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并讨论了 1 999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NIM)和日本计量研究所 (NRLM) ,在NRLM用光电高温计在高温黑体炉上进行的高温温标的国际比对。比对结果 ,显示两国温标的一致性 ,从 1 0 0 0℃~ 2 2 0 0℃优于± 1℃。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阿佛加德罗常数 ,意大利计量院 (IMGC)和日本国家计量研究院 (NRLM)分别建立各自的单晶硅球固体密度基准。本文介绍了两个硅球首次比对的结果 :NRLM以绝对法测量出IMGC硅球的质量和体积 ;IMGC采用液体静力法 ,通过比较两个硅球 ,测定NRLM硅球的密度。并且 ,双方还分别对IMGC硅球的直径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 :密度不确定度 <0 .16× 10 -6,质量不确定度 <0 .1× 10 -6,体积不确定度 <0 .0 6× 10 -6,直径不确定度 <0 .0 4× 10 -6。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阿佛加德罗常数,意大利计量院(IMGC)和日本国家计量研究院(NRLM)分别建立各自的单晶硅球固体密度基准.本文介绍了两个硅球首次比对的结果NRLM以绝对法测量出IMGC硅球的质量和体积;IMGC采用液体静力法,通过比较两个硅球,测定NRLM硅球的密度.并且,双方还分别对IMGC硅球的直径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很好密度不确定度<0.16×10-6,质量不确定度<0.1×10-6,体积不确定度<0.06×10-6,直径不确定度<0.04×10-6.  相似文献   

4.
孙桥  杜磊  白杰  曹进  王丽芳  苏阳 《计量学报》2020,41(11):1386-1390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主导实验室的全国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比对于2018年完成。作为机动车测速计量领域的首个固定地点的现场比对,参比实验室29家,其中27家为已建标的省级计量技术机构,全部比对结果为满意。介绍了比对的基本情况、技术方案,研究了比对方法和不确定度来源,提出了测速计量现场比对的特殊性,分析了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5.
7月7日至17日,由国际计量局(BIPM)组织,在该局对长度和激光部主任沙蒂尔先生主持下,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进行了长度单位“米”的多边国际比对。比对结果表明,我国研制的碘稳频氦氖激光器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参加比对的有国际计量局、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院(KRISS)、日本计量研究所(NRLM)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6套稳频激光器。长度单位“米”是国际单位制(SI)的基本单位之一,许多物理量的计量单位都与“米”有关。自100多年前国际上决定采用米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米”的定义经过了数次变迁。从1983年开…  相似文献   

6.
贾多  潘炳全 《工业计量》2024,(1):81-84+88
用于贸易结算的电流互感器是强检计量器具。为保证互感器检定工作有序进行,标准器量值准确统一,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织了区内的电流互感器量值比对。参加的实验室19家,均为已建标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比对分为两组,采取环式比对方式。参考值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值法确定,各参比实验室归一化偏差小于1,比对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复现银凝固点以上国际温标(ITS-90)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复现我国银凝固点以上国际温标(ITS-90)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温标不确定度评定以及参加国际关键比对的初步结果.我国961.78℃~2200℃温度基准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10~0.65℃(置信水平p=0.99).1998年参加国际计量局温度关键比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正JJG229-2010《工业铂铜热电阻检定规程》相比于1998版修改内容变化较大,新规程扩充了工业热电阻的等级、变更了电测仪表等配套设备的要求,所以我省在规程修改后组织了全省计量比对工作。一、比对方法及过程1.比对样品选择选取2支四线制工业铂电阻,其中2支备用样品。2.比对依据JJG229-2010。3.测量点的选择选择0℃、100℃和300℃作为比对点。4.评估方式采用JJF1117-2010《计量比  相似文献   

9.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持续对高温基准装置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升了光电高温计信噪比、非线性和辐射源尺寸效应等关键性能,并完善了光电高温计性能参数测量平台。与之前高温温标通过钨带灯传递不同,以“参考固定点—光电高温计”方式进行了银点以上高温温标的复现和传递,该方式可以避免光电高温计长期稳定性的影响,并将高温温度上限从2 200 ℃延伸至2 474 ℃,实验分析得到961.78~2 474 ℃的温标扩展不确定度(k=2)为0.08~0.62 ℃。2009年中英西三国温标复现比对结果验证了三国国际温标的一致性,并支持了上述不确定度评定。新传递方法可为精密光电高温计提供最高水平校准,并可扩展应用于900 nm等红外高温计校准。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组成联合主导实验室,在充分调研和实验的基础上,起草制定了精密露点仪全国量值比对方案并予以实施。比对依据为JJF 1117—2010计量比对和JJG 499—2004精密露点仪检定规程。比对方案中选择目前最常用的露点范围进行比对,即(-10~20)℃DP。比对试验分两组,采用花瓣式传递方式。比对结果真实反映了我国湿度量值传递的实际情况,对于指导和改进精密露点仪检定工作、确保湿度量值的准确、一致、可靠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0℃~419.527℃标准铂电阻温度计大区比对的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司下达了大区级计量技术机构间标准铂电阻温度计的比对任务。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为主导实验室制定并完成了此次大区比对的工作细则和最终的数据处理和评估。共有7个大区级计量技术机构的温度实验室参加了比对工作。通过对已公布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述,使大家了解国际ITS-90温标在中国的实施现状,指导今后进一步提高ITS-90复现和维护水平,从而确保各大区级计量技术机构温度实验室在0℃~419.527℃范围内温度量值的准确传递和可靠的量值溯源。  相似文献   

12.
计量比对是监控计量数据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量数据的准确性是企业生产经营核算的基础,计量比对是监控计量数据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计量比对实例,说明计量比对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开展计量比对应具备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局文 《中国计量》2022,(2):22-22
本刊讯为更好发挥计量比对在保障量值准确一致、支撑计量事中事后监管和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实施了一批国家计量比对,转速测量仪量值比对等10项国家计量比对已完成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计量标准运行情况.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验证计量技术机构的最佳测量能力,客观、公正、科学地反映计量技术机构的综合技术水平,计量行政管理部门越来越多地运用量值比对来对有效期内的计量标准进行监督管理.量值比对工作一般包括比对设计、比对试验与比对结果报告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移液器作为活塞式计量器具,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化学、制药、生物和遗传学等领域,随着全球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为验证各国对移液器的校准能力,启动了第一次移液装置的国际关键比对,比对编号为BIPM/CIPMCCM.FF-K4.2.2011.葡萄牙质量协会(IPQ)下属的容量实验室作为主导实验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和墨西哥国家计量中心(CENAM)作为副主导实验室参加了本次比对.通过本次关键比对验证了所有参加比对实验室所提交的100μL移液器的校准结果和不确定度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次比对时间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计量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印发实施。《指导意见》强调,计量比对是保障量值准确一致、支撑计量事中事后监管和提升计量技术机构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计量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指导意见》指出,要激发计量比对工作活力,规范计量比对项目组织实施,强化计量比对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度以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为组织单位,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为主导实验室,组织全国各大区和部分部委实验室之间首次进行了角度计量标准-多齿分度台的比对工作.本次比对样品的参考值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参加本次比对的实验室共有8家.通过对多齿分度台检定结果的比对分析,反映出各参比实验室在角度测试方面的综合能力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60Co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基准是医用加速器光子水吸收剂量的重要溯源基准之一.近三年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先后就60Co 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参加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国际比对,以及国际计量局(BIPM)组织的新一轮的关键比对,最新的关键比对数据库(KCDB)结果表明,NIM的比对结果与国际计量研究机构及地区基准实验室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简要地介绍了国际计量局(BIPM)组织国际关键比对与"国家计量标准和国家计量院签发的校准证书的相互承认"协议(iRA)的相互关系,给出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参加BIPM组织的正多面棱体CCL-KS关键比对的测量方法、不确定度参量及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20.
叙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复现我国银凝固点以上国际温标 (ITS 90 )的原理、方法、仪器设备、实验结果、温标不确定度评定以及参加国际关键比对的初步结果。我国 961 78℃~ 2 2 0 0℃温度基准的扩展不确定度为 0 1 0~0 65℃ (置信水平p =0 99)。 1 998年参加国际计量局温度关键比对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