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日用化学工业(续前)作者简介:殷福珊,男,1940年生,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教授。地址:214036,无锡市惠河路170号,无锡轻工大学化工系。(四)油脂化工面临挑战殷福珊虽然醇系表面活性剂(AS,AEO,AES)已成为继LAS后...  相似文献   

2.
中图分类号TQ442.14TQ4443磷铵(1)磷铵生产方法的选择应以业主对产品要求而决定,如果产品为磷酸一铵(MAP),规模不超过12万吨/年,推荐用内筛分、内返料、内破碎喷浆造粒干燥技术。如果产品要求为磷酸二铵(DAP)和MAP,可采用预中和—氨...  相似文献   

3.
本文增补和修订了适用于芳烃的UNIFAC基因相互作用参数(aCHO,COOH,aCOOH,CHO);(aAcCH2,CHO、aCHC,AcCH2);(aAcCH2,COOH、aCOOH,AcCH2)。将其用于计算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体系三对二元VLE和预测三元VLE数据,均获得令人满意的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4.
巫拱生  陈芳 《精细化工》1995,12(1):47-51
首次以过硫酸铵(APS)与尿素(U)及硫脲(TU)分别组成APS-U、APS-TU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研究了丙烯腈(AN)与海藻酸钠的接枝共聚反应,用IR及X射线衍射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引发体系均能有效地得到AN与海藻酸钠的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丙烯酸(AA),丙烯磺酸钠(SAS)共聚反应的试验条件,并通过红外光谱,残留单体分析证实了共聚反应的有效性,探讨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与时间对共聚物阻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PE,EVA及LDPE/EVA共混物辐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三荣 《中国塑料》1995,9(4):28-35
本文在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聚乙烯(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60Coγ射线辐照前后的性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LDPE/EVA共混物在^60Coγ射线辐照前后的拉伸性能和交联度的变化,以及EVA添加量、VA含量及熔体流动速率(MFR)对这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银盐光度法测砷是基于在酸性溶液中,碘化钾和氯化亚锡将As(Ⅴ)还原为As(Ⅲ),加锌粒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氢,使As(Ⅲ)进一步还原为砷化氢,再以硝酸—硝酸银—聚乙烯醇—乳化剂OP—乙醇为吸收显色液来测定黄磷中的痕量砷,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用于黄磷中砷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溶液法马来酸酐接枝EPDM的研究及对尼龙的相容,增韧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段玉丰  陆光月 《塑料工业》1997,25(1):58-59,76
本文介绍采用溶液法制备马来酸酐(MAH)接枝乙丙橡胶(EPDM)以及该接枝物对尼龙(PA)的相容、增韧效应。研究了引发剂BPO和MAH用量与接枝率、接枝效率、交量的关系,当MAH/EPDM为10/100(质量比,下同)时,BPO/EPDM的最佳值约为2.28/100;固定BPO/EPDM为10/100时,MAH/EPDM的最佳值约为12.5/100。由Molau实验表明,MAH接枝EPDM/PA比  相似文献   

9.
莫尊理  陈红 《化学试剂》1999,21(6):329-330,331
报道了以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一类新有机试剂-三乙氨基胺类树型配体N,N′,N″-(三苄基)-三乙氨基胺(TBAA)和N,N′,N″-(三苯甲酰)-三乙氨基胺(TBOAA),产率85%以上。此类化合物具有近似三角架形结构,能产生荧光,可以与稀土离子进行选择性配位。  相似文献   

10.
马来酸酐,苯乙双单体接枝ABS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熔融法了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接枝ABS。结果表明,只用MAH单体时,MAH接枝率随MAH添加量增中而提高,接枝效率一般不超过60%;用St和MAH两种单体时,在MAH添加量保持不变时,MAH接枝率随St添国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量后开始下降。用MAH和St双单体接枝改性的ABS树脂增容的ABS/PC合金与未增容的相比,制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1.5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p-(N-,N-二甲氨基)肉桂酸乙酯(DMAC)在十二酸(LA)聚集体中的光谱和光化学性质。这种肉桂酸衍生物的吸收和发射光谱表现出典型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的特征,在十二酸存在下,观察到DMAC激基缔合物荧光,荧光强度随DMAC浓度增加而增加,与普通溶液中的反应相比,十二酸聚集体中的DMAC具有较大的光二聚反应速度。用荧光光谱跟踪反应的结果表明,DMAC激基缔合物具有较DMAC单体更高的光化学  相似文献   

12.
李红  李伟善 《化工时刊》2000,14(7):18-21
利用伏安法研究了甲酸在Pt/Mad(M=As、Sb、Bi)电极上的催化氧化,结果表明,铂电极经UPD生成的吸附砷、锑、铋原子修饰后可以通过几何效应阻止吸附毒物的生成,对甲酸的氧化呈现出较好的电催化活性。相比之下,在同液UPD情况下,吸附饿原子以氧化具有最好的催化活性;在异液UPD情况下,吸附锑、铋原子对甲酸氧化都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此外,讨论了同液UPD法时As(Ⅲ),Sb(Ⅲ)、Bi(Ⅲ)离子对  相似文献   

13.
活性氧化铝的性质,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秋宁 《广西化工》1996,25(4):31-34
介绍活性氧化铝(r-Al2O3)的性质,工艺制备方法、用途、及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汤上  夏君 《中国陶瓷》1995,31(3):28-31,40
本文研究了熔块釉中外加氧化锌的作用及不同类型的氧化锌对铅、镉溶出量的影响,并指出用间接法氧化锌(BA01-05(I型)优级品)代替直接法氧化锌(ZnO-X1),对降低陶瓷铅镉溶出量,使其达到美国FDA准则要求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乳化剂(E)(1283,SDS和1283+SDS)对明胶/丙烯酸丁酯(Gel/BA),明胶/丙烯腈(Gel/AN)和明胶/(丙烯酸丁酯-丙烯腈)(Gel/(BA-AN)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揭示出这三种乳化剂的使用对明胶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规律。对于Gel/BA三种乳化剂均适适,对于Gel/AN,Gel(BA-AN)1283或不加乳化剂较合适。本文还研究了在不同乳化的条件下,乳化时间(Et)  相似文献   

16.
极性和非极性单体对丙烯酸酯共聚物粘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几种极性和非极性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含-OH)、丙烯腈(AN,含-CN)、丙烯酰胺(AM,含-CONH2),苯乙烯(St,含-Ar)、丙烯酸(AA,含-COOH)等对丙烯酸酯共聚物粘结性能的影响。文中分别考察了含有一种和两种上述单体参与共聚的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粘结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含有AN,AA,AM单体的共聚物,其内聚强度和剥离强度均较大  相似文献   

17.
Al2O3陶瓷基体中原位生成TiB2和Ti(C,N)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国军 《硅酸盐学报》1994,22(5):484-487
采用原位反应法结合热压工艺制备Al2O3-TiB2-Ti(C,N)复相陶瓷,用TiO2,B4C,BN,Al及Al2O3为原料,通过组成设计可以制备出不同相组成及碳氮比的复相陶瓷。由SEM及TEM发现在Al2O3晶粒中分布着亚微米至微米级的近圆形Ti(C,N)颗粒,而在TiB2晶粒中分布着纳米级的板状Ti(C,N)晶体,并对这种显微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化学反应过程作用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从Pyrex玻璃上剥离后的各种丙烯酸酯胶粘剂聚合物的形态结构.丙烯酸酯聚合物(丙烯酸-2-乙基已酯(2EHA)-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c)共聚物)P(2EHA-AA-VAc)的组成比为:2EHA/AA/VAc=100/0/0(EEHA0000),95/5/0(PEHA0500),92/8/0(FEHA0800)和85/5/10(PEHA0510)(mol%).PEHA0000的剥离类型为伸长的锯齿状;而PEHA0500和PEHA0800剥离后在锯齿的边缘呈特征的分支带PEHA0510剥离形态呈有规则的锯齿状.用动态热力学分析方法,表面张力试验法和荧光探测技术探测了不同类型丙烯酸胶粘剂聚合物的剥离形态.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张洪涛  任天斌 《粘接》1999,20(6):18-20
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及丙烯腈(AN)为主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DAM)为交联单体,衣康酸(I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官能单体,研制出一种人造丝绸植物花卉上光乳液,讨论了各组分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胶综合性能优良,能够满足生产人造丝绸植物花卉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以顺丁烯二酸酐(MA)、丙烯酸(AA)、醋酸乙烯酯(VA)为单体合成的新型阻垢剂MA-AA-VA共聚物,是一种对BaSO4垢的优良阻垢剂,并确定了合成共聚物的最佳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单体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