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7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自帅  高红  岳波  李凯  周凯  孟聪 《净水技术》2020,39(7):84-91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副产物随之增加。污泥制备吸附剂是污泥高值化、资源化利用的一条重要技术路线,主要从污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吸附特性和吸附应用研究以及污泥吸附剂安全性问题等方面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进展研究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
炼钢厂平炉烟气电除尘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采用PC可编程控制器实现电除尘系统烟尘浊度串级控制设计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炼钢厂平炉烟气的净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室内恒温培养实验,模拟研究了在不同土壤含水量(15%,25%,淹水)和不同环境温度(—10,—10~10,10及20℃)条件下,孕酮在我国黑土、潮土和红壤中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孕酮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黑土和潮土中降解较快,半衰期为2.37~4.92 d,而在红壤中降解较慢,半衰期为4.90~32.39 d;3种土壤灭菌后的孕酮降解半衰期均远远大于未灭菌土壤,分别是未灭菌土壤的24.7,23.2和3.2倍;土壤中孕酮的降解速度随含水量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当土壤中水的质量分数由15%增加至淹水状态时,3种土壤中孕酮降解半衰期分别从4.92,4.07和32.39 d缩减至2.37,2.86和4.90 d,环境温度由10℃升高至20℃时,黑土中孕酮降解半衰期从9.51 d缩减至2.46 d.可见,微生物是影响孕酮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和环境温度对孕酮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涛  孙媛  张妙月  涂茂  岳波 《水处理技术》2012,38(12):61-64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投配率、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龄(SRT)对投料氧化沟系统除磷兼顾脱氮效果的影响。通过对TP、TN去除率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投配率和HRT对系统除磷、脱氮均有显著性影响;SRT对脱氮有显著性影响,而对除磷影响较小。选取系统的最优运行工况为投配率30%,HRT为厌氧2 h、缺氧2.2 h、好氧7.8 h,SRT=25 d,此时出水中ρ(TN)≤15.72 mg/L,ρ(TP)≤0.82 mg/L,均达到了理想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岳波 《四川建筑》2005,25(4):107-108
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基本特点和供水现状的分析,认为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量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节约用水是防止水资源危机,解决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比较了5a填埋龄准好氧和厌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挥发性固体(VS)、有机碳(TOC)和腐殖质等降解及稳定化指标。结果表明,陈腐垃圾中VS和TOC含量较新鲜垃圾显著降低,准好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VS和TOC含量低于厌氧填埋体1%~2%,但差异不显著;准好氧填埋体的表面沉降量显著高于厌氧填埋体(P〈0.05),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渗滤液和清水回灌引起陈腐垃圾VS含量的差异不明显,但造成了填埋体表面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准好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BDM值与厌氧填埋体相近,且随距离导气管距离和填埋深度的增加逐渐升高,距离导气管距离越大,层间BDM值差异越大。此外,准好氧和厌氧填埋体陈腐垃圾的腐殖质提取率与HA/FA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王皓  李峻峰  马悦  杨亚楠  张佩聪  赖雪飞  岳波 《材料导报》2021,35(21):21127-21142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性能提升起着关键作用.钒的价态较多,构成的钒系电极材料具有层状、尖晶石型、反尖晶石型等多种结构.该系列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且合成方式多样,性价比高,因此钒系化合物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上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尚缺少对钒系电极材料的系统性总结.本文综述了以钒的氧化物、无锂型金属离子钒酸盐、含锂型钒酸盐及钒磷酸根聚阴离子材料为主要体系的锂离子电池钒系电极材料,并对各体系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总结,针对合成锂离子电池钒系电极材料的主要方法(如固相合成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碳热还原法、液相沉淀法等)进行概述及分析,还对通过纳米化、特殊形貌控制、复合改性等其他改性方式优化的钒系电极材料的性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钒系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希望对促进该类材料的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采用颗粒纳米化技术与雾化干燥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高性能的LiFe_(0.98)Ti_(0.02)PO_(4-x)F_x/C(x=0.00,0.02)正极材料。利用X-ray粉末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蓝电测试系统对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明显降低一次颗粒粒径,同时引入Ti-F掺杂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电化学性能。LiFe_(0.98)Ti_(0.02)PO_(3.98)F_(0.02)/C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其0.1C首次放电比容量和库伦效率分别为163.9mAh/g和97.3%;1C放电比容量为144.3mAh/g,循环5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8.8%,表现出了较高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