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是人工湿地与污泥干化床技术的结合所产生的新系统,是新型的污泥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建造成本低、运行操作简单的特点,所以已在城镇污水处理、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河道生态整治、工农业废水治理等方面得到很好的应用。利用天然植物和微生物等的作用,可以使污泥变的稳定。湿地植物芦苇可以促进污泥的脱水,将污泥转化成具有农用价值的肥料。文章主要对人工湿地运行过程中COD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和比较人工湿地中稳定污泥中渗滤液的COD变化,探寻渗滤液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人工湿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污泥处理系统,是一种天然净化与人工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工艺,充分利用植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介质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将污水净化,最大限度地利用生物循环链条、减少化学化工投入。文章主要研究人工湿地污泥干化芦苇床渗滤液氨氮的变化特征,最终探究出渗滤液氨氮的变化规律,为芦苇技术作出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污泥干化床技术是通过竖式强化渗滤自然对污泥进行干化的技术。考察覆膜人工滤层干化床处理污泥的效果,并进行评价。将污泥按照一定的周期布向湿地表面,此时污泥中的水分经填料层和后期形成的积存污泥层渗透后,可以通过排水管出流;污泥中的较大固体物质不能完全通过,会被截留在床体表面,通过水面蒸发和干化两种方式进行脱水和稳定。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运行,其使用周期可达8-10年,其后可清空稳定化污泥并进入下一个使用周期。稳定有效的处理了污泥,本实验通过对渗滤液中硝态氮的检测可以分析干化床对污泥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通常把森林、海洋和湿地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构建大规模的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人工(仿自然)类似的沼泽综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借助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微生物菌类及湿地植物,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的木质素)等进行降解,实现造纸废水净化,是目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一种经济技术可行的工艺。本文通过对造纸废水经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的水质参数进行测定分析及湿地植物在造纸废水作用下的生长情况进行实验,以COD为参数指标,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造纸废水的净化处理效果,使造纸厂的出水水质满足工业要求,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在造纸废水净化处理中的应用。选择风车草、富贵竹和芦苇作为人工湿地植物,以无烟煤为主要基质,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处理造纸废水。结果表明,与风车草和芦苇相比,富贵竹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对造纸废水中COD、总磷、总氮和色度的去除能力都是最好的,将富贵竹与无烟煤组合在一起,可以提高造纸废水中COD、总磷、总氮的去除率,降低造纸废水的色度,通过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与基质的协同作用,能够增强造纸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提高造纸厂的出水质量,使其满足工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是指模拟自然湿地的结构和功能,人为地将低污染水投配到由填料/土壤等与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构成的独特生态系统中,并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协同作用使水质得以改善的水质净化提升工程.目前,大部分高标准污水处理系统使用的都是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技术,这种技术不仅具有成本低、运行与维护简单等特点,同时还可以有效处理污水...  相似文献   

7.
卢石 《广西轻工业》2010,26(10):116-117,134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COD、NH3-N浓度特别高,难生化降解物质含量多、有毒性,是目前公认难处理的废水。随着垃圾渗滤液污染控制指标和排放限值要求的提高,传统工艺处理渗滤液越来越难以满足现实需要,膜处理工艺以其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好而受到研究者及相关厂家的关注。在总结已实际应用的多种渗滤液膜法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的基础上,对膜分离技术应用的优势与技术难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李强  孙军  许利 《湖北造纸》2009,(4):7-11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与设计,可以实现污染的零排放,并最终使污水资源化。该文综述了人工湿地在处理造纸废水中的应用。首先对人工湿地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人工湿地的概念、组成和分类;其次阐述了人工湿地处理造纸废水的一般机理,讨论了人工湿地中植物的选择以及湿地构造及基本流程;最后分析了人工湿地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时其发展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污水灌溉的生态效应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灌溉是污水资源化的重要形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吸附、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来降解污染物质,处理效果好、设备简单、基建和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能够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因此人工湿地完全有可能替代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厂高效净化污水,并将处理出水用于灌溉农田,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打造的生态系统,其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来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主要是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有效结合,具有低能耗、高效的特点。文中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概述入手,分析了人工湿地去污原理,并进一步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1.
造纸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造纸废水人工湿地处理的环境影响以及造纸废水人工湿地处理中植物、微生物及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上的优势,提出了该技术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造纸废水人工湿地处理的环境影响以及造纸废水人工湿地处理中植物、微生物及工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上的优势,提出了该技术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相比其它类型白酒酒糟,米酒酒糟具有含水量高的特点,其所含的大量高浓度COD、BOD、氨氮、TP等污染物,不经有效处理直排进附近水体,极易污染周边环境,影响当地生态环境安全,其衍生的环境风险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阻力。本文研究了采用USR厌氧工艺处理高浓度酒糟废液有机污染物的工艺性能,验证其技术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13.1 kgCOD_(Cr)/(m^(3)·d)、污泥负荷达到1.6 kgCOD_(Cr)/(kgVSS·d)、HRT为8 d下,其COD去除率大于80%,且运行稳定,大大减轻了后续环保治理有机物负荷的压力。该反应器运行成本远低于其它酒糟废液治理路径,为解决客家米酒产业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提供了合理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基质堵塞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质堵塞是人工湿地运行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它影响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本文从基质材料、湿地植物、进水污染负荷、有机物累积、温度等方面分析了人工湿地堵塞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人工湿地的维护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印染废水治理工程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地处理印染废水,工程措施需要生化、物化、化学以及其他方法的组合.介绍了典型的印染废水治理工程措施,包括物化+生化组合与物化+生化+深度处理组合、生化+物化组合.COD与色度的去除效果以及运行成本等是选择印染废水治理措施时主要考虑的因素:在选择废水处理工艺时,要根据进水COD浓度、色度大小以及COD、色度的排水标准采确定.工程运行的成本与处理工艺和废水的处理难易成一定的比例关系.COD越高,处理成本也越大.在工程运行中,需要优化运行参数与措施,降低处理成本.指出了废水资源化处置是治理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造纸信息》2011,(12):50-50
中国造纸学会主持召开的“华章污泥干化机暨造纸污泥处置项目推介会”于11月18日在广东东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造纸及相关企业的领导、专家和技术管理人员等70余人出席了会议。造纸工业污泥的处置是造纸厂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污泥处置技术装备的开发应用一直是造纸工业的热点课题。作为解决造纸污泥问题的一种成功实践,浙江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莞建晖纸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造纸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处理;目前该项目已投入生产,连续稳定运行10个多月,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推介他们的先进技术和运行经验,中国造纸学会决定在广东召开造纸污泥处置技术推介会。  相似文献   

17.
磷是引起水体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之一。人工湿地系统是常用的污水处理系统,人工湿地中的植物、微生物和基质都对污水中磷的去除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综述了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微生物、基质去除磷的机理及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人工湿地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化机浆厂 SBR 生化出水,采用小试规模的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了不同基质和有无植物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选取了生物陶粒、无烟煤和页岩三种基质,并且对其进行两两组合,同时利用处理效果最好的基质生物陶粒构建了有无植物(风车草)的对照组湿地.研究表明:(1)三种不同基质对污水有不同的处理效果,其中生物陶粒对 COD...  相似文献   

19.
我国造纸固体废弃物处理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志超 《中华纸业》2010,31(18):6-10
随着制浆造纸企业规模和产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其产生的废渣、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其中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二次纤维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脱墨污泥含水量高,成分复杂,治理难度较大,目前多用于制取新型建筑材料、有机肥料、焚烧发电等,但成本相对较高。如何通过先减量化再处理的技术路线,以降低运行成本,是解决固体废弃物二次污染和未来我国治理造纸污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人工湿地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原理。与化学浆中段水和二次纤维废水比较,高度封闭循环的化机浆生产线用水量少,排放废水具有浓度高、污染物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在物化絮凝和二级生化处理之后,需要进一步处理,以达到GB3544-2008标准第二阶段指标的要求。目前的化机浆废水深度处理手段,投资大、运行费用高,急需技术上的突破和升级,而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系统,具有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实施容易等特点,可望作为化机浆废水深度处理手段的选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