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Hofmann法制备聚乙烯胺(PVAm),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和加料方式等条件对聚乙烯胺收率和胺化度的影响,研究碱性反应母液的回收循环利用。结果表明,使用商品化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原料,可得到胺化度达84.54%的聚乙烯胺产品,回收的碱液可循环使用3次。反应采取将聚丙烯酰胺直接加入NaClO和NaOH溶液中制备聚丙烯酰胺氯胺化产物的加料操作方式,再加入碱溶液中进行重排反应,单位体积反应液中产品生产量可提高4倍。  相似文献   

2.
通过聚丙烯酰胺的Hofmann降级重排反应制备聚乙烯胺盐酸盐,研究了聚乙烯胺盐酸盐水溶液的粘度性质。研究表明,浓度和pH值对聚乙烯胺盐酸盐水溶液的粘度有很大影响,其水溶液的比浓粘度在pH值为4左右时达到极值;聚乙烯胺盐酸盐的特性粘数明显高于其原料聚丙烯酰胺的特性粘数,分子量对特性粘数的影响十分明显,而胺化度对特性粘数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沈敬之  赵彦生 《化工学报》1995,46(2):213-215
研究了在室温下聚丙烯酰胺(PAM)在不同组成的水/甲醇溶剂中的溶胀度与时间的关系以及PAM和阴离子聚丙烯酰胺(HPAM)在40℃和不同组成的水/甲醇溶剂中进行非均相Mannich反应的溶胀度与胺化度的关系。对非均相Mannich反应的动力学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主要研究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通过曼尼希反应改性阴离子型的聚丙烯酰胺制备了两性的聚丙烯酰胺,并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对胺化度的影响。第二部分为将合成的产品应用于不同废水,进行絮凝实验,研究了无机絮凝剂单独使用和同有机絮弹簧剂配合使用的效果。采用测上清液透过率方法,并和改性前的阴离子型,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比,结果发现,两性聚丙烯酰胺有很好的絮凝效果。优于同类的其他絮凝剂。  相似文献   

5.
2.4.2 氯磺化聚乙烯 氯磺化聚乙烯具有优异的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性和良好的物理机械性。制备方法是将聚乙烯溶解在四氯化碳中,通入氯气和二氧化硫(目前改用磺酰氯),在聚乙烯溶液中加入过氧化物或偶氮类引发剂和助催化剂,然后在沸点下通氯气和磺酰氯,直到规定的取代度。反应后的溶液除去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再加入稳定剂,用蒸馏法除去溶剂循环使用。氯化氢和二氧化硫导入再生装置并与氯反应,生成SO_2Cl_2也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6.
液相沉淀法制备草酸钴粉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酸钴是制备钴粉或者氧化钴的主要原料.以硫酸钴、草酸铵、革酸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草酸钴粉体.研究了沉淀剂、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对制备草酸钴粉体粒度和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草酸铵作沉淀剂,反应温度为50℃时,将草酸铵固体迅速加入到硫酸钴溶液中(固-液加料方式),可得到粒度均匀、粒径为1.1μm的超细草酸钴;而采用草酸铵溶液加入到硫酸钴溶液中(液-液加料方式),草酸钴产率可高达99.6%,但粒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两性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通过曼期反应合成两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反应条件,探讨了原料配比及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等对产物胺化度的影响。研究了影响产物稳定性的因素和保持稳定性的方法。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明确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用所得产品进行了部分应用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聚乙烯胺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乙烯胺是一种氨基直接连接在碳氢骨架上的具有多种用途的高分子材料 ,尤为重要的是由于氨基的活性较高 ,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便利条件。介绍了聚乙烯胺的两类制备方法 ,即聚丙烯酰胺的Hofmann降级反应和聚 (N 酰基 )乙烯胺的水解。综述了聚乙烯胺在现代分离技术、生物医学、催化以及造纸、表面改性、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指出由N 乙烯基甲 /乙酰胺经聚合、水解制备聚乙烯胺是制备高纯度聚乙烯胺的比较现实的方法 ,对于那些对纯度要求并不很高的应用领域 ,聚丙烯酰胺的Hofmann降级反应则是一种经济可行的办法 ;对于前者应着重提高裂解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对于后者则应注重具体生产工艺的改进 ,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后处理工艺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紫外光辐射接枝及胺化法制备温敏性聚乙烯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世平  陈显辉  王涛 《当代化工》2016,(9):2067-2069
实验探索在水性体系中经紫外光辐射,引发丙烯酸(AAC)在聚乙烯(PE)薄膜表面接枝,并经过胺化反应,在已改性的丙烯酸-聚乙烯(AAC-g-PE)薄膜上继续引入功能团,使改性后的PE薄膜具有温度敏感性。考察了引发剂用量、紫外光照射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对不同胺化剂合成产物的温敏效应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实验目的。通过红外光谱和尺寸变化率证明丙烯酸接枝在PE表面,胺化反应后,生成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聚合聚乙烯(PNIAAm-g-PE)薄膜和聚N-正丙基丙烯酰胺聚乙烯(NNPA-g-PE)薄膜具有温敏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主要以矿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锂(Li2CO3),而从锂含量丰富的盐湖卤水中直接生产优质的碳酸锂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对氯化锂(LiCl)和碳酸钠(Na2CO3)反应结晶生产碳酸锂的过程做了研究,考察了碳酸钠加入量、搅拌速度、温度、氯化锂浓度、添加剂及加料方式对反应结晶过程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以反加料的方式进行反应,碳酸钠加入量为理论加入量的110%,搅拌速度为400 r/min,反应温度为80 ℃,c(LiCl)=3.2 mol/L。结果表明,搅拌转速对产品产率的影响不明显,碳酸钠加入量、温度和氯化锂浓度对产品的产率有影响,其中温度和氯化锂浓度的影响显著。加料方式和加入聚丙烯酸(PAA)作为添加剂可以得到不同的产品形貌;搅拌速度、反应温度、LiCl浓度以及PAA作为添加剂对Li2CO3纯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微乳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田华 《化工科技》2000,8(5):35-37
以SPNA+TWEEN为复合乳化剂,进行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探讨了乳化剂浓度、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在得到的微胶乳中探讨了聚丙烯酰胺的Mannich反应的工艺条件,研究了温度、原料配比对产物胺化度和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较大分子量、阳离子度和很好稳定性的聚合物,可代替干粉产品.  相似文献   

12.
星形聚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樊小辉  孙挺  吴全才  姜涛 《化工进展》2006,25(5):577-580,584
介绍了应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星形聚丙烯酰胺(SPAM)的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引发剂用量、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量、聚合体系温度对SPAM特性黏数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15%,聚合温度为35 ℃,引发剂质量分数为(相对单体质量,下同)0.04%,螯合剂为0.005%,抗交联剂为0.015%,聚合体系pH值为5,得到的星形聚丙烯酰胺特性黏数为989.2 mL/g。星形聚丙烯酰胺在35℃进行氯胺化反应并加到糊化好的淀粉溶液中,在40~50 ℃下反应40 min,即得到星形聚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絮凝剂。结果说明,星形聚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絮凝剂溶解性好、絮凝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3.
聚乙烯功能化不仅可改善通用聚乙烯材料的表面粘接性、染色性等,而且可做为聚烯烃材料与其他极性材料(如尼龙类材料)共混相容性的增溶剂。本工作以马来酸酐(MAH)为接枝单体,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了溶液接枝功能化的研究,考察了实验条件(BPO用量,MAH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加料方式及反应气氛等)对产物接枝率及特性粘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酰胺为原料采取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中间体聚丙烯酰胺,再以该中间体与N-羟甲基二甲胺和碘甲烷反应制备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通过测定其阳离子化度及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将不同阳离子化度的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用于亚麻织物的染色研究,通过测定染色后织物的性能,研究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季铵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用量为1%,阳离子化度为26.07%,预处理后的亚麻织物上染率可达47.5%,与降解壳聚糖复配预处理后亚麻织物上染率可达51.0%。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丙烯酰胺(AM)、丙烯腈(AN)、1-(2-N-烯丙基氨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NIPA)为原料,制备了咪唑啉基偕胺肟化聚合物AM/AO/NIPA。对其进行了FTIR、SEM和TG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pH、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对聚合物AM/AO/NIPA和吸附剂聚丙烯酰胺(PAM )吸附低浓度Cu2+过程的影响,并拟合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曲线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聚合物AM/AO/NIPA的铜吸附容量受溶液pH影响不大;当聚合物AM/AO/NIPA加入量为0.05 g时,在30 ℃,pH=5,吸附3 h后,对铜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溶液吸附达到平衡 ,此时吸附容量为37.32 mg/g;整个吸附过程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为主;对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通过Langmuir模型拟合计算得到,偕胺肟化聚合物AM/AO/NIPA的Cu2+饱和吸附量为267.38 mg/g,超过相同条件下吸附剂PAM的饱和吸附量3倍以上。AM/AO/NIPA循环使用5次后,其吸附量保留率可高达92.99%。  相似文献   

16.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碱式碳酸铜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原料种类及配比、反应温度、pH值、加料方式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当Cu(NO3)2与Na2CO3为原料,且两者摩尔比为1.0:1.2(此时溶液pH=8.5),反应温度为60℃,采用一次加料,产品收率可以达到90.09%。  相似文献   

17.
《化工中间体》2005,(1):65-66
原节录:丙烯酰胺与甲醛、二甲胺可进行Mannich反应生成N-二甲胺甲基丙烯酰胺。运用Mannich反应改性聚丙烯酰胺是将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化的经典方法之一,用这个方法使胺甲基化,然后再与硫酸二甲酯或卤代甲烷反应即可得聚丙烯酰胺季胺盐。而聚丙烯酰胺季胺盐是水处理中使用最多、效果较好的一种阳离子聚合物,故Mannich反应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处理工业。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酰胺在水介质中的低温化学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聚丙烯酰胺(PAM)相对分子质量和PAM溶液粘度为指标,讨论了聚丙烯酰胺的低温化学降解在水介质中,在过氧化物的作用下,由于化学降解反应,使得聚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下降。过氧化物的性质和浓度、降解温度和降解时间等降解条件均极大地影响聚丙烯酰胺的降解速度和降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和相应水溶液粘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范围内聚丙烯酰酰胺在降解过程中的水解程度很小,且少量的水解对聚丙烯胺水溶液粘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钒系聚乙烯催化剂MAV-01,以三异丁基铝(TIBA)为助催化剂,研究了淤浆聚合体系中催化剂加料方式对其聚合性能的影响。优选了较佳的加料方式为:先将助催化剂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系统中,加入定量氢气,然后加入乙烯到接近反应压力0.9MPa,将钒系催化剂加入聚合体系,之后补充乙烯至反应压力1.0MPa。在此条件下,钒系催化剂MAV-01的聚合活性较高,制备的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熔体流动速率和较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相似文献   

20.
岳波  苟立  冉均国  杨丽娜 《化工进展》2005,24(4):387-390
为了提高一次性使用葡萄糖传感器响应灵敏度,降低工作电压,研究了加入金纳米颗粒的一次性使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性能。采用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酰胺包埋葡萄糖氧化酶(GOD)制备酶电极,研究了聚丙烯酰胺溶液浓度、纳米颗粒加入以及加入量等对电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纳米粒子可显著增强葡萄糖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明显缩短传感器的响应时间(<20s),降低传感器的工作电压(<0.4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