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廖辉荣  李国林 《电讯技术》2011,51(3):106-110
分析了引信对抗的发展形势及其面临的复杂战场电磁环境,论证了机栽平台面临特定战术情况下自卫电子战系统对威胁导弹的无线电引信信号进行侦察的必要性.根据效率评定准則和功率评定准则,建立了有侦察引导的对引信欺骗干扰的评估模型,通过仿真计算与无侦察引导的噪声干扰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具有侦察引导的欺骗式干扰比噪声压制干扰能更好...  相似文献   

2.
激光近炸引信对抗技术主要采用高重频激光有源干扰技术,由激光干扰机对来袭导弹发射高重频激光干扰脉冲,使激光干扰信号在远距离上提前进人激光近炸引信的接收视场,以压制真正的目标回波信号,形成有效的距离欺骗,引起导弹的早炸.还可采用激光无源干扰技术和强激光致盲干扰技术,或阻断激光近炸引信的光路传输,或形成空中假目标,或将激光近炸引信的光电探测器致盲。  相似文献   

3.
对反辐射武器的对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防空雷达的生存能力,开展对反辐射武器对抗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辐射导弹对抗系统的研究,应根据反辐射导弹的特征和存在的缺陷,从反电子侦察、告警和干扰三个方面进行。本文综述了对反辐射武器对抗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杨彦杰  白玉栋 《红外》2013,34(9):40-43
施放烟幕是对抗激光制导导弹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模拟烟幕对抗激光制导导弹的过程,本文分别建立了舰船、烟幕和导弹运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干扰效果的评估准则。通过编程对烟幕对抗过程进行了仿真,并评估了在不同对抗环境下舰船的转角、航速及风速对烟幕干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我国防空雷达的生存能力和我军的电子进攻能力,研究反辐射导弹对抗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反辐射导弹对抗技术包括反电子侦察、反辐射导弹告警和反辐射导弹干扰三个方面,本文对此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无线电引信是目前多数弹道导弹所采用的主引信。它能否可靠、准确地引爆战斗部,直接关系到导弹的作战效果。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无线电相信抗干扰技术,探讨了它们在对抗一些常见干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牛得清  伍友利  徐洋  许瑞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0,49(2):0204003-0204003
为了测定红外空空导弹自身抗干扰性能,需要对红外对抗环境进行定量评估。但是目前多数模型都是从终端脱靶量分析导弹抗干扰性能,无法反映导弹在被干扰过程中各模块的响应情况。为此,基于干扰过程中导弹导引头系统和制导控制系统角度提出了红外对抗环境量化建模方法。首先从场景构成和物理特性方面构建了红外对抗要素模型;其次,分析了对抗要素对导引头图像识别及制导控制系统的干扰影响,抽象出相似度、遮蔽度、干扰时机、目标机动以及进入角影响度指标;最后,运用并联关系模型、几何均值合成模型及加权求和模型综合上述指标,建立了总体环境复杂度量化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典型对抗场景下,该模型预测导弹命中率的误差在±6%区间的概率为95%。  相似文献   

8.
激光作为一种主动式对抗技术,将会在光电对抗中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它可干扰、致盲甚至破坏敌方侦察、制导、火控、导航及C3I系统中的光电设备,并可损伤、致盲人眼,因此激光武器是现代海战中重要的光电对抗武器。本文将对激光有源干扰技术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9.
张晓明 《电光系统》2006,(1):19-21,24
侦察与干扰是雷达对抗的重要内容,与反侦察和抗干扰形成了对抗和反对抗的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本文通过对雷达侦察、干扰以及反侦察、抗干扰技术的论述,从矛盾双方的多方面介绍了雷达反侦察、抗干扰的技术特点和实现途径,并对未来雷达对抗与反对抗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时差无源定位电子侦察卫星具有定位精度高、覆盖区域大、重访周期短、侦察信息量大等优势,在战时对雷达的威胁程度较其他体制电子侦察卫星高,而雷达针对电子侦察卫星的对抗方式主要停留在无源对抗方式上,具有很大局限性.本文通过研究时差定位电子侦察卫星可采用的经典互相关时差估计算法,分析讨论了有源干扰对单星和双星实施干扰的两种情...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突袭飞机在机载电子对抗支援下突破敌方导弹防御体系的生存能力,计算了机载电子对抗在突袭战中的有效率。重点研究了单架飞机在突破导弹阵地时敌方远程警戒雷达、目标指示雷达的发现概率、导弹直接命中毁伤概率以及飞机的突防概率,计算出机载电子对抗的有效率。计算结果表明,突袭飞机在机载电子对抗的支援下其生存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齐跃  张磊 《舰船电子对抗》2021,44(1):1-7,26
以美军航母编队防空反导对抗为出发点,阐述了美国舰载电子战系统、舷外电子战设备的发展现状和方向,分析了编队防空反导策略及电子战力量在反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同时针对美军航母编队防空反导力量发展情况分析了反舰导弹突防策略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半实物电子战仿真系统中,要求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完成多种雷达体制的模拟,传统的基于任务、面向硬件的实现方法不能满足多种雷达工作方式的要求。随着数字化技术和软硬件的不断发展,雷达软件化设计成为雷达信号处理的发展方向。本系统采用雷达软件化的设计方法,从硬件平台和软件结构介绍了系统的实现。该系统可在不同的雷达工作模式间进行切换,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宽带数字信号处理是电子战研究的主题之一。相对于窄带而言,宽带会导致数字动态、灵敏度、多信号处理等变差。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介绍了宽带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宽带采集、阵列处理、数字信道化以及数字储频干扰等技术,分析了宽带对这些技术的影响,探讨了宽带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子战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为研究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网络雷达作为雷达与电子战一体化的新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可实现雷达与电子战的技术一体、功能一体和资源共享。从网络雷达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出发,从工作模式、频域、空域、信号处理方式以及数据融合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网络雷达良好的抗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16.
舷外有源诱饵干扰作战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电子战争中,舷外有源诱饵干扰是对抗弹载雷达的有效手段之一。首先介绍了舷外有源诱饵的干扰原理,为了证明舷外有源诱饵的有效性,采用主/被动复合制导的反舰导弹进行对抗实验。实验中为了仿真反舰导弹从搜寻目标到跟踪、击中目标这一全过程,建立了作战环境模型和弹载雷达信号处理模型,将仿真结果输入仿真评估模型对反舰导弹在整个对抗过程中的性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在弹载雷达采用主/被动复合制导的情况下,舷外有源诱饵依然能很好地对反舰导弹导引头进行欺骗。  相似文献   

17.
一种电子引信抗电磁干扰封装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日趋恶化的电磁环境,迫切要求提高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各种电子引信的抗电磁干扰能力。文章以地雷电子引信为例,分析了电子引信技术的发展,工作原理及其抗电磁干扰技术,进行了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的设计和研究。采用自制的模拟电子引信,研究了在强微波辐射场中的电子引信的保护和失效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强的电磁辐射可以使电路失效,新型抗电磁干扰材料对电磁波表现出良好的屏蔽效果,提高了电子引信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超低空雷达引信信号检测方法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超低空导弹在海杂波背景下工作,其引信的信号检测易受干扰,而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效果不佳。利用小波变换有多分辨分析的特性,可以有效滤除杂波带来的噪声,然后根据回波信号频率,辨别真假目标。仿真基于雷达引信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对原始信号进行四阶小波分解的方法能够有效滤除大部分噪声信号,从而提高了超低空导弹引信抗海杂波干扰能力和导弹毁伤概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雷达信号侦收问题,分析了认知电子战的概念与特点,从认知侦察的角度探讨了几种信号自主处理结构。在电磁环境态势感知方面探讨了基于动态频谱以及信号流密度的资源调度结构;在信号检测方面分析了基于接收信号质量的并行算法处理结构;在脉内分析方面,提出了基于成分探测法的调制类型自主识别结构;在参数估计方面,提出了基于参数估计可靠性评估的反馈式自主分析结构;在知识库更新方面,分析了基于辐射源威胁等级的信号处理结构。为认知电子战中新型雷达侦察接收机的设计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20.
周涛  李涛  谢爱平  何梓昂  徐嘉鑫  李睿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7):20211049-1-20211049-9
电子战是夺取信息化战争的关键力量之一,而微波光子技术由于其宽带性、高速性、并行性、小巧性等特征与电子战能力提升的需求高度匹配,已经成功应用于信号产生、传输及处理等环节中。首先从电子战系统的作战要求和能力特征出发,分析了影响电子战效能的核心要素;进而探讨了微波光子的特点及其提升电子战能力的原因,并以光学波束形成为典型应用,分析了微波光子给电子战系统带来的能力提升优势;最后,面向电子战向电磁频谱战转型的发展需求,对微波光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