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鉴于岩质边坡的支护设计理论尚不完善,对地质调查在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和支护设计中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先进行详尽的坡体地质调查,然后进行稳定性评价,最后进行支护设计的3个步骤。举实例进行了论证锚杆支护在岩质边坡加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济南银丰山庄居住小区内卧龙山高陡岩质边坡的加固防护,阐述了全粘接锚杆、预应力钢绞线、锚钉与钢筋混凝土面板相结合的支护计算分析过程,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大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对其下部建筑物和工业场地的安全至关重要,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数值模拟分析岩质边坡破坏机制是一条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可靠分析的有效方法。文章结合强度折减理论的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柏泉选厂西边坡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能够科学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及演变过程。该方法把锚杆等支挡结构的共同作用和地下水的影响统一考虑,从而可以验证边坡加固措施的合理性,与其他方法相比实用性更强。边坡稳定模拟分析所依据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来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数据真实可靠,分析结果切合实际。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直接指导边坡加固设计,根据边坡岩体应力情况调整锚杆规格和布局,从而使边坡加固措施更加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
高大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对其下部建筑物和工业场地的安全至关重要,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数值模拟分析岩质边坡破坏机制是一条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可靠分析的有效方法。文章结合强度折减理论的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柏泉选厂西边坡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能够科学分析边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及演变过程。该方法把锚杆等支挡结构的共同作用和地下水的影响统一考虑,从而可以验证边坡加固措施的合理性,与其他方法相比实用性更强。边坡稳定模拟分析所依据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来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数据真实可靠,分析结果切合实际。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直接指导边坡加固设计,根据边坡岩体应力情况调整锚杆规格和布局,从而使边坡加固措施更加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锚杆土钉墙复合支护的特点,针对边坡支护的机理,结合锚杆土钉复合支护软弱岩质边坡的工程实践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土体的空间支护作用,使边坡位移和变形及时得到约束限制,以期在同类工程中得到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长沙某高边坡支护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长沙某高边坡支护工程实例,详细研究边坡岩土条件及环境条件,充分挖掘岩土参数潜力:≯耋翌睾;方綦建藉蓑术、经济对比分析,优选锚杆网格梁法进行边坡加固支护。实践表明,锚杆网格梁法是一种加固高边坡性价比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边坡治理工程常用到喷锚支护形式。护坡面层采用素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耗用建材量大,不经济。公路边坡往往还需要环保观感要求,灰色的混凝土跟周围环境不协调。本文提出一种"锚杆加固+土工格栅护坡+客土喷播绿化"的新型生态边坡复合支护形式,并设计试验段进行研究。通过理正岩土软件计算,边坡稳定性、锚杆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试验段锚杆采用GFRP锚杆,面积100m2。施工完成后,对比传统土钉墙混凝土面层和格构梁锚杆护坡支护形式,该形式具有施工快捷、经济适用等优势,既可用于加固边坡又具备绿色环保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节理岩质边坡支护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岩质边坡,强度折减系数法在边坡开挖计算中便采用降低的岩体参数,初始地应力计算和边坡初始状态不同,计算过程与强度安全系数定义不一致。提出了改进的强度折减系数法,充分考虑了岩质边坡初始地应力的影响,所得到的安全系数更加符合实际,并以四川九架棚大桥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为例,采用改进的强度折减系数法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采用文中方法对九架棚大桥理县侧节理岩质边坡锚杆支护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锚杆支护后的节理边坡塑性区分布较小,安全系数为1.2,支护后的岩质边坡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9.
主动防护网在岩质边坡防护治理中应用越来越多,对于防治滚石效果显著。该文结合GPS2型主动防护网在岩质边坡治理的工程实例,介绍了主动防护网在岩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重点讨论钢绳锚杆孔深和孔径对主动防护网防护效果的影响,评价主动防护网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露天矿山进入深部开采以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要求,需要对边坡支护加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研究,从而为边坡加固工程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根据某矿山出入沟边坡发生变形破坏的实际情况,从地质条件、采场规划和安全系数等方面划定治理范围。选择典型性破坏边坡,提出挂网喷锚和锚杆框架梁2种支护方案,进行工程要求、加固效果、施工条件和工程造价综合比较,确定锚杆框架梁为最优边坡支护加固方案,可有效治理边坡,消除滑坡隐患。  相似文献   

11.
针对深井软岩巷道穿厚煤层碎裂顶板区围岩控制技术难题,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工程破坏特点,结合钻孔窥视分析结果,得出巷道围岩变形失稳原因为破碎岩体降低了内层锚网的支护性能,未能与围岩形成统一承载体,围岩松动圈扩大及变形不均匀致使U型棚支护性能降低,支护阻力不足,围岩扩容膨胀,发生破坏.提出通过超前预注浆和组合金属骨架实现破碎...  相似文献   

12.
魏垂胜 《中州煤炭》2018,(2):179-184
针对车集煤矿28采区三条下山巷道变形失修严重的现状,采用巷道失修共性特点查找、统计及原因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大埋深软岩高地应力岩巷支护技术的研究。为实现支护效果,采用了高强锚索+“四高”锚杆+柔性梯子梁+高应力巷道底板卸压+底板注浆锚索支护技术,同时在喷浆时喷浆料中掺入聚丙烯增强增韧纤维,施工过程中推广实施“先喷后锚”施工工艺。结果表明:该种巷道支护方式提高了支护强度及岩层自身的稳定性,聚丙烯增强增韧纤维有效地阻止喷层内部裂纹的产生和扩展,其韧性能适应软岩巷道大变形的特点,“先喷后锚”施工工艺的实施提高了巷道内在施工质量,对大埋深软岩高地应力岩巷支护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邵国飞 《山东煤炭科技》2022,(2):75-76,79,85
针对豹子矿大断面破碎围岩支护困难等问题,通过围岩支护技术对比,提出"注浆+锚索"联合支护技术,并进行现场工业性试验,通过顶、帮窥视和围岩变形观测,结果显示支护效果良好,为相似地质条件下破碎围岩支护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深部巷道锚网喷注协调支护时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洪涛  李家全 《煤炭学报》2015,40(10):2347-2354
针对深部巷道顶板变形量大,锚杆锚索易破断、失效,不断维修耗工耗时等问题,应用流变元件建立了顶板支护结构的本构模型,结合邢东矿-980水平巷道交叉点顶板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锚网喷-锚索-锚注支护体系在不同支护时期的变形规律与特点,得出了联合支护方案中各支护单元的合理支护时机。结果表明:合理选择补强与注浆施工时间,可有效提高围岩稳定性,支护单元的性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围岩收敛速度,试验条件下一次支护后10,17~25 d分别为补强支护与注浆加固的合理时间,支护后100 d内顶板下沉量平均减小了23%,注浆15 d进入缓慢收敛阶段,平均变形速率0.51 mm/d。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各类矿山巷道、隧道、基坑等地下工程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破坏后进行修复加固的情况,分析了工程破坏机理,提出了预锚后注支护技术。即在工程主体施工的同时,采用"中空注浆锚索+注浆锚杆+金属网+喷浆(混凝土)"支护;当围岩和支护结构产生变形破坏后,根据变形破坏情况,及时注浆加固。该项技术可避免锚索、锚杆支护的重复进行,技术经济效益良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锚杆失效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磊  杨威 《矿业工程》2007,5(6):28-30
锚杆支护现已发展成为矿井巷道的一种主要支护形式,在具有众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巷道失稳的重要原因就是锚杆的失效,其表现形式为杆体钢筋拉断、托板失效、粘结破坏及锚空失效等.因此分析锚杆失效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沙吉海煤矿弱胶结膨胀性软岩巷道开挖后出现冒顶、溃帮和底鼓等严重大变形现象,巷道难以维护的问题,采用X-ray衍射、SEM扫描、物理力学试验和吸水软化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弱胶结膨胀性软岩特性;结合现场实际对巷道变形破坏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围岩的胶结程度差、膨胀性强、支护强度低,在剧烈开挖扰动作用下传统锚杆索支护与围岩变形不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是弱胶结膨胀性软岩巷道破坏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采用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让压吸能、及时封闭、隔水加固的理念和以恒阻大变形为核心的让压吸能支护原理,提出恒阻大变形锚杆+钢筋网+混凝土喷层+恒阻大变形锚索+底角注浆锚管的支护方案,现场监测表明新支护较好地控制了弱胶结膨胀性围岩变形,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山西铝土矿矿体层状、似层状缓倾斜赋存,直接顶板以破碎粘土岩为主,脉内典型巷道的变形破坏特征以破碎铝土矿冒落带的顶板低强度粘土岩冒顶为主要特征。本文基于对铝土矿层状粘土岩类破碎顶板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FLAC3D模拟软件分析了原支护下的巷道变形破坏过程,得出了巷道变形力学机制;根据变形力学机制,制定了两种支护方案并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确定了典型巷道锚索+钢筋网+钢筋梯的支护方案(锚索长7m,三角形布置,网度2m×1.6m)。锚索深部端锚入老顶,施加预紧力使顶板表面敷设的钢筋梯、网片与锚索形成整体,联合发挥悬吊、预紧、防护的一体化支护能力。经过现场实施表明以锚索+钢筋网+钢筋梯为主体的耦合支护技术能够满足铝土矿粘土岩类巷道的支护要求。  相似文献   

19.
郝明月  张豪  高磊 《中州煤炭》2018,(6):218-222
主要对陈四楼煤矿北翼-640 m泵房、变电所及水仓岩巷掘进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制约岩巷快速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方案,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应用。采用巷道工程设计优化、大断面分层施工及大坡度上山施工法、“先喷后锚”和“锚杆+锚索”梯次耦合支护工艺等,有效配合“耙装机+胶带输送机+采区矸石仓+串车”联合出矸方式,可实现安全高效快速掘进的目的。通过对北翼-640 m泵房、变电所及水仓快速掘进技术的实践应用,为相同地质条件下岩巷快速掘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顶板组分测试、岩层稳定性力学分析、复合顶板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复合顶板煤巷的破坏机理进行系统研究,提出适合该类巷道的合理支护方式。研究结果表明:煤巷两顶角为剪切应力集中区,应及时加强支护,使顶板锚固层三铰拱有足够的法向锚固力,从而抑制岩层发生剪切滑移;顶板两顶角锚杆、锚索分别向两帮倾斜20°,可有效控制复合顶板煤巷的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