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齿轮接触疲劳可靠性寿命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齿轮接触疲劳失效处理成随机事件,以它为研究对象,用两个新的随机变量描述它,得出用概率描述的疲劳累积损伤概率模型。基于这个模型,提出计算齿轮接触疲劳可靠性寿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齿轮弯曲疲劳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一个新的基本观点-把齿轮弯曲疲劳失处理成随机事件,以这个随机事件为研究对象,用齿轮弯曲疲劳的疲劳损伤强度KW和总疲劳损伤量DW描述弯曲疲劳失效随机事件,得出用概率描述的弯曲疲劳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用这个计算模型,提出了计算齿轮弯曲疲劳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渐开线齿轮的点蚀破坏是由于接触疲劳引起的。由于齿轮的工况多变,制造工艺水平有差别,影响接触疲劳应力与强度的因素多,本文用疲劳损伤强度和总疲劳损伤量两个随机变量描述疲劳失效随机事件,得出了用概率描述的累积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计算齿轮可靠度,针对磨损失效和疲劳失效2种常见的失效方式,分别建立了失效概率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可靠度,并考虑了服从泊松过程的冲击对磨损和接触应力的作用。磨损采用累积磨损的形式,建立了磨损-磨损阈值干涉模型。接触疲劳失效考虑随机强度退化,建立了动态强度-应力干涉模型。以某矿用挖掘机提升减速器中的齿轮为研究对象进行可靠性分析,对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得到了考虑冲击作用的2种失效模式竞争的齿轮可靠度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冲击参数下可靠度值。结果表明,模型对于估计寿命、材料选取等工程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兆瓦级风电齿轮增速箱在风电机组中损坏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的风电齿轮可靠度计算方法。以某2.0MW风电齿轮箱中的太阳轮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其接触疲劳寿命,根据受到随机变幅接触疲劳载荷作用时循环次数对可靠度的影响,建立齿轮疲劳累积损伤计算模型,结合等效正态分布法求得其可靠度。此方法考虑了疲劳累积的影响,得到的结果相对于传统方法更符合实际变载荷工况,为风电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轴承滚动体接触疲劳寿命概率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和Miner累积损伤理论的失效依据,提出滚动体接触疲劳累积损伤的可靠性预测模型;同时以滚动体心部应力为失效依据,导出滚动体可靠性模型,综合考虑滚动体多失效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失效模式的轴承滚动体可靠性模型。最后用实例说明了应用该模型预测轴承滚动体可靠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机风速会使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出现频繁的载荷波动,造成复杂的结构变形,容易产生齿轮偏载,加剧其接触疲劳失效风险。提出了一种考虑环境参数随机不确定性的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疲劳性能优化方法,在建立计入全局载荷的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代理模型方法重构“平均风速、湍流强度-齿轮修形参数-齿轮长期接触疲劳损伤”映射关系,建立考虑风速概率分布的多级齿轮修形参数优化函数,对比了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疲劳性能优化效果。结果表明,低速级太阳轮长期接触疲劳损伤值大于0.7,是风电齿轮箱传动系统高可靠设计的薄弱环节之一;优化后的风电齿轮箱齿轮长期接触疲劳损伤值明显降低,其中低速级太阳轮长期接触疲劳损伤值降低了11.37%,疲劳性能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齿轮接触疲劳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风电、重载车辆等装备对齿轮传动功率密度、承载能力、疲劳寿命要求的提高,以微点蚀、点蚀、深层齿面断裂等多种形式存在的齿轮接触疲劳失效成为限制现代齿轮及装备服役性能与可靠性的重要瓶颈.通过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描述了齿轮接触疲劳失效模式,归纳了现有齿轮接触疲劳理论与寿命预测方法,介绍了连续损伤理论、微结构力学理...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在多种失效模式下的齿轮传动时变可靠性模型和计算方法.以齿轮疲劳寿命系数与应力循环次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建立齿轮强度时变模型,进而建立同时考虑齿面接触疲劳失效和齿根弯曲疲劳失效的可靠性分析模型.基于一次二阶矩方法推导齿面接触疲劳失效和齿根弯曲疲劳失效的时变概率计算公式,并推导出了这两种失效模式的联合失效概率密度函数的...  相似文献   

10.
毛天雨  余泳  刘怀举  朱才朝  刘根伸 《机械传动》2021,45(6):96-103,176
飞行汽车作为面向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新型交通工具,具有智能、高效和便捷的特点.齿轮传动作为飞行汽车动力传输的关键部件,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已成为制约飞行汽车发展的难题.但目前针对飞行汽车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缺失,现有齿轮传动设计方法未能考虑强度退化与失效相关性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存在潜在失效风险.因此,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建立了考虑强度退化与失效相关性的某飞行汽车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可靠性分析模型;根据飞行任务剖面图建立载荷谱,并获得了齿轮接触与弯曲应力,通过Goodman准则将齿轮脉动循环应力历程等效为对称循环应力,以匹配基于S-N曲线的疲劳损伤计算;基于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建立了齿轮强度退化模型,并通过Copula函数描述了传动系统中的失效耦合相关性;结合应力-强度干涉理论,阐述了飞行汽车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演化规律,为飞行汽车齿轮传动系统动态设计与可靠性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可靠性理论认为零部件的可靠度取决于抗疲劳损伤强度大于疲劳损伤量的概率,本文将此理论应用于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可靠性设计,建立单级载荷谱工况下可靠度计算模型,通过分析和计算直齿圆锥齿轮设计算例,结果验证了基于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可靠度计算模型在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可靠度计算中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锻造模具的随机疲劳损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路亮  李付国 《机械强度》2002,24(1):104-108
塑性应变控制的低周疲劳失效是锻造模具的主要失效形式,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损伤过程呈现随机性。应用有限元与BP神经网络,建立了一种基于损伤累积理论的锻造模具的随机疲劳损伤分析模型。首先用有限元对锻造过程中模具内的场变量进行分析,由计算结果找到模具的危险部位,认为危险部位失效时的寿命即为模具寿命,并计算出确定性损伤;再考虑模具材料及实际工况的随机性,应用BP神经网络对模具的损伤进行模拟;根据损伤的累积效应,得出考虑随机因素作用下的模具疲劳寿命。以锻造齿轮模作为分析对象,得到不同工况下模具疲劳寿命的频数分布,其分布规律基本服从Weiubull分布。另外,还分析了打击速度对模具寿命的均值和离差的影响及可靠性随使用次数的变化。该 模型可用来对模具进行寿命预测和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确定了风力发电机齿轮传动系统的主要失效零件,建立了基于动力学的齿轮和滚动轴承可靠性评估模型,同时给出了风力发电机齿轮传动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采用四阶矩法对行星齿轮接触和弯曲疲劳可靠性灵敏度进行了分析,得到齿轮接触疲劳可靠性灵敏度和弯曲疲劳可靠性灵敏度,结合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行星齿轮参数对可靠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机载荷下材料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的智能仿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佳  平安  卢凤舞  王德俊 《机械强度》2001,23(1):19-21,71
将疲劳累积损伤看作是非稳态过程,摒弃了能量均匀耗散及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假设,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准确描述其与材料性能、载荷应力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真实描述了材料疲劳损伤过程;建立了疲劳失效动态准则,综合考虑了材料疲劳性能及载荷的随机性,能够正确反映两者的个体性能及相互关系。并运用离散事件仿真原因,构造了材料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智能仿真系统,用以准确地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经正火35钢随机载荷疲劳试验验证,其可靠性分析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李佳  平安  王德俊 《机械设计》2000,17(12):10-13
材料的疲劳损伤是一非稳态过程,难以用传统的数学函数准确表达。摒弃了能量均匀耗散及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假设,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准确描述其与材料性能、载荷应力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真实描述了材料疲荧损伤过程;建立了疲劳失效动态准则,综合考虑了材料疲劳性能及载荷的随机性,能够正确反映两者的个体性能及相互关系,并运用离散事件仿真原理,构造了材料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智能仿真系统,用于准确地进行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经正火35钢随机载荷疲劳实验验证,其可靠性分析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齿轮弯曲疲劳与接触疲劳的安全裕度间的相关性,建立起同时考虑弯曲疲劳破坏和接触疲劳破坏的齿轮多失效可靠性模型。从而使得齿轮的可靠性预测更加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17.
材料的疲劳损伤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是一个非稳态过程 ,其瞬态损伤与材料性能、载荷应力间表现为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 ,难以用确定性的数学函数准确表达。为此摒弃了能量均匀耗散及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假设 ,采用神经网络技术进行描述 ,准确反映了材料疲劳损伤真实演变过程 ;建立了疲劳失效动态准则 ,综合考虑了材料疲劳性能及载荷的随机性 ,能够正确反映两者的个体性能及相互关系 ,并运用离散事件仿真原理 ,构造了材料疲劳可靠性分析和智能化仿真系统 ,用以准确地进行随机载荷的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经正火 35钢随机载荷疲劳试验验证 ,其可靠性分析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的一种新表达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疲劳损伤累积的Miner理论出发,定义了应力循环的一次循环的疲劳损伤量δ和零件的疲劳损伤累积强度K。据此二个定义,建立了一种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的新表达方法。在进行常规疲劳计算时,这个方法同Miner理论完全一样,但具有计算更方促的特点。在进行疲劳损伤累积可靠性计算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等幅、变幅及随机变幅应力的疲劳损伤累积可靠性计算,解决了目前难于进行可靠度计算及可靠性寿命计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罗敏  汪久根  冯毅雄  冯照和 《轴承》2022,(2):11-16+22
针对轴承钢中夹杂物周围应力集中导致的疲劳剥落,建立了一种结合连续损伤力学的内聚力模型,用于模拟滚动接触循环加载下的裂纹萌生与扩展。基于内聚力模型的损伤起始准则和损伤演化规律,利用VUMAT子程序结合连续损伤力学构造了新的损伤演化方式,实现循环加载下的损伤累积,建立了基于内聚力模型的疲劳损伤累积失效模型,对含夹杂物模型的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进行了模拟,并研究了载荷条件和接触区摩擦因数对裂纹萌生与扩展以及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微观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过程,为认识滚动接触疲劳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飞机服役期间经历“地面腐蚀与空中疲劳”的交替损伤模式,考虑载荷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了航空铝合金2A12-T4在预腐蚀与“腐蚀+疲劳”交替模式下疲劳寿命的退化与损伤累积规律。同级加载条件下提出利用腐蚀疲劳耦合损伤指数和迟滞载荷用来描述考虑交替腐蚀疲劳损伤模式,用各级疲劳损伤间的相互影响及腐蚀损伤与疲劳损伤在服役工作期间的耦合作用来描述腐蚀、疲劳间的相互促进、加速劣化的现象。基于损伤力学和非线性累积理论,考虑载腐蚀疲劳耦合指数与迟滞载荷对传统的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进行修正。建立了飞机结构材料的寿命计算模型,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确定了腐蚀实验中的腐蚀耦合损伤,并利用低载锻炼效应理论得出均匀分布的迟滞载荷。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寿命计算模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