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李石桥  孙彬  朱斌  李创造 《矿产勘查》2012,3(1):117-122
阳山金矿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水、层状岩类基岩裂隙水、块状岩类基岩裂隙水及构造带脉状裂隙水4种类型,坑道内涌水岩层主要为炭质千枚岩夹灰岩及斜长花岗斑岩,充水来源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及地表浅部节理裂隙发育带,过水通道则主要为岩石节理裂隙,涌水量的大小受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的影响,较大的涌水对坑道施工及将来的采矿产生不利影响,文章通过比拟法对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并对SM3坑道涌水问题的影响及矿坑水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崔义文  文相正 《矿产勘查》2020,11(1):195-199
对青海都兰红旗沟-深水潭金矿开展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矿坑涌水量预测研究表明:红旗沟-深水潭金矿水文地质单元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后者包含块状基岩裂隙水和层状基岩裂隙水;金矿体均产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的基岩山区,因此,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不是矿床的直接充水水源;矿体多产于构造破碎带及蚀变接触破碎带中,也为块状基岩裂隙水和层状基岩裂隙水的赋存部位,因此,块状基岩裂隙水和层状基岩裂隙水是矿床的直接充水水源;红旗沟-深水潭首采区段的预测矿坑涌水量为115~265m^3/d,涌水量较小,矿坑涌水量与大气降水呈正比关系,且随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但是涌水量总体上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
秦磊  谭康雨  岳鹏军  孙宁 《矿产勘查》2021,12(1):174-180
矿坑涌水是矿坑地下开采面临的首要问题,南非西格里夸兰盆地某铁锰矿属于未开采矿山,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和基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和向基岩裂隙含水层补给。基岩裂隙含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补给,并沿导水性较好的构造裂隙径流,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取水和矿坑排水。该区矿坑充水因素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初步预测量矿坑正常涌水量950 m~3/d,最大涌水量2400 m~3/d,为矿区开展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水文地质资料。矿山开采中应当加强监测和防范,注意附近邻区矿山采空区老空水的变化,及时评估其对矿坑涌水的影响。建立完善的防排水体系,以确保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杨科  张龙斌  王渊  张胜利 《矿产勘查》2012,3(6):868-872
陕西省洛南县镰子沟金矿成矿区带属小秦岭金矿带西段驾鹿矿田,为蚀变带型金矿,共获金资源量2373 kg,具备中型以上规模金矿床的成矿条件.通过矿区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及地下水补、径、排规律,矿区水文地质参数及矿坑涌水量分析,说明构造破碎带导水是影响矿坑涌水的主要因素.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及(风化)破碎带裂隙潜水,大气降水是矿区内主要的补给源.含水层弱富水,发生突水事件概率小,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相似文献   

5.
磨槽江铅锌矿是以裂隙充水为主的矿山,其主要开采矿体远高于当地河水面之上,为了评估磨槽江矿区在恢复开采后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危害,从矿坑涌水量、矿区围岩支护、矿坑沉陷、含水层、地表水污染程度五个方面研究矿山开发引起地质灾害出现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恢复采矿后矿坑的涌水量小、矿坑围岩稳定性高,对矿坑地面沉陷和含水层流场的影响程度一般,且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水源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6.
安徽李楼铁矿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低,随着生产规模扩大,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所以需进一步查明该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预测该矿区的矿坑涌水量,为矿山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矿床充水水源、充水通道以及影响充水强度的各种因素;依据有限差分法,利用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地下水数值模型,并运用该模型预测了-200m深度开采的矿坑涌水量。预测结果合理,可以做为矿山开发规划的依据,并对该矿山防、治水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矿山涌水量计算在矿山开采中具有重要意义。露天开采矿山常形成凹陷采坑,采坑内的充水来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对于大气降水,应分别考虑降落在采坑内的部分,以及其矿坑汇流范围内的地表径流量。大气降水还应考虑频率的因素。本文通过对多年的日最大降水量应进行频率分析,分别计算了5年、10年、20年、100年一遇等暴雨条件的涌水量。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本文采用大井法估算了地下水补给量,通过达西定律估算了河流侧渗补给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矿坑涌水量计算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矿床的合理开采和安全生产,因此,在计算预测矿坑涌水量时必须对影响矿坑涌水量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选用合理的水文地质参数。本文从理论结合实际矿山出发,对矿坑涌水量预测问题进行了探讨,预测矿井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为防止矿井突水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为确定合理治水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由于矿坑涌水量计算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矿床的合理开采和安全生产,因此,在计算预测矿坑涌水量时必须对影响矿坑涌水量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选用合理的水文地质参数。本文从理论结合实际矿山出发,对矿坑涌水量预测问题进行了探讨,预测矿井正常和最大涌水量,为防止矿井突水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为确定合理治水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章爱卫  杨彤飞 《矿产勘查》2023,14(7):1259-1269
西南金属矿区含水层空间结构复杂,多属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河谷岩溶裂隙充水矿床,深部开采极易诱发岩溶涌突水问题,查明矿坑涌水主控因素是解决水患问题的关键。本文以位于云南某河谷的碳酸盐岩铅锌矿为例,基于水文地质勘察、钻孔水位监测、放水试验、涌水量动态观测,查明矿区岩溶发育强度及地下水流场特征,分析矿坑深部充水水源及通道,讨论帷幕注浆工程对矿坑涌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矿坑涌水主控因素为北东—南西构造裂隙,以大气降雨入渗补给为主,地表河流因地下水位下降呈悬挂式河流,缓慢渗流补给地下水且不存在灌入式通道;受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3组构造影响,空间上构成“Y”型充水通道,西北、北东、南北向导水能力强,以二叠系栖霞茅口组灰岩地下水侧向补给为主且水源充足;南侧导水性较差,上泥盆统宰格组地下水缓慢径流补给且水量小;帷幕注浆工程大幅减少矿坑涌水量,封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振臣 《矿产勘查》2019,10(12):3004-3009
为查明内蒙古甲浪沟金矿开采技术条件,为矿山开采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供依据,在综合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矿区的开采技术。研究认为:矿区及附近为地表水体,主要充水因素为风化裂隙水及脉状构造裂隙水,富水性弱,预测矿坑涌水量很小;水文地质以风化裂隙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属于简单的裂隙充水矿床(Ⅰ)。岩石基本为Ⅲ级中等—Ⅲ级以上良好半坚硬岩石,矿床工程地质属简单类型(Ⅰ)。矿床地质环境类型属简单型(Ⅰ),地质环境良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属简单型(Ⅰ)。在开采过程中,对断层漏水、塌方现象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地质找矿理论为引领,综合运用遥感地质、地球化学测量、地球物理测量等工作手段,结合野外地质工作和室内研究,在柴北缘滩间山金矿田青山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青山金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其主要含矿地段是受构造—热液控制的达肯大坂群石英片岩。矿带主要为一系列近东西向展布的脉状矿体构成。主要矿化蚀变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遥感确定了工作区的基本地层—构造格架;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找矿异常和锁定了找矿靶区,并显示出中低温金多金属成矿特征;地球物理测量进一步确定矿带的范围和深部延伸共圈定金铅矿体22条。青山金矿的找矿勘查实践证明,地质—遥感—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方法对于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贾飞  胡跃亮  王健策  冯涛  潘垚  郑玄 《矿产勘查》2022,13(7):904-915
胶东是我国最大的金矿床集中区,累计探明的金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1/3。西岭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是三山岛深部的隐伏金矿床,矿体具有埋藏深、厚度大等特点。目前西岭金矿已进入勘探阶段,对矿区深部开展地质勘查工程,研究该区成矿特征及成矿模式,对后续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次工作在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钻探工程揭露的地质信息,对现阶段勘探成果进行综合资料整理并创建矿区三维模型,对深部成矿进行研究分析,明确探矿方向。最新深部探矿工程显示矿体已延伸至地表以下2000 m,在矿区北东部矿体仍厚度大、品位高,延续了浅部矿体的基本特征。西岭金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型金矿床,严格受三山岛主断裂构造控制,矿体多赋存于主断裂下盘,其伴随主断裂在深部的延伸并未出现尖灭之势,在深部区域仍具寻找大型金矿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陈树民 《矿产勘查》2019,(3):592-599
为评价某金矿深部找矿潜力及找矿靶区预测,文章采用构造叠加晕的找矿方法,通过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及构造叠加晕理论模型的建立,对某金矿区主矿体(LM8)进行了深部找矿潜力评价和找矿靶区预测。文章以该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作用、成矿期次、矿床类型、矿床地质特征等作为基础资料,提出了该金矿床具有多阶段、多时期叠加成矿的特点,且矿体受NWW向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区主矿体(LM8)深部存在盲矿体,且矿体延伸较大,经SDZK1901、SDZK1902钻孔验证,预测靶区找矿效果良好,显示了构造叠加晕找矿方法在该区域找矿方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区域金矿勘查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曾小华  刘嘉  徐江嬿  杜文洋  刘雷 《矿产勘查》2020,11(9):1845-1852
双庙关金矿床是湖北麻城地区新发现的金矿床,位于桐柏—大别构造带内。矿体赋存于北东向—北东东向破碎蚀变带中,局部产于近东西向的石英脉中,矿体产状及品位稳定,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矿次之。矿体围岩主要为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变辉长岩脉。通过研究双庙关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找矿方向为北东向破碎带内发育的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变质地质体。通过双庙关金矿与卸甲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对比,认为两者同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方向认识对开拓桐柏—大别金矿找矿思路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华山金矿位于毛堂—蒲塘金矿田东南部,矿床由两种工业类型金矿组成,即产于岩体内的斑岩—隐爆角砾型金矿和产于岩体外构造破碎带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区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这种类型的金矿在毛堂—蒲塘金矿田尚属首例。文章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控制了岩体和矿体的空间分布,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毛堂—蒲塘一带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并与大华山金矿进行对比,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了矿区及外围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7.
尹艳广  张沛  郝玉军  卜鹏 《矿产勘查》2022,13(10):1437-1443
湘西两溪口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中段。该矿床目前研究仅限于成矿背景分析,未能深入剖析其矿床地质特征。本文通过两溪口金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对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矿床成因、研究其成矿规律、梳理总结找矿标志,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认为研究区金矿化主要产在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小木坪组(Qbx)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及板溪群马底驿组(Qbm)中—上部钙质紫红色板岩或条带状紫色板岩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及构造蚀变岩型,矿(化)体受构造控制明显。本文建立了以地球化学特征、赋矿层位、控(容)矿构造、围岩蚀变特征为野外工作找矿标志,揭示研究区内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