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用离子色谱法分析油田地层水中的无机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霞  樊立民 《油田化学》1989,6(3):251-255
介绍了一种用离子色谱分析油田地层水中无机离子的方法,它不仅准确、灵敏、快速、简便,而且能同时检测多种离子。文中还介绍了离子色谱的富集方法,用该方法能使阳离子的最小检测量降低三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 Y 分子筛粒子间的离子迁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XRD、SEM-EDS和红外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在水热处理过程中不同类型Y分子筛粒子间的离子迁移现象,证实这种迁移是可以发生的,并可促进分子筛晶胞的变化。由于RE^2+的迁移,用REY和HY分子筛复合制备的催化剂在裂化反应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硫离子催化碱性品红褪色的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硫离子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在pH9.20的硼砂介质中,在室温下,本法线性测定范围为0.025-1.80mg/L,除溴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干扰外,其余试样中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本方法的使用。亚硫酸根的干扰可加入甲醛除去,溴酸根的干扰,可加入溴离子消除。用本法测定了溴化锂致冷液中的硫离子。  相似文献   

4.
室温离子液体是由特定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在室温或近于室温下呈液态的熔盐体系,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用制备的氯铝酸盐室温离子液体作催化剂,催化苯和环己烯进行烷基化反应,考察了苯与环己烯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烷基化反应产物收率的影响,研究了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以制备的氯铝酸盐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4h、苯烯摩尔比16:1的条件下,所得环己基苯的产物收率最高,为70.5%。制备的离子液体重复使用3次,产物收率仍达53.6%,说明该离子液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油田水中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景富  彭琼芳 《油田化学》1995,12(3):278-280
本文对碘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法进行了实验探讨并实例测定了油田水中的碘。该法较为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测定值的变异系数国1.92%,加标回收率为96.2%-103.0%。确定了油田水中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用该法测定几个油田水样中碘的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介绍用ZIC-3型离子色谱仪阴离子测定系统测定大化肥合成氨装置脱碳溶液中的少量氨离子的草酸根离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体催化的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氯化正丁基吡啶一三氯化铝(bpc-AlCl3)离子液体为催化剂,考察了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苯与丙烯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并且离子液体的活性与其酸度密切相关,酸度越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越好。在50℃、常压、反应时间1h、苯与丙烯摩尔比为10、AlCl3与bpc摩尔比为2.00时,丙烯转化率为100%,异丙苯选择性为97.56%;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重复使用4次后,丙烯转化率和异丙苯选择性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离子液体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烷基化脱硫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离子液体用于催化裂化汽油烷基化脱硫实验,考察了不同阳离子、阴离子、阴阳离子比例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离子液体作用下,FCC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与烯烃发生烷基化反应,生成了沸点更高的烷基化产物。由于叔胺盐阳离子在具有Lewis酸性的同时还有Broensted酸性,由它形成的离子液体酸性较强。与CuCl、SnCl2相比,由AlC13提供阴离子合成的离子液体的酸性最强,更适合做烷基化催化剂。由AlCl3与Et3NHCl按摩尔比为2:1合成的离子液体作用于FCC汽油,脱硫率在70%以上,汽油收率在95%以上,辛烷值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9.
用Et3NH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丁烯的烷基化反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盐酸三乙基胺和无水AlCl3构成的离子液体催化异丁烷与丁烯的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室温离子液体有着较好的催化活性,当参与合成的无水AlCl3摩尔分数为0.67,烷基化反应温度为65℃时,丁烯转化率达100%,烷基化油收率达到转化的丁烯体积的160%以上,对C8的选择性为50%以上,并且离子液体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前人对离子晶体晶格能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离子晶体晶格能的实验数据、发现由同一种正离子(或负离子)与两种不同的负离子(或正离子)组成的离子晶体的西格能之比近似为一常数,由此提出一个估算高子晶体晶格能的新的经验公式U=(γ_+U_+)(γ_-U_-)式中U_+=4.248φ_++4.194z_++9.366;U_-=8.732φ_-+12.83z_--7.724。  相似文献   

11.
钱晓次 《安庆石化》1997,19(1):57-59
锅炉水中了有离子含量常较低,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和比色法,滴定法相比较,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一次进样即可完成多种阴郭的定性,定量测定,尤其在工艺异常情况下,更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Bmim]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体系的FCC汽油降烯烃性能。结果表明,在40℃、20min和剂/油体积比为1:10的反应条件下.FCC汽油的烯烃体积分数下降了14.70%,辛烷值基本不变,并且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由于杂多酸复配型离子液体具有超强酸性,因此可同时催化FCC汽油中的低碳烯烃与异构烷烃的烷基化、与芳烃的烷基化以及自身的二聚反应,达到降烯烃的目的。FCC汽油中的含氮组分是导致该离子液体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含硫组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离子液体脱除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室温离子液体为络合萃取剂,对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进行深度脱除。考察了离子液体类型、剂油比、温度等不同因素对碱性氮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bmim]Br—AlCl3离子液体可有效脱除柴油中碱性氮化物,在最优反应条件下,碱性氮脱除率达到96.28%,并利用红外光谱法对离子液体的酸中心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异丙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正丁基吡啶-三氯化铝(bpc—AlCl3)离子液体为催化剂。考察了离子液体催化荆的酸度、反应温度、苯与丙烯的摩尔比、反应时问等因素对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并且离子液体的活性与其酸度密切相关,酸度越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越好。在50%、常压、苯与丙烯的摩尔比为10、AlCl3与bpc的摩尔比为2时,丙烯转化率为100%,异丙苯选择性为97.56%,并且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5.
用DIONEX ICS-2000型离子色谱仪进行实验,得出淋洗液浓度扣流量的理想的色谱条件,探讨了离子色谱法的准确性、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油田注入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其结果与化学分析方法结果进行了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离子色谱法用于分析油田地层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昭柯  崔岚 《油田化学》1997,14(3):261-264,273
介绍了用离子色谱仪分析油田地层水的方法,探讨了在方法的稳定性,准确性,线性系数,并与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油田地层水的分析中,离子色谱法这种仪器分析方法可以取代石油系统沿用多年,操作烦琐的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新型离子液体对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的萃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离子液体是一种优良的绿色溶剂,可应用在石油油品脱硫工艺中,以降低燃油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合成了五种新型离子液体[bmim]AlCl4, [bmin]TBP, [bmim]BeS, [bmim]PF6, [bmim]BF4,并将他们用于油品脱硫的模拟体系。比较了五种离子液体萃取性能,结合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论和价键理论阐述了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机理。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萃取性能与其阴离子结构有关,其中[bmim]TBP适宜作萃取脱硫溶剂。苯并噻吩(BT)、二苯并噻吩(DBT)在模拟油品中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000μg/g时,用[bmim]TBP经四级错流萃取和5级逆流萃取,含硫量均能降至50μg/g以下。  相似文献   

18.
添加剂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浊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如无机盐、有机醇、有机酸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浊点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盐析性的无机盐与胶束争夺水分子,使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浊点;而如NaI这样的盐溶性无机盐则相反,由于其可使自由水分子增加,从而导致AEO9的浊点升高。极性有机物对AEO9浊点的影响表明,与水无限混溶的极性有机物升高了浊点,而在水中部分溶解的极性有机物降低了浊点。这是因为前一类有机物通过改变溶剂水的结构,降低了介质的极性,同时部分有机物吸附在胶束-水界面,通过其溶剂化作用使AEO9的胶团化作用受到了限制,浊点升高;而后一类有机物分子由于增溶于胶束栅栏层中,导致胶束体积膨胀,从而降低了AEO9的浊点。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由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胶束表面电荷密度增大,胶束间电荷斥力增大,使体系稳定,从而其浊点显著升高。加入极少量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即可使浊点显著上升,当加入的离子表面活性剂达到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浊点将发生突跃。  相似文献   

19.
正碳离子和相关的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碳离子是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中1种活泼的反应中间体,对于它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酸催化反应领域中,大多数烃转化反应,如催化裂化、异构化、烷基化、叠合等,都是按照正碳离子反应机理进行。正碳离子反应机理是已经被催化研究领域所公认的、描述烃转化反应机理最有效的工具。笔者根据对正碳离子的认识,详述了正碳离子的发现历史、正碳离子的定义及其结构和性质、正碳离子的生成途径以及与正碳离子相关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在氟离子存在下,用TEABr-NaOH作模板剂,通过水热晶化法合成了β沸石,用XRD,IR,DTATG,SEM和TEM等研究了其物化性能,测定了对苯的异丙基化反应的摧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β沸石硅源利用率高,颗粒度大,热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