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体系结构分析设计语言(AADL)是一种基于模型驱动体系结构的建模语言,针对如何将AADL模型自动生成框架代码的问题,提出AADL模型元素同C语言元素间的转换规则,设计AADL模型转换为C语言框架代码的自动代码生成器Generator。实例证明了AADL模型自动转换为可执行C代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Mediator是一种基于组件的建模语言,该语言主要通过自动机和系统对模型进行描述。将Mediator语言描述的模型自动生成为可执行代码,可以避免编码过程中由于人为疏忽而造成的错误,从而提高编码的可靠性,同时缩短模型开发周期。介绍一种从Mediator模型到SystemC代码的自动生成工具,该工具旨在将基于特定平台的模型转换为能直接仿真运行的代码。首先对Mediator语言的语法语义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SystemC代码组织形式,然后针对Mediator模型的每一个组成部分 设计生成规则,其中重点对类型生成、状态转移语句生成、同步语句的生成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一个机器掉电检测系统说明该工具运行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不同编程语言代码自动转换工具的出现,跨语言的代码抄袭检测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跨语言代码抄袭检测主要包括传统的基于中间特征的检测方法和近年来出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后者在检测模型训练完成之后具有更好的检测速度,是当前跨语言代码抄袭检测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基于机器学习的跨语言抄袭检测方法大多将代码作为文本来处理,未考虑代码的结构特征.结合代码基于抽象语法树的结构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伪孪生神经网络框架的跨语言抄袭检测工具CLPDetector.该工具将训练数据中的源代码对转换成对应的抽象语法树,基于抽象语法树生成代码的向量表示,然后将结合BiLSTM、CNN和Attention的深度神经网络嵌入到伪孪生网络架构中训练抄袭检测模型,从而实现了跨语言代码抄袭的检测.为了提高检测精度,首先,在训练检测模型前,利用基于抽象语法树的skip-gram算法对词向量进行了预训练,并基于程序依赖图删除了训练数据集代码中的冗余代码.其次,在代码抄袭检测阶段,提出了一个基于属性计数的过滤器,用以排除不可能抄袭的代码对,提高检测效率.实验中基于一个开源的数据集,以Java代码和...  相似文献   

4.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安全关键领域的广泛应用,必须采用现代软件工程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其可信性,以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基于模型驱动方法,对AADL(体系结构分析设计语言)模型的框架代码自动生成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从AADL模型元素到C和Ada的语法元素的映射规则,由此实现了自动代码生成器generator并集成在开源工具OSATE中。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将AADL模型自动转换为框架代码后与模块代码结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智能合约是一种以代码的方式执行合同条款的可计算交易协议,其应用场景与规模日益增长,承载着多达数十亿美元的各类资产。由于其代码缺陷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智能合约的可信开发成为技术关键。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论语言Event-B的智能合约可信验证与自动生成方法。Event-B方法是一种基于精化的形式化方法,可用于规约、设计和验证软件系统。通过对智能合约的模型验证和可执行代码的自动生成技术,研发了自动转换工具EB2S,打通了形式化模型和智能合约编程语言的语义鸿沟和技术壁垒。最后,选取典型的在线支付智能合约场景,应用基于Event-B的智能合约模型自动生成合约代码,验证了EB2S转换工具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ISO10303和ISO14649标准的数控代码兼容性问题,基于可拓理论中的基元理论,建立了表达ISO6983标准中数控G代码知识的信息模型——复合元RG-function。根据STEP标准的要求,给出了G代码信息模型的EXPRESS语言描述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G代码描述模型的实例化,从而生成STEP文件。构建了数控G代码向STEP文件转换的系统模型,介绍了其主要组成模块,并重点讨论了中间文件生成模块的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7.
RTW嵌入式代码自动生成机制与代码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代码自动生成技术的发展,基于文本规范的传统嵌入式软件开发模式逐渐被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所取代,代码自动生成技术是基于模型的开发方法中一项核心技术,而MATLAB中RTW工具箱是代码自动生成最优秀的工具,首先对基于RTW的代码自动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VxWorks目标代码的结构及变量命名规则,并从程序实时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分析,方便用户对自动生成的代码进行二次开发;采用该技术进行VxWorks嵌入式软件开发,可大大提高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处理器复杂度的不断提高,用全功能验证方法将花费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提出一种基于图模型的验证方法,首先利用功能抽象的方法得出微处理器的图模型,然后由基于图模型功能覆盖的代码生成算法生成验证代码。我们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一款DSP的功能验证,结果显示在很短的验证代码激励下得到了较高的代码覆盖率。  相似文献   

9.
业务逻辑自动生成是代码自动生成领域中一个匾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分析了业务逻辑难于生成的原因,在MDA的基础上引入产生式规则的思想,研究PSM模型到代码的转换过程。提出一种基于产生式规则的建模方法对逻辑中业务规则及业务流程进行建横,并基于产生式系统原理,对代码生成器进行设计与实现。基于本方法实现的代码生成器,实现了业务规则及业务流程模型到代码的转换,使目标代码业务逻辑与数据分离,一定程吱上解决了业务逻辑代码自动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许志伟  杨雪莲 《福建电脑》2008,24(8):133-134
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在功能需求和实现机制上有较大范围的相似性,在开发过程中,可以应用软件复用技术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开发效率。本论文提出了以可视化定制方式生成目标系统代码的复用方案,并基于谊方案实现了原型系统。为了实现将定制信息到目标代码的转换,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XML的用于描述系统页面定制信息的语言OADL,使用JAXP构建描述页面定制信息的OADL模型,应用XSLT技术将OADL描述的定制模型转化为目标代码。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事件—条件模式的PLC任务描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广华  杨长生 《计算机工程》1999,25(12):57-58,80
介绍了基于事件-条件模式的PLC任务描述方法:采用控制任务表(CTT:Control Task Table)描述PLC控制任务。CTT是一种面向控制对象、人-机交互式程序设计方法,方便而直观;CTT与目标PLC无关,用户选定模型库中PLC模型后便可自动将CTT转换成目标代码,因而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且摆脱了代码调试的麻烦;CTT的事件-条件模式的运用网论,进行离线实时图形仿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An association scheme, suitable for studying error-correcting codes in the Lee-metric, is studied. Its first and second eigenvalues are derived. These are then used to obtain bounds for the code size via the linear programming method.  相似文献   

13.
MATLAB/VC++的混合编程是基于MATI。AB/Simulink的仿真工程处理要求,结合两种软件工具的特性,采取以代码交互和MATLAB函数模块调用为主,配合外部应用程序接口函数所构建的一种用户接口编程模式;文中以某型军机为背景,依据飞机刹车系统在降落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逼真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6种VC++调用MATLAB方法的原理及特点,详细探讨了使用MATLAB引擎调用方式进行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在飞机刹车系统建模与仿真中,通过实例实现了MATLAB模块在VC++环境中的集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程序语言翻译技术中,如何有效地减少翻译后的代码数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性能问题。综合考虑TTCN-3语言中值和模板的定义和使用,提出一种新的TTCN-3语言到C++语言翻译方案。与现有的翻译方案相比,翻译后的C++代码与原TTCN-3代码比例由1∶20降低到1∶5左右。与此同时,新方案减少了类型信息副本的保存,提高内存的利用效率,更确切地说,提高了TTCN-3语言编译器和执行器的性能。此外,因为翻译后的C++代码与原TTCN-3代码基本一致,这使得代码的可读性得到改善,进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事件的Web服务组合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鑫  程渤  杨国纬  刘启和 《软件学报》2009,20(12):3101-3116
为获得一种既易于实现又能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服务组合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基于事件的服务组合方法.首先定义了一种基于ECA(event-condition-action)规则的语言——简单服务事件语言.在这种语言基础上,通过模块化方法构造的用于描述组合服务的组合方案,不但解决了采用AI规划(artificial intelligent planning)时服务组合域表示困难的问题,而且解决了采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等技术时描述能力不足的问题.随后,为有效地表示组合方案,完成了它的语义定义以及answer set程序编码工作.最后利用answer set编程(answer set programming)技术实现了对组合轨迹的表示.  相似文献   

16.
1990年王新梅基于纠错码构造了一种数字签名方案-Xin-Mei方案。1992年该方案被Alabbadi和Wicker提出的选择明文攻击方法攻破,该攻击工方法的工作因子仅为O(n^3),n为Xin-Mei方案中使用的码的长度,Gabidulin于1985年提出了最大秩距离码的理论,由于秩距离码的特点,利用秩距离构造密码系统,可用比较小的参数获得比较大的工作因子,在此对Xin-Mei数字签名方案进行改进,基于最大秩距离码提出一新的数字签名方案,用穷搜索方法,选择明文攻击方法以及通用伪造攻击方法对该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这些攻击方法下,该数字签名方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unified framework to construct entanglement-assisted quantum error-correcting codes (QECCs), including additive and nonadditive codes, based on the codeword stabilized (CWS) framework on subsystems. The CWS framework is a scheme to construct QECCs, including both additive and nonadditive codes, and gives a method to construct a QECC from a classical error-correcting code in standard form. Entangled pairs of qubits (ebit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capacity of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In addition, it gives a method to overcome the dual-containing constraint. Operator quantum error correction (OQEC) gives a general framework to construct QECCs. We construct OQEC codes with ebits based on the CWS framework. This new scheme, entanglement-assisted operator codeword stabilized (EAOCWS) quantum codes, is the most general framework we know of to construct both additive and nonadditive codes from classical error-correcting codes. We describe the formalism of our scheme, demonstrate the construction with examples, and give several EAOCWS codes  相似文献   

18.
Satoru Kawai 《Software》1979,9(6):485-498
A segmentation scheme for ALGOL-like programs is presented. This scheme, based on the separate compilation facility of the language ALGOL 68C, enables the programmers to use a branch-and-merge (lattice) structure in segmenting their programs, besides the tree which is the only one structure usable in ALGOL 68C programming. The necessity of this scheme is explained and the way of its implementation is describ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scheme compared with tree structure segmentation is shown in terms of the recompilation cost of an example program of reasonably large size which has been resegmented from the tree to the lattice structure with no addition or duplication of codes.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最大秩距离码的私钥加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ordan和Rao基于纠错码提出了一种私钥加密方案,通过安全性分析可知,基于大数选举方法,此方案中的秘密矩阵能有效地获得。Gabidulin于1985年提出了秩距离码及最大秩距离码的理论,由于秩范数和秩距离码的特点,利用秩距离码构造密码系统,可用比较小的参数获得比较大的工作因子。Gabidulin,Paramonov和Tretjakov基于最大秩距离码提出了一种新的McEliece公钥密码系统,该文基于最大秩距离码提出了与其稍有不同的一种私钥加密方案。讨论了它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证明了它比基于最大秩距离码的上述公钥密码系统更安全。  相似文献   

20.
An improvement to a method of extracting line and region information from technical drawings is presented. A scheme for compressing this information as it is being found is also given. The encoding scheme is 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run-length codes, direction chain codes, and Huffman codes. It is efficient, requires minimal storage, and achieves favorable compression ratios.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four typical line drawing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