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印度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研制工作正处于方案论证阶段,已经完成了技术验证机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研究。该验证机计划于两年后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2.
简讯     
<正>印度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验证机将在2013年下半年首飞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最新公布的《2012-2013年度报告》透露,ISRO将于2013年下半年进行带翼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验证机(RLV-TD)的首次试飞。该试验原计划于2010年进行。《2012-2013年度报告》称,ISRO将利用RLV-TD开展一系列试验,为印度研制两级入轨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作准备。验证机作为一个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高级官员表示,印度正在研究重复使用技术,计划在2015年3月对带翼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验证机(RLV-TD)开展飞行试验。目前,ISRO正在进行RLV-TD的集成工作。RLV-TD包括一系列技术验证任务,将作为完全可重复使用两级入轨飞行器计划的第1步。目前,ISRO为RLV-TD  相似文献   

4.
第二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及其再入制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是未来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各大国正围绕其关键技术开展积极的研究。第2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再入制导技术的自主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各国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发展概况,给出了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的特点。重点综述了针对第2代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开发的各种新型再入制导方法,并讨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制导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验证机(RLV-TD)带翼设计方案已经获得国家评审委员会的批准,意味着印度向拥有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ISRO在其最近发布的年度报告中指出,RLV-TD的方  相似文献   

6.
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在重复使用和使用维护方面具有优良的性能,成本更低。世界各国正在加速开展相关研究及工程研制,典型代表包括火神运载火箭、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等。对基于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复使用运载器的技术特点、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后续重点研究内容,包括重复使用总体设计与评估技术、上升再入返回着陆一体化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大尺寸轻质结构与制造技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技术、健康管理预测与重复使用运行维护技术、重复使用热防护技术等,为后续开展液氧甲烷重复使用运载器工程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ESA(欧洲航天局)根据1990年后可能的任务和有效载荷要求,确定了在AR-4(阿里安4)之后的欧洲一些未来运载器选择方案。这些方案是:(1)与AR-4部件组合的运载器,(2)一次性使用的AR-5运载器,(3)具有可重复使用第二级的AR,(4)新型一次性使用的低温运载器,(5)可完全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每种运载器的低地球轨道有效载荷质量都在10至16Mg之间。对于最重要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这类任务(2.5至4.5Mg)来说,已分别对其发送和入轨系统作了分析,包括费用和费效分析。在经济性和方案方面同美国和其他国家九十年代的发射系统作了分析对比,其结论是,只有可完全重复使用的运载器才能满足一切任务和有效载荷的要求;并且,只有这样的运载器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发射费用。对欧洲的运载器技术概况和未来航天运输领域的活动计划作了结论性研究。作为本研究的一部分,还建立了运载器的研究、制造和使用费用模型。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先进火箭推进运载器的可能发展趋势,这些先进的运载器可能成为最终取代航天飞机的候选者。虽然这种运载器最早在2002年才有希望实现,但由于研制一种新的运载器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它的技术设计工作已开始。本文还讨论了第二代航天飞机在运载器体系结构中的作用,它可能在2000年后实现,暂定名为小型的载人运载器,作为对大型的不载人货物运载器的补充。虽然可完全重复使用的两级构形最适宜于近期的技术状况,但单级入轨的可完全重复使用的构形更适宜于今后的先进技术状况。利用在90年代中期就可达到的这些先进技术,这种运载器能把重量等于它们本身干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比目前的运载器的运载能力提高9倍)。运载器费用的大幅度减少(因此发射每磅有效载荷的费用也将减少)主要取决于对地面操作作根本性的改进,其次才是总起飞重量的减少或运载器类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7月16日,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亚轨道重复使用演示验证项目运载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起飞,按照设定程序完成飞行后,平稳水平着陆于阿拉善右旗机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属于重复使用航天运输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项目,首次飞行旨在验证升力式地面自主垂直起飞、再入返回、水平着陆等全剖面关键技术,探索重复使用检测维护流程,初步建立重复使用评估准则和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空中客车Ⅱ型初期方案研究结果。空中客车Ⅱ型是小型、飞机式、两级完全重复使用运载器。它的设计思想和20年前研究的欧洲宇航运输机方案极相似,但是利用阿里安、协和号飞机和航天飞机的研制成果,本文研究已得出如下初步结论:1)空中客车Ⅱ型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销路广的运载器,它的设计原则是研制时间短,研制成本低,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重复使用的运载器、从而极大地降低空间运输成本并有可能使欧空局和美国航宇局计划的空间站实现一般商业应用。2)空中客车Ⅱ型是利用当代技术的方案。它能采用现有发动机,不涉及困难的设计问题。当代技术水平能满足它的设计思想要求。3)空中客车Ⅱ型每次飞行费用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1/1000,这是完全重复使用航空班机操作方式的优点。4)空用客车Ⅱ型将能与一次使用性运载器相竞争。当它的研制还处于样机阶段,就可用于营业。5)空中客车各级的研制费用和先进验证飞机的费用相当,大约为几亿英镑,仅英国政府就能负担起它的研制费用。6)研制空中客车Ⅱ型还有重大的政治目的,它将能为英国在今后六年中用世界上最先进运载器把两名宇航员送入轨道。它的研制费用和法国使神号航天飞机相当,但每次飞行费用只相当于使神号的1/250,这是因为使神号航天飞机是用一次性使用运载器送入轨道的。和法国合作研制空用客车Ⅱ型也许是很吸引人的。看来进一步研究空中客车Ⅱ型是很值得的。  相似文献   

11.
欧洲过渡性实验飞行器(IXV)是在欧洲未来运载器准备计划(FLPP)下研发的技术验证机,主要用于演示并验证升力体飞行器的高超声速、无动力再入机动飞行。该试验机用于检验飞行器的分系统和系统,以及提供基本的高超声速气动热力学数据来验证设计飞行器所用的工具和数据库。目前,IXV的设计工作进展顺利,已经完成了系统级与分系统级层面上的初步设计评审,进入全面的研制阶段。介绍了IXV项目的背景、目标、任务要求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2.
正"鲉鱼"级是法国DCNS集团和西班牙纳凡蒂亚公司联合研制的外销型AIP潜艇,目前已经出口到智利、马来西亚、印度和巴西。该级潜艇所采用的SM-39"飞鱼"潜舰导弹采用"干式有动力发射"方式,即导弹装在一个潜航运载器内,从鱼雷管水平发射出去,距离潜艇大约10米后,运载器尾部的火箭发动机点火,将运载器加速到2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动力学建模技术的研究,提出以再入飞行器导航常用的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为参考,在北天东坐标系建立飞行器再入质心动力学方程和描述飞行姿态的建模方法,建立可兼顾再入返回和高精度着陆需求的通用刚体动力学模型;借鉴运载火箭与导弹等弹性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的应用经验,提出混合坐标法,首先用准坐标系描述飞行器等效刚体的刚性平动和转动,然后用有限元理论描述弹性飞行器相对于等效刚体的复杂弹性振动,最后利用弹性变形引起的附加攻角和侧滑角产生的附加力和力矩体现刚体和弹性振动耦合的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建模方法,并基于再入通用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适用于面对称重复使用运载器的再入刚弹耦合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建立的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动力学模型充分考虑了地球椭球体和自转的影响,模型物理意义明确,工程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宇航运输机逐步研制程序以便说明它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研究介绍一些情况。研制程序中的第一步是研制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研究飞机,其研制费用为0.5亿英镑。而最终研制的是单级入轨宇航运输机,它具有飞机那样的使用成本和工作性能。它可以在下个世纪初提供日常空间运输服务和亚轨道远程运输服务。此研制程序中中间一步是研制一种完全重复使用两级结构目标运载器,其设计要满足向空中旅馆运送观光者的要求,它也可以用来运送空间加工好的产品,执行军事任务以及为空间站和空间平台提供后勤保证。这种运载器所需的技术非常现实,以便详细设计和成本研究现在就可开始。对空间运输需求量加以评估后指出,目标运载器能提供足够空间运输能力以致每年入轨载荷重量增加到1000倍,这将使空间勘测发生惊人突变。研制不十分先进的运载器也是非常有用的而且研制成本低。因此,有充分理由认为可马上开始研制。  相似文献   

15.
应用CFD方法研究了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上升段和轨道器再入段的气动性能.结果表明:轨道器升阻性能、纵向静稳定性能、横向静稳定性能及亚、跨声速段航向静稳定性能均满足气动总体设计基本要求,其它性能有待改进;运载器上升段气动性能与一般运载火箭类似,只是升阻比偏高,使用摆动喷管后可以保证纵向和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武器级核材料生产,核试验水平,武器化工程和运载系统等方面分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核武器系统的水平和能力。印度已具备设计和制造从小当量的战术核武器到大当量核武器的能力,也具备了设计和制造氢弹的科技能力;印度武器级裂变材料主要是钚,现在贮量足以制造70-100枚核武器,也能生产少量的氚;印度已具备飞机运载和投掷核武器的能力,但目前尚未将核弹头装备到弹道导弹上,虽然已研制和正在研制的导弹具有运载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制导方法的精度和鲁棒性,研究了一种再入在线制导方法。该制导方法在每个制导周期内通过数值方法实时在线预测终端距离误差,迭代得到倾侧角控制量的增量,与预先设计的标准控制量叠加后形成控制指令,用于实际再入过程的制导。仿真结果表明,该制导方法对于初始状态误差和各种参数摄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具有较高的精度,便于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8.
法国的戴姆勒克里斯勒航空航天公司(Dasa)计划研制一种不载人的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该火箭定名为Hopper,计划于2012年开始以比新一代一次性使用火箭低的成本发射有效载荷。Hopper火箭由两级组成,第1级为重复使用火箭,第2级为一次性使用火箭。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为7.1t,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5.4t。Dasa的目标是把发射每公斤有效载荷的成本降低到6000美元。Dasa其所以对低成本火箭产生兴趣是因为它越来越多地参与了卫星通信和导航计划,他们对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应用前景(包括未来的航…  相似文献   

19.
自1951年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大型载货运载器。对今后几十年的空间市场预计看出,很可能需要载货运载器来满足下世纪初空间市场需求。采用现有技术的完全重复使用弹道式多级运载器方案能使近地轨道单位运输费用减到最小。每年至少要作十次发射的空间市场才会有足够的条件分期偿还载货运载器的研制费用。决定运载器的成本效用(单位运输费用)是市场大小而不是运载器的尺寸。从市场要求与发射频率的关系来看,地球同步轨道和月球轨道100吨运载能力似乎合乎需要的,按适度市场预计近地轨道单位运输费用为300美元/公斤。但是在21世纪前50年不可能使近地轨道单位运输费用降到50美元/公斤。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末,空军航空兵某师一架轰炸机携带我国新一代跨大气层飞行器验证机的照片首次现身互联网,引发国内外热评。虽然我们无法辨别该照片的真伪,但中华民族的确需要早日拥有世界一流的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系统。本文将介绍跨大气层飞行器的一些知识和在该领域世界第一的美国的一些相关项目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