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助磨剂对水泥粉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水泥粉磨细度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改造磨机结构和掺加助磨剂。前者在提高水泥细度的同时将导致磨机产量明显降低,而后者能有效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并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能,但不同助磨剂对不同的水泥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作者选用四种助磨剂(代号分别为T,M,D,C)对掺加不同混合材的立窑和回转窑水泥进行了粉磨试验研究,以寻求各种助磨剂的使用规律和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掺加T和M后对各种水泥的助磨效果均优于D;T和M复合而成的C具有良好的助磨效果,且成本低得多,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掺加助磨剂可显著提高普通水泥和火山灰水泥的粉磨效率,但对矿渣水泥的助磨效果不明显;混合材种类及掺入量相同时,助磨剂对回转窑水泥的助磨效果优于立窑水泥。  相似文献   

2.
常青  陶珍东  董涛 《粉煤灰》2012,24(2):44-46
采用2种助磨剂分别对粉煤灰和钢渣水泥进行了粉磨试验.结果表明,助磨剂可以明显提高水泥的流动性和分散度,改善水泥的粉磨效率.助磨剂对于钢渣水泥的助磨效果要远好于粉煤灰水泥的助磨效果.  相似文献   

3.
掺入助磨剂提高水泥的粉磨效率,是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是水泥生产大国,具有广阔的助磨剂市场。综合介绍了和评述了助磨剂的作用及机理、有机物基团对水泥助磨效果的影响,助磨剂粉磨效果的表征以及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水泥易磨性和降低粉磨能耗,粉磨水泥时常添加以高极性有机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助磨剂。目前常用助磨剂有二甘醇、三乙醇胺、醋酸胺类、木质磺酸盐等,其中二甘醇和三乙醇胺使用最多。助磨剂加入量通常为水泥熟料重量的0.01%-0.04%,一般是在粉磨前一次性全部加入。在常用的加入量范围内,粉磨效率随助磨剂加入量增大而提高,磨至一定比表面积所需时间随助磨剂加入量加大而缩短,而在一定粉磨时间内,其加入量越大,水泥比表面积越大,但助磨剂加入量过大,超过通常使用量范围,粉磨效率往往反而较不加入时还低,其原因是过量的助磨剂会产生水泥颗粒间相互粘附的作用。因此,由于助磨剂加入量有限定,磨制高细度水泥与磨制低细度水泥相比,加入助磨剂的效果减小,粉磨时间需很长。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海外某水泥公司推出了一种用助磨剂高效磨制高细度水泥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泥工业是重工业和高耗能工业,每生产1t水泥需要粉磨各种物料3t左右,其电耗占水泥生产总电耗的70%[1-3].熟料粉磨过程中,细颗粒表面能较大,加上断裂面的表面电荷,微细颗粒会相互粘附和聚集,糊球糊锻,严重影响了球磨机的粉磨效率.在熟料粉磨过程中加入适量水泥助磨剂可有效提高球磨机的粉磨效率,助磨剂能吸附在物料颗粒表面,屏蔽颗粒表面电荷,减少细颗粒团聚现象,提高粉磨效率[4-7].粉磨过程中添加水泥助磨剂是一种必然趋势. 丙三醇本身是一种助磨效果较好的物质,而且来源比较广泛,环保无污染,但是丙三醇作为助磨剂使用时提强效果不明显.本课题对丙三醇进行改性研究,改善丙三醇作为助磨剂的不足,寻求高效的水泥助磨剂产品,大幅度减少粉磨能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水泥助磨剂在水泥粉磨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对现有助磨剂进行了分类,对助磨剂在粉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水泥助磨剂的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张晓平  黄从运 《水泥》2014,(9):17-20
<正>0引言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粉磨电耗约占水泥生产总电耗的65%~75%,粉磨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35%左右[1]。因此,粉磨对水泥生产企业的效益影响极大。从水泥工业粉磨技术的发展来看,改善粉磨状况,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对粉磨系统进行改造,二是在粉磨过程中添加水泥助磨剂。在磨机中掺入助磨剂,可以显著改善粉磨进程,提高磨机的台时产量,降低粉磨能耗。水泥助磨剂还可以激发工业废渣的活性,提高工业废渣的利用效率,降低水泥熟料的使用量,从  相似文献   

8.
根据水泥助磨剂对粉磨效果的机理探讨,并经过一系列粉磨试验研究,表明助磨剂能明显提高水泥的粉磨效率,改善水泥颗粒级配,有益于改善水泥性能,还具有较好的水泥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粉煤灰水泥中粉煤灰的掺量,降低粉磨电耗,并改善粉煤灰水泥性能,进行了助磨剂的应用试验研究。试验采用A、B、C三类助磨剂(其中C为复合助磨剂)进行。实验室试验结果为:C类助磨剂的加入改善了粉磨效率,提高了比表面积,水泥试样各龄期的强度值都比空白样高。在此基础上采用C类助磨剂在覫2.2m×6.5m磨上进行了工业性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比表面积保持不变时,台时产量可提高10%~15%,粉磨电耗成本可下降约3kWh/t;混合材掺量增加6%后,试样各龄期强度与不加复合助磨剂的水泥样强度相当;水泥的初、终凝时间均有所缩短;水泥的和易性、流动性及物料的易磨性能等方面均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陈彦文  赵国庆 《硅酸盐通报》2013,32(11):2217-2220
助磨剂的使用改善了粉磨物料的分散性和流动性,使粉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了能耗.本文研究的三种羧酸型助磨剂,在粉磨时间、物料比例相同,助磨剂掺量不同的情况下磨制矿渣硅酸盐水泥,通过测试水泥的力学性能,比表面积,细度及水泥粒径,研究羧酸类助磨剂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助磨剂对粉磨后水泥的强度和细度均有所提高,其中4OH助磨剂掺量0.5‰时3d强度提高了5.1%,28d强度提高了5.6%,28d抗压强度提高最高达17.1%,抗折强度高达2.9%;其中在通过0.08 mm方孔筛的筛分后,CA8助磨剂在掺量为0.7‰时,筛余百分数可达1.48%,比表面积可达4753 cm2/g,提高4.8%.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一种无氯复合水泥助磨剂进行研究,该助磨剂不含有腐蚀设备的卤素离子,可以有效提升水泥粉磨效率,改善水泥颗粒分布并增加水泥强度.选用新型改性醇胺作为助磨剂的基体材料,和3种常用原材料加上辅料复配助磨剂进行小磨试验,评价助磨剂性能,分析各组分的影响,运用极差分析确定每种材料最优配比,采用SEM对水泥水化产物进行表征.与...  相似文献   

12.
水泥工业是耗能大户,水泥粉磨工序中掺入助磨剂是水泥工业实现节能降耗重要途径之一。试验选用醇胺类物质(A)、多元醇(B)及有机盐(C)三种物质为助磨剂的组成材料,采用配方均匀设计法优化助磨剂的配方;对优化配比配制的助磨剂进行了助磨效果的实验室小磨试验和工业性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均匀配方设计方法优化水泥助磨剂配比是可行的,所优选的助磨剂的助磨和增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合成液体水泥助磨剂的现状,研究试制了一种具有低掺量、高增强、高分散的低分子量磺酸盐共聚物水泥助磨剂,经试验研究,该助磨剂可以有效助磨、改善水泥颗粒级配、提高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泥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指明水泥行业发生的新变化,包括全国性产能过剩,水泥产量增速放缓,水泥企业数量减少,设备大型化,助磨剂产品升级缓慢,助磨剂生产成本快速上涨等,这些都对水泥助磨剂行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全面分析了助磨剂行业面临节能减排等大好机遇,最后提出了助磨剂企业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分别粉磨对粉煤灰水泥性能及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在半工业化试验球磨机中对粉煤灰水泥的组分进行了单独粉磨,然后在混合机中进行混合配制,研究了分别粉磨工艺和传统共同粉磨工艺磨制的粉煤灰水泥在颗粒分布、水泥性能及粉磨电耗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利用分别粉磨工艺生产粉煤灰水泥的最佳技术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分别粉磨工艺,是解决传统共同粉磨的粉煤灰水泥需水量大、早期强度低等缺点的有效措施。选择合适的配制方案,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水泥的物理性能和与减水剂的适应性,也可适当提高水泥中粉煤灰的掺量和节约一定的粉磨电耗。  相似文献   

16.
在水泥粉磨作业中使用水泥助磨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节能降耗。通过分析水泥助磨剂的类别、组成和研究应用现状,总结了在助磨剂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助磨剂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辊压机技术在国内得到大范围成功应用,其增产及节能降耗作用十分显著。针对目前水泥企业应用的辊压机技术,以联合粉磨工艺系统和半终粉磨工艺系统为例,分析其生产情况。从而得出设计成半终粉磨和联合粉磨能相互切换的双工艺系统更为合理,增产节能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陈梁  颉志宏 《水泥工程》2018,31(2):34-36
我公司水泥粉磨系统自建成投产以来一直存在工序电耗偏高的问题。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对水泥粉磨系统进行节能减排改造。文章详细介绍了改造内容和改造后的试生产情况,改造效果表明,此次水泥粉磨系节能改造实现了预期目标,改造是成功的,但对存在的问题需引起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19.
利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因素三乙醇胺、多元醇M和多元醇N、三异丙醇胺设计试验,通过勃氏透气仪、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掺加助磨剂后水泥的比表面积和粒度分布,并测试水泥净浆强度,采用XRD,SEM测试方法,分析助磨机理,得到最优方案。结果表明:掺加适量助磨剂能够提高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使3~32μm粒径的颗粒增多,并能提高水泥石的强度;助磨剂掺量的最佳方案是:三乙醇胺掺量为0.025%,M和N的总掺量为0.020%,其中M:N为7:3,三异丙醇胺的掺量为0.015%,3d强度能够提高19.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