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沙湾河截排工程是深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的要求,工程建设后可能增加深圳河流域的防洪排涝压力,因此有必要进行工程建设前后对流域防洪排涝的影响研究。利用城市洪涝数值模拟技术,选取不同的沙湾河截排方案,研究其对深圳水库和沙湾河防洪排涝的影响。结果表明:(1)源头调蓄和复合型雨洪调蓄湖相结合的截排方案相较于流域内分洪和地下调蓄湖相结合方案对沙湾河流域洪涝排除优化效果较明显;(2)在源头调蓄和复合型雨洪调蓄湖相结合的截排方案下,沙湾河遭遇100年一遇洪水时,沙湾水闸泄洪的洪水总量、洪峰流量随着深圳水库起调水位的降低呈现增加趋势且深圳水库调洪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结果揭示了河流截排工程对流域防洪排涝的优化作用,对截排工程规模和工程方案决策有一定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淡水河是东江水系二级支流,位于东江一级支流西枝江下游的左岸,发源于深圳市梧桐山以北,流经深圳市、惠州市惠阳区的淡水街道办、秋长街道办、三和经济开发区、永湖镇及惠州市惠城区的三栋镇,在紫溪口汇入西枝江。淡水河主要为防洪排涝。淡水河干流两岸大部分区域为建成区,支流分布有较多的农田。每年汛期容易造成流域内部分城市固体废物和农业废弃物流入河流,造成河流栖息地的破坏,洪水和浅滩的生态环境堪忧。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位于淡水河永湖镇段的河流垃圾截流器(RTI),从经济及效率最佳的角度来处理河流废物。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粒子示踪模块,在淡水河河道大体形态的基础上,模拟拦截器的形态有3种:直线形、弯曲形、U形。使用的参数有河流深度、河流宽度、排水量、粒径和密度。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决策者和开发者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发展河流垃圾截流器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7,(1):47-50
通过对汾河下游洪水特性和流域防洪状况的分析,针对汾河下游的河道特点、流域防洪状况,基于水流的连续方程和运动方程,建立了河道一维洪水演进模型,并合理规划蓄滞洪区。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汾河新绛县南梁桥—河津水文站河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流量与实测流量吻合较好;通过设定的蓄滞洪区分洪后,水位降幅明显,可减轻流域内防洪重点地区新绛、稷山、河津的防洪压力。  相似文献   

4.
伊洛河流域设计洪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富叶 《人民黄河》2004,26(7):17-18,30
根据伊洛河流域的资料、实际暴雨洪水特点、现状工程特点和规划工程要求,分设计站以上、水库一设计站区间、水库以上等9个单元对流域的设计洪水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采用马斯京根法对上游来水进行了演算。本次对伊洛河设计洪水的计算,是河南省第一次对伊洛河全流域洪水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计算,其计算方法、分析计算采用的参数、洪水还原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成果,对该流域和相似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以及该流域的防洪优化调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和分析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赤水河流域城市防洪体系中,复兴集镇河段存在未修建防洪工程、两岸土质边坡易受洪水冲刷坍塌、河道淤塞行洪能力差和洪水倒灌内涝淹没等问题,文章根据复兴城镇防洪建设和古镇保护与景观旅游规划,结合赤水河山区流域水系特点、堤防地质条件及防护对象,对修建防洪堤、防洪闸和排涝泵站等设计措施进行了分析论证。论证分析成果表明:采用新建格宾挡墙生态型防洪堤对两岸进行防洪保护,能有效解决河水对岸坡的冲刷破坏,减轻水土流失和集镇内涝压力,改善河流环境和城市景观,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明确白洋淀当前的防洪能力,采用数值分析法对其进行了调洪计算,结果表明:白洋淀现状防洪能力为10 a一遇;当遇到大于10 a一遇的洪水时,需启用周边分蓄洪区进行分洪;遇超过20 a一遇洪水时,周边蓄洪区全部启用;遇50 a一遇洪水时,则需在任丘市小关扒口向文安洼分洪。为了在流域发生洪水时减轻白洋淀的洪水压力,减小启用周边分洪区和小关扒口分洪的几率,可研究白洋淀与上游大型水库群及下游分洪区的防洪联合调度问题,提高白洋淀及下游被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编制洪水风险图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城市防洪减灾工作中重要内容,它可反映区域洪涝成因、量级、特性、危及对象及应急对策等风险信息分布特征。采用水力学方法构建水力学模型模拟研究区域洪水演进情况是洪水风险图编制常用的方法,通过构建考虑河道、城市地下管网、排水系统设施、阻水建筑物、水利工程及调度的防洪排涝排水一体化模型,将城市防洪排涝与排水有机结合,并兼顾流域与区域风险,通过历史降雨对模型进行校核验证,保证模型的可靠性。模拟计算了景德镇市城区因超标准洪水导致防洪墙溃决或城市暴雨可能发生的受淹和积水情况,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洪水风险图,对景德镇市预防外围洪水、降低城市内涝洪水影响及土地利用和城市发展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皇天畈位于富阳区的西北部,东西北三面环山,南临富春江,是富阳境内最大的河谷盆地,山区是洪水主要来源地。现状防洪形势严峻,为提高区块防洪排涝能力,从继续加大山洪撇分、提高水面率、加大"下排"泵站规模的防洪排涝思路出发,通过多种排涝方案分析计算,结合工程投资、工程政策处理等方面,最终确定拓宽并新建畈内河道,新建南北渠分洪隧洞,拓宽水闸的防洪排涝方案。  相似文献   

9.
北京中心城区的防洪排涝格局对首都洪涝灾害应对具有重要意义。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分析中心城防洪排涝格局的演变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现状防洪排涝格局的运用情况和所发挥的作用。从首都发展新形势和管理需求出发,分析了目前防洪排涝格局中存在的与城市功能协调性有待提升、局部排洪不畅、与生态蓄水矛盾突出、超标准洪水应对措施模糊等问题,并针对问题在完善分洪蓄洪工程、调整排洪途径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滁河流域近年来实施的治理工程,使流域整体防洪能力得到了提升。2015年滁河流域发生超历史水位的洪水,受灾程度却明显低于同是大洪水的2008年,通过滁河治理工程效益对比分析,减灾效益显著。总结了2015年滁河洪水抗御过程中仍存在干流泄洪能力不足,蓄洪区运用困难,未经治理的干支流堤防和穿堤建筑物标准低,防汛非工程措施薄弱等诸多问题,并针对灾后重建提出了加快实施对江外排、兴建蓄洪区分洪控制工程、提高圩区排涝标准等治理对策,为相关流域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郁江洪水灾害频繁,流域内目前仍缺乏超标洪水应对措施。平陆运河工程为郁江分洪至钦江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从防洪工程体系、洪水(潮)遭遇、分洪能力等角度分析平陆运河分洪的可能性,提出分洪原则,经过综合比选,推荐以不漫出现有河槽,最大分洪流量为1000 m3/s的分洪方案,为完善郁江流域防洪体系,发挥平陆运河工程综合利用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洁  孙依 《东北水利水电》2023,(10):44-46+72
本文以饮马河流域(伊通河口以上)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内主要控制节点进行设计洪水分析计算,采用设计洪水地区组成法,即同频率组合方法推求控制水库坝址、区间及各防洪控制断面分区设计洪水计算成果,根据流域不同控制断面的洪水地区组成情况,合理地调度洪水,保障河道下游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成果对今后饮马河流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防洪体系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乐清市虹桥流域的防洪排涝能力,目前正在建设虹桥流域排涝工程。以虹桥流域排涝工程为例,结合“流域防洪效益宏观计算模型”,对虹桥流域排涝工程的防洪减灾效益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崔家桥蓄滞洪区位于河南省海河流域卫河支流洹河中下游处的河道左岸,它对控制洹河流域洪水,保证下游卫河的防洪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崔家桥蓄滞洪区的调度运用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合理确定蓄滞洪区的分洪口门位置,能够合理有效的运用蓄滞洪区,尽量减小洪水淹没损失,控制河道下泄洪水,保证下游区域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15.
阳澄淀泖区属于典型的平原河网地区,河湖密布,地势低洼。为了抵御洪水,区域内建成大小联圩366个,约占总面积的50%。圩区建设是平原河网低洼地区的重要防洪排涝措施,但随着圩区规模的扩大、防洪排涝标准的不断提高,使得骨干河道洪水位上升,对区域防洪产生重要影响。以实测资料和圩区现状调查为基础,构建了能反映现状河网、圩区分布、圩区调度的数学模型,定量分析了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影响。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对圩区排涝对区域防洪的影响分析可为阳澄淀泖区的洪水计算、防洪规划、圩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57个城区的防洪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结合参加城区防洪规划、设计、审查工作的体会,对福建省城区防洪标准、设计洪水计算、水面线推算、城区排涝与排水等技术问题,做了初步探讨.一般城区的防洪标准定为20年一遇,较重要的地区适当提高.设计洪水计算中,洪潮组合和干支流洪水组合取设计与平均两种组成,取偏不利的外包情况.水面线推算均采用伯努利公式.在进行排涝与排水分析时,采用推理公式,以暴雨推求流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杭州江北主城区涝灾成因和区域防御总体能力,优化城区排涝格局,提出城市包围方案,为开展新一轮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治理工程提供决策参考。基于区域已有的杭嘉湖区域水利综合规划、杭州市城市防洪减灾规划、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利专项规划等推荐的水利防洪排涝工程基础上,采用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建立杭嘉湖东部平原防洪水利计算模型,计算城市包围方案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北控线建闸建泵并进行优化调度,杭州江北主城区既能满足排涝标准,主动防御,又能最大程度减轻对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兼顾流域防洪。该研究成果对确定城市防洪排涝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洋河流域处于辽宁省暴雨洪水的频发区,介绍了大洋河流域概况,系统分析了流域内致灾暴雨洪水的时空分布和综合雨洪特征,进行了暴雨洪水分区,并简要分析其原因,为该地区防洪决策、水利工程设计规划、水资源规划利用等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支撑珠江流域城市防洪排涝规划和广东水网建设规划,文章基于高精度DEM构建韶关城区HEC-RAS洪涝二维模型,对浈江、武江、北江干流洪水和城区涝水进行模拟,分析研究干流洪水漫溢和内涝淹没情况,计算成果表明与外江洪水观测数据、城市涝水调查数据、洪涝遥感影像等相互验证较好,数据较为吻合,可为防洪风险图的编制提供便利的解决方案,也能为韶关市及流域内类似城市防洪减灾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卫河流域在《海河流域防洪规划》的“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防洪除涝体系中承担着拦蓄、分滞洪水的重要任务,对减轻下游防洪压力、保障区域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卫河流域“21·7”洪水过程中暴露出的防洪问题进行分析,为卫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