渣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选用.认为干除渣技术的应用,简化了传统水力除渣系统,具有节电、提高机组、环保、灰渣再利用、效率高等特点,可以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环保效益明显和经济效益好的垃圾沼气化发电技术,对垃圾沼气的收集方法以及运行后的管理和经济效益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