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火成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渤海湾地区中新生代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5期,由此将渤海湾盆地中新代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①印支期岩性组合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以伸展构造环境为主;②燕山早期岩性组合为埃达克岩和高锶花岗岩,以挤压造山构造环境为主;③燕山晚期岩性组合为酸性-偏碱性岩,如A型花岗岩、辉长岩、正长岩以及拉斑质钙碱性玄武岩等,以伸展和岩石圈减薄构造环境为主;④沙三-东营期岩性组合以碱性玄武岩为主,此时岩石圈减薄作用减弱,渤海湾拉分盆地正式形成;⑤馆陶期之后,火成岩为碱性玄武岩,构造活动处于相对平静期,渤海湾地区处于整体坳陷阶段。结合地震资料解释认为:印支期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燕山早期以收缩构造样式为主;燕山晚期-喜山早期以负反转构造样式为主;沙三-东营期以扭动构造样式为主;馆陶-明化镇期后由于盆地处于整体坳陷阶段,主要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  相似文献   

2.
焉耆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平衡剖面原理,对焉耆盆地9条构造剖面进行了构造复原。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焉耆盆地处于弱挤压状态,构造变形量相对较小,而主要的变形量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期,但喜山期变形稍弱于燕山晚期。平面上盆地西部变形量较大,东部变形量较小。盆地中、新生代的演化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燕山早期弱挤压与同生变形阶段,燕山晚期强烈挤压阶段,喜山期对冲挤压阶段。  相似文献   

3.
焉耆盆地经历的燕山期和喜山期构造运动造成盆地沉积盖层构造变形和地层的剥蚀。通过对盆地南缘库鲁克塔格推覆体的构造特征、盆内盖层构造样式和展布规律以及平衡剖面的分析,认为燕山期推覆体由南向北推覆形成了南缘推覆体及山前逆冲带、盆地南部滑脱拆离带、北部走滑调整应变带的格局,且燕山期的挤压变形及相应的推覆作用相对较大,为主要挤压缩短变形期,而喜山期挤压缩短变形相对较弱;在燕山期构造与燕山晚期早中侏罗统主要烃源岩生、排烃高峰期有效的配置下,以挤压、拆离滑脱和走滑控制下的局部构造样式和控油组合对油气的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山—绍兴断裂带是中国东南部地质、地球物理的明显分界带.通过对钻井、露头及室内分析数据的研究,指出自燕山期以来,断裂带经历了早燕山期挤压推覆、晚燕山期伸展及喜山期隆升等三个阶段;在演化过程中,断裂带的构造活动明显控制着区内盆地的发育,亦影响着沉积和矿产的分布.早燕山期及喜山期的构造活动对区内的油气成藏主要起破坏作用,晚...  相似文献   

5.
焉耆改造型盆地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方向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焉耆盆地是中、新生代的叠合、改造型盆地,中生代为类前陆盆地,之后虽经历了燕山运动中晚期的冲断、隆升剥蚀和喜山期的长期改造,但盆地构造格局并没有发生改变。烃源岩以煤系地层为主,主生烃期为燕山期末,喜山期生烃贡献不明显;圈闭类型多样.多与冲断活动有关,形成于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燕山期末已存在的圈闭成藏条件较好,但控制圈闭的断层在喜山期活动与否及其活动强度,决定着燕山期形成的油气藏能否保存;喜山期形成的构造圈闭及地层圈闭的油气来源有限,盖层条件较差,油气成藏条件欠理想。下步勘探方向应以与燕山期末主生烃期相配置的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合肥盆地电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肥盆地的电性资料反映:a)盆地盖层电阻率总体较低,E、K为低阻层,侏罗系为相对高阻层;b)基底电性差异较大,上古生界为低阻电性层,且在盆地南部广泛发育,下古生界为相对高阻层,元古界等古老地层为高阻层;c)盆地经过印支期、燕山期等多次南北向挤压、拉张运动形成近东西向展布的隆凹相间的构造体系,在喜山期随着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形成北东向构造带;d)舒城断裂附近为大别地块和华北地台的结合地带,华北地台向大别地块之下俯冲;e)在盆地南侧推覆体之下可能掩盖着上古生界沉积盆地,这可能在油气勘探中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造山带对合肥盆地的构造控制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淮阳构造带由一系列向北逆冲推覆的构造岩片组成,是建立大别山造山带和合肥盆地构造关系的纽带,先后经过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两次向北逆冲推覆作用。燕山早期的构造以后缘滑脱、前缘推覆为特征;燕山晚期逆冲推覆构造以区域挤压、向北逆冲为特征。合肥盆地经过坳陷、断陷两大阶段的沉陷。合肥盆地的坳陷形成强烈受到扬子陆块基底持续俯冲和大别山隆起的控制,晚白垩世后的断陷明显受到大别山差异隆起的影响,并表现出良好的构造耦合关系。合肥盆地东南的舒城坳陷是进一步寻找油气的构造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西部构造样式及叠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逆冲和走滑断裂活动、褶皱作用和区域性升降作用互相交织,彼此影响,造就了现今盆地西部地区复杂的变形格局,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构造样式。首先根据基底卷入程度划分出基底卷入型和盖层滑脱型两种样式,进一步根据其变形划分出7个类型。在燕山早期伸展构造的基础上,在喜山期多幕构造运动作用下,新生代构造样式发生多期次的叠加。在该地区发育有五种构造叠加型式。  相似文献   

9.
鄂西渝东区构造特征及其发展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鄂西渝东区区域构造呈“S”型展布,构造变形北强南弱。该区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活动。早燕山期的构造变形,自南东向北西逐渐减弱,晚燕山期至喜山早期的伸展改造对该区影响微弱,喜山中期挤压变形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
渝东及邻区盆山耦合关系对石炭系油气形成演化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渝东及邻区盆山耦合演化分为弱造山与克拉通盆地、强造山与周缘前陆盆地、造山后与残余盆地和非造山与断陷(裂谷)盆地四个发育世代,不同的盆-山关系阶段具备不同的构造、沉积和油气(藏)形成演化特征.志留系烃源岩有两次主要的成烃时期,分别受控于海西晚期克拉通"活化"沉降期、印支期-早燕山期前陆盆地快速沉降期,其中海西晚期为生油高峰期、印支-早燕山期为生烃高峰期.石炭系油气成藏经历了海西晚期地层圈闭控油阶段、印支期-早燕山期前陆古隆起控油气阶段、晚燕山-喜山期局部构造圈闭控气阶段,油气运移聚集方向发生多次叠加、汇聚和调整.盆缘强造山相关的古构造和盆内造山相关的局部构造活动是石炭系油气成藏最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塔里木盆地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塔里木盆地从震旦纪至今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包括挤压逆冲运动和伸展运动,但以前者为主。这两种运动在盆地演化中至少有两次更替,前中生代的挤压逆冲运动在中生代变为伸运动,至新生代又被挤逆冲运动所代替。这两种运动的交替变化就产生了负反转构造和正反转构造。  相似文献   

12.
略论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塔里木运动造就了现今盆地构造格局的最初雏形。加里东中期运动使塔里木由寒武一奥陶纪时的克拉通内拉张盆地转化为志留一泥盆纪挤压盆地,天山早期运动、天山晚期和末期运动以及印支运动产生的3次构造反转、块断活动、隆升剥蚀和准平原化作用,对塔里木构造变形有着重大影响。喜马拉雅运动使盆缘山系强烈挤压缩短和隆升剥蚀,盆地发生强烈挠曲沉降。塔里木盆地主要构造运动的发生与板缘的伸展张裂、俯冲消减和碰撞闭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对焉耆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焉耆盆地位于南天山造山带东部,是在海西期褶皱基底上形成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作为西北地区一个小型的侏罗纪含油气盆地,该盆地除与周缘的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有相似性外,还有自己独特的石油地质条件。指出中生代原型盆地具有张扭性断陷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构造变形以“挤压、走滑和拆离滑脱”为主要特征,形成了3种独特的构造控油组合及成藏模式;三叠系、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在南北凹陷形成了2个相对独立的油气运聚系统,其中北部凹陷存在着燕山中期和喜山晚期2次油气充注期,而南部凹陷仅发育燕山中期一次油气充注期。  相似文献   

14.
华北盆地(北部)其范围大体相当渤海湾盆地,本文试图通过华北盆地两侧山区构造应力测量,联系盆地地质结构、深部特征和各个时期所处的地球动力学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对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盆地形成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逆冲断层下盘遮挡圈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长期处于挤压背景,由此引起的逆冲(掩)断层和断层遮挡圈闭发育。在盆地的演化历史中,早二叠世末的晚海西运动和渐新世末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两个世代的逆冲-逆掩断裂系统。这两期构造也是油气的主要成藏期。逆冲断层遮挡圈闭是逆冲断层形成过程中或形成后的次级应力所形成,上、下盘属两个不同的变形范畴,上盘属外来体,而下盘属相对原地体。因此,逆冲断层下盘遮挡圈闭更有利于油气保存。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走滑-冲断变形系统的运动学和年代学分析以及华北地区新构造变形特征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东部晚新生代3阶段向东构造挤出的运动学模式,论述了每一个挤出阶段构造形变图像和块体运动方式,讨论了构造挤出对中国东部裂陷盆地油气晚期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构造挤出发生在中新世中晚期的12~5Ma期间,最显著的构造形变特征是鲜水河断裂带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红河断裂右旋走滑运动和川滇地块向东挤出。这期构造挤出使整个华南地块发生逆时针旋转,在南海北部大陆架产生右旋拉伸剪切应力场,引起珠江口盆地近东西向伸展断裂系统的复活。第二阶段构造挤出发生在上新世-早更新世的青藏运动时期(约4~08Ma),最显著的构造变形特征包括昆仑-秦岭断裂系和海原断裂强烈的左旋走滑运动、华北地区次级地块的逆时针旋转、鄂尔多斯地块周缘地堑系的引张变形、大渤海湾盆地内部北北东向断裂右旋剪切活动和郯庐断裂右旋走滑活动等。这期构造挤出使华南地块发生顺时针旋转。第三阶段挤出作用发生在中晚更新世以来,川滇地块围绕喜马拉雅东构造带发生顺时针涡轮状旋转;岷山-龙门山构造带以走滑运动为主,地壳缩短作用较弱;华南地块向东挤出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7.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成因分类与分布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奥陶系潜山可划分为3种类型:1)翘倾断块潜山,是在喜山期扭张运动中发育的翘倾断块,其形成与伸展作用有关,如徐黑、北大港和南大港潜山等;2)层滑冲断潜山,与寒武系内部存在的滑脱断层或盲冲断层有关,一般发育在断块的内部,燕山早期形成,如千米桥、孔西潜山以及发育在徐黑翘倾断块内部的潜山等;3)背斜潜山,可分为挤压背斜潜山和滚动背斜潜山,前者是在燕山早期扭压过程中形成的挤压背斜潜山如乌马营潜山,后者是在沧东断层伸展中上盘发育的滚动背斜潜山如孔店、王官屯潜山等。翘倾断块潜山位于黄骅坳陷的东南侧和西北侧,与埕西断层和沧东断层的伸展活动有关;背斜潜山自北向南依次分布于中南区的孔店、军马站、王官屯和乌马营以及东光潜山等;层滑冲断潜山主要发育在翘倾断块内部,黄骅坳陷中南区的层滑冲断方向从东南指向西北,而北区的层滑冲断方向则从西北指向东南,呈左行扭压态势。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巴楚中部地区寒武系盐下构造发育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巴楚中部地区寒武系盐下构造的发育主要受断裂活动的控制。现存的构造圈闭都经过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卡北构造、古董山构造和卡拉沙依构造分别在海西晚期和中生代早期达到最佳圈闭形态。后期构造运动对早期构造圈闭起到改造、破坏作用,使卡北构造由背斜向断背斜转变,卡拉沙依由背斜向断背斜、断鼻形态发展,闭合幅度都有所减小。古董山构造圈闭则是由于后期断层使原构造圈闭破碎、条带化,以及喜山期构造运动造成构造带南北向不等量抬升,构造带北高南低,从而失去了形成较大局部圈闭的条件。康塔库木构造圈闭形成时间短,形成于喜山中期,加强于喜山晚期,圈闭幅度也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雀河地区受库鲁克塔格断隆与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较为复杂。对该区有重要影响的断裂有孔雀河断裂、巴里英断裂、尉犁断裂和维马克– 开屏断裂。本区经历了 5 个演化阶段:被动陆缘盆地阶段; 挤压反转古鼻凸形成阶段; 克拉通内凹陷阶段; 克拉通内坳陷盆地发展阶段和类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加里东末期的构造运动,奠定了下古生界的基本构造轮廓; 燕山运动古生代构造再生; 侏罗系构造基本定型; 喜马拉雅运动使本区发育为类前陆盆地。古生界发育大型鼻凸,中生界以断背斜圈闭为主,依附于逆冲断裂。圈闭类型可划分为 4 大类、10 小类,主要发育 3 种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