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ATSC-M/H(ATSC-Mobile/Handheld) 选标准的系统框架、帧数据结构和各主要模块(信源编码与压缩、业务复用和传送、RF/传输)的关键技术.详细描述了传输特性中对M/H业务数据的MHE封装、非系统RS编码等处理方法.M/H系统的物理层采用时间分片技术.可有效降低移动终端的平均功耗.最后总结了ATSC-M/H标准的特点,并对移动电视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DVB-T2与DTMB-A关键技术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VB-T2是欧洲的第二代数字地面电视广播传输标准代表了当前业界的最高技术水平。DTMB-A是我国DTTB标准的演进版本,本文主要从系统帧结构和多业务、编码调制技术、发射分集技术这三方面对两者进行一个对比,总结各自的特点。从中得到启示,以便于我国新一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领域标准化进程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NGB-W)采用管道化技术的多QoS业务应用需求,给出了一种多管道业务数据的资源映射复用方案,并提出具体的复用参数计算方法和多管道数据基带成帧控制策略.该方案根据获得的系统参数和各管道的业务数据速率及其比例关系,确定每个物理帧中承载的各管道业务数据占用的物理资源量;根据所有管道业务数据占用的物理资源总量,确定物理帧长;根据到达的各管道的业务数据速率和复用参数,依次形成各管道的业务数据基带帧.仿真表明,所提方案既可有效从巨量的系统参数和业务数据参数组合中筛选出既可以满足各管道业务数据率要求,又可以实现具有不同QoS要求的所有管道业务数据承载于一个物理帧中.  相似文献   

4.
DVB-T2与E-MBMS分别由广电界与电信界提出的两种主流数字电视无线传输技术,在三网融合下对这两种技术的信道传输关键技术进行比较分析非常有意义。这两种技术在信道传输关键技术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都采用了OFDM调制方式、多天线、单频网技术等。通过本文的分析比较,DVB-T2与E-MBMS各有优劣势,DVB-T2适合于广播电视等大数据量的视频业务大规模下行分发,E-MBMS适合于既有视频等业务需求又有双向交互需求的小规模用户。  相似文献   

5.
DVB-T2标准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给出了欧洲第二代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DVB-T2标准文本的综述,包括系统框图以及各主要模块的功能介绍,并比较了DVB-T2与DVB-T的异同,总结了DVB-T2系统的特点,给出了DVB-T2对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改进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基于异步传送模式(ATM)的无源光网络(PON)基本结构为基础,阐述ATM-PON(APON)宽带接入系统传输帧格式;对传输帧结构内信元构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阐述带宽的动态分配;对基于APON宽带接入系统在物理层传输上的测距技术、突发模式同步技术、突发信号的收发技术和搅码技术进行讨论,同时提出设计的基本框架;APON系统在分光比为1:32时,支持光分支级数可达3级,实现传输距离为20km的多业务、多速率接入。并指出了APON和EPON宽带接入系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法国早在2005年就启动数字转换,并在2008年启动了高清电视,到了2011年,为了DVB-T2的引入,各界为此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011年9月,通传会对外宣布将办理第二次数字无线电视释照,预计2012年7月释照,并考虑规划DVB-T2做为信号传输标准。比较DVB-T与DVB-T2的信息传送能力,DVB-T2比DVB-T多出约50%的信息传输量,倘若再有H.264及HE-AAC压缩编码技术,将更能提高信息传输量。因此DVB-T2在2009年成为欧盟数字无线广播电视传输标准后,陆续开始有不同的欧洲国家试验该标准。不过DVB-T2的采用不仅仅是新工程技术的试验,还涉及到国家数字广电政策走向与数字转换推广策略,两议题影响着广播电视运营商未来的经营及观众权益。  相似文献   

8.
面向IMT-Advanced系统高达Gbps的无线传输速率需求,本文针对Gbps无线传输关键技术及其实现进行了有效研究。本文介绍了所提出的Gbps无线传输技术的空中接口参数、帧协议、无线链路及物理层关键技术,引进了硬件平台与试验验证系统。多项研究成果以标准提案的形式被国际、国内标准组织接纳,并在Gbps试验验证系统上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Gbps无线传输,演示了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业务,推动了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林华明 《电视技术》2013,37(12):25-28
DVB-T2与E-MBMS是分别由广电界与电信界提出的两种主流数字电视无线传输技术。这两种技术在信道传输关键技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采用了OFDM调制方式、多天线、单频网技术等。通过分析比较,DVB-T2与E-MBMS各有优劣势,DVB-T2适合于广播电视等大数据量的视频业务大规模下行分发,E-MBMS适合于既有视频等业务需求又有双向交互需求的小规模用户。  相似文献   

10.
在WCDMA系统中,小区的无线资源管理通常是在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节点内完成.然而,专用传输信道上传输格式可以逐帧改变,基于传输格式的快速变化实际上构成一种无线资源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是由UE和Node B的MAC实体以及物理层协同完成的,完全不需要三层信令参与。该文根据WCDMA专用传输信道传输格式的快速变化能力,结合基于类的QoS策略,针对上行信道提出一种负荷控制算法,用以支持全分组业务。研究结果表明,在多业务环境下,各个用户能公平共享无线资源、同时能够实现实时业务时延保证。  相似文献   

11.
利用电磁脉冲的口径瞬态辐射场计算公式,针对圆形口径的线性相移、平方律相移等非同相口径场情况,计算了辐射高斯脉冲时的能量方向图、半能量波瓣宽度、面积利用系数等参数.计算表明,对于圆形口径非同相口径场,最大辐射场的方向为口径面法线方向,同时能量方向图关于口径面法线方向对称;随着口径的增大,波瓣变窄,无副瓣;随着平方律相移的滞后参数的增加,波瓣变宽,主瓣不分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讨论机载雷达地面杂波回波的基础上,分析了AMTI和ADPCA系统的性能。对这两个系统从原理上,并利用计算机模拟结果及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将有助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3.
刘启能 《激光技术》2008,32(3):327-327
为了研究杂质的吸收对光子晶体滤波器设计的影响,引入复折射率并利用特征矩阵法,计算了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滤波透射峰的峰值随杂质的消光系数增加而迅速减小,滤波通道透射峰的半峰全宽随消光系数增加而增大,滤波透射峰的峰值和半峰全宽都随吸收杂质的光学厚度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设计光子晶体滤波器时,必须考虑杂质吸收这一重要因素,应选择消光系数小于0.002的掺杂材料,并且杂质的光学厚度应设计在2(λ0/4)左右。  相似文献   

14.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果品质无损检测中应用的研究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兴虎付广伟  毕卫红 《红外》2006,27(2):33-37,48
简单概述了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国内外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品质无损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当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水果检测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辉 《电子测试》2013,(20):261-262
水的光学特性对光学成像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对光的吸收、散射作用可造成光在水介质传播中的衰减,本文就水的光学特性及其对水下光学成像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为成像系统在水下的应用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星载差分吸收光谱仪转动部件控制需求,设计了星载光谱仪转动部件的测试系统。采用微动开关复位加定步的电机运动方式实现电机的精确定位。采用脉冲调制(PWM)的方式实现驱动电流的精细调节。并搭建平台对系统进行重复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光谱仪的精确定位要求,使电机在工作寿命内按计划完成定标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线学习掀起了一场席卷全球的教育革命,MOOC/SP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对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课程地位特殊,传统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章从其教学特点出发,提出了“线上教学+自主实验+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还阐述了与此密切相关的集约化线上教学资源平台、智能化翻转教学环境以及多元化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三个重要环节。经研究发现,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创造力得到全面提升。教学环境支持课堂互动和全周期教学行为数据采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实施的精准化和教学评价的客观化,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和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对设计性实验的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设计性实验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力生 《电讯技术》2000,40(4):78-84
本文采用QUALCOM公司的Q1650多码率VITERBI译码器,设计了前向纠错编/译码器,对提高误码的纠错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Sn-Zn-Ag系无铅钎料焊接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讨论了电子软钎料的钎焊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并采用铺张面积法对Sn-Zn-Ag系钎料钎焊性能进行评估。钎料的钎焊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钎料对基板的润湿性能,而润湿性能与液态钎料在基板上的液、固、气三相界面的界面张力有关。对润湿角(θ)与铺展面积(S)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