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线束预装配是线束生产的重要环节,论文通过总结线束工艺设计中的工程 语义约束信息,建立装配关联图模型,提出了一种线束预装配自动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主 件选择、最大子装配体提取、工程语义约束检测来实现对预装配序列自动规划,而无需与用 户进行交互。最后的实例表明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能较好的解决大线束图纸中装配序列规 划问题。  相似文献   

2.
快速、准确的从复杂的线束图纸中识别出各道工序以及其相互间约束关系 是制定工艺路线的基础。本文依据汽车线束相关领域知识并结合线束构件的工艺特性,建立 了线束工艺图模型,研究如何自动识别线束工序的算法,最后引入约束矩阵描述各道工序间 的相互关系,为线束工艺规划和生产调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试线束的安全性能,为使用线束的企业提供线束进厂的检验手段.针对线束测试问题的实际需求,在研究现有的线束测试仪的功能和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使用LPC2146微控制器和PC机协同工作的汽车线束检测仪.在该系统中,下位机部分可单独检测运行,也可和上位机一起联合检测;上位机采用VC++编程实现实时数据的接收、显示、分析,存储及生成检测报告等,达到了对线束进行质量检测的目的,保证了其安全可靠性.该线束检测仪已投入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线束连接图是线束图纸中去除接插件、由线段组成的表示接插件连接关系的连通无环图,线束连接图决定了线束图纸布局的骨架,是线束图纸布局的主要内容。该文将无向图布局理论中的力导向不算模型和算法引入到汽车线束连接图的布局中,实现了连接图主干的自动搜索和线束分支的约束对称布局,进而完成了汽车线束连接图的自动布局,为汽车线束图纸的自动布局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5.
汽车线束端子压接质量的检测是保证汽车安全性、可靠性,提高汽车整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传统压接端子质量检测主要依靠检测人员目测判断,不仅精准度低而且检测质量和分析工作非常耗时费力,提出基于偏微分方程的线束端子断面测量系统的设计,采用Mumford-Shah模型的简化C-V模型,通过梯度下降法极小化能量函数来控制曲线进而实现线束端子断面轮廓的自动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的开发设计实现了显微图像分析的线束端子压接参数的测量和质量分析报表的定制输出,不仅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面向AutoCAD图纸管理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基于Web、面向图纸的小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组织和实现技术等。该系统以产品结构树为核心,实现了AutoCAD图纸信息的自动采集与产品数据库数据的同步管理功能。设计人员可对设计图纸、零部件数据实现网上共享。  相似文献   

7.
线束由一组线束段按树状结构连接而成,是飞机汽车等产品中连接各电气设备的接线部件。为提高安装效率,复杂线束需要在线束工装板图上进行预安装,即根据角度、距离、交叉、边界等工艺约束在工装板上摆放线束,是一个多约束下的线束布局问题。通过借鉴图布局算法,将线束布局转换为优化问题,并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SGD每次随机挑选一对线束段进行优化,逐步迭代收敛。因为线束段是长度不变的刚体,所以移动一根线束段时会带动相连的其他线束段,进而导致SGD迭代过程出现震荡,难以收敛。通过提出双向传递的线束段移动算法,在保证线束段能移动到目标位置的同时尽量少相连线束段的变动。使用合成线束案例和某真实飞机线束案例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各工艺约束能均能得到满足,符合线束预装配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辅助绘图初始环境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产品设计方法。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出现以前,产品设计工程师必须手工绘制大量的图纸,其劳动强度高,枯燥乏味,设计时间长,容易出错,产品更新换代比较慢。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出现,使绘制机械零部件图变得十分简单,把设计人员从图板上解放了出来,工程技术人员可以专心于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加工工艺的改善。 工程技术人员手工绘制机械零件图时面对的是图纸,为了绘制微小的零件,必须将零件尺寸放大后再在图纸上绘制,在图纸上箭头、尺寸界限、文本数字等必须按机械制图规范进行确定,即在图纸上文本…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对柴油机线束的组成与特点的分析,阐述了线束设计的重要性。利用Pro/ENGINEER Cabling模块的三维布线技术,在柴油机整机三维模型上进行线束布置,并结合对接插件与整机电气特性的分析,辅助实机布置、走向的验证与再优化,构建了合理的三维线束模型。结果表明,采用Pro/ENGINEER Cabling对于提高柴油机线束的设计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三维构建的线束在进行生产制造时,需要将三维数字化的线束模型转换成钉板图。钉板图是由一系列的插件型号与线束的长度及路径组成的制造加工图,实现了三维与二维的无缝连接,而且一一对应。采用Pro/ENGINEER Harness进行线束设计然后制造加工,有效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避免了反复更改设计,也为线束设计创新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子设备小型化的发展,连接器、线束等配套器件也朝小型化方向发展。对其线束的检测也显得更加棘手,但线束的智能检测已成为必然。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智能线束检测仪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射频负离子源中性束注入实验过程中会产生百兆量级的实验信号、日志文件等数据。为了解决系统目前存在的实验数据存储效率低、不支持实时绘制等问题,并解决将来3 600 s长脉冲实验数据的绘制问题,设计开发了中性束注入实验数据绘制分析系统。新系统采用国际聚变领域通用的MDSplus数据库,以数据分段管理实现数据存储模块设计,以Winform框架实现数据绘制模块界面设计,配合套接字、多线程等技术实现多种绘制功能。经大量测试,MDSplus数据文件的压缩率能够达到16%。绘制软件在实验平台上运行稳定、功能全面,实时绘制、重采样绘制和对比绘制等功能平均所需时间均在1 000 ms以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大量实验数据的实时绘制和分析,且适用于大部分需对大量浮点数据进行分析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图纸与化工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系统总体结构、功能设计、模块划分、关键实现技术以及系统的安全性等方面介绍了AutoCad图纸与化工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技术,该系统采用OLE嵌入技术,实现了BLOB变量在数据库存取、网络传输以及在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的图纸无级缩放,彻底解决了图纸的图形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数据信息的无缝链接。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技术的矿井供电设计与计算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基于GIS技术的矿井供电设计与计算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系统利用UML建模,GIS空间数据结构,使用VC开发,ACCESS数据库。把CAD与矿井供电结合,增加了电网参数计算功能,使本系统较好的解决传统的手工绘制供电图纸与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无纸化生产模式的普及,大量工程图和BOM 数据的管理成了一个重 要的研究领域。论文介绍一种基于设计环境的图纸BOM 管理系统,该系统以整个产品或者 是整个部件的图纸为划分,基于数据库技术,直接集成于CAD 环境中,免去了PDM、PLM 等管理软件繁琐的流程管理,更接近设计人员的使用习惯,系统以工程图纸为数据基础,可 以生成多种格式的BOM 报表,通过在企业的实际应用中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和高效。  相似文献   

16.
针对线束插植作业过程中多线束可编程插植和插植力控制问题,研究一种基于串联弹性执行器(Series Elastic Actuator 简称SEA)的自动化线束插植的三轴机械臂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多线束插植过程的工艺流程要求;其次,给出了线束插植机械臂的设计方案;然后,研制了线束插植运动控制器,包括坐标系示教、多线束自动插植编程、插植力控制功能模块;最后,利用研制的线束插植控制器进行了手动和自动插植力控制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图示法,说明了二射影对应线束形成抛物线时,线束中的特殊线影响 了抛物线的形状。如果任意五边形的顶点在一条抛物线上,由相似五边形的顶点确定的另一 条抛物线与其“相似”。我们可以用一系列平行的截平面来表示椭圆抛物面,这些平行的截 平面上抛物线相似,称为相似断层表示法。这种表示法为我们实现用计算机绘制三维椭圆抛 物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线束测试仪的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款能够进行实时检测的线束测试仪,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硬件电路,并对软件部分中的实时检测算法进行了重点阐述。另外,系统还具有自学习和探针检测等高级功能,使测试仪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E—CAD,一个模拟钢笔画绘制生成建筑场景以及设计图纸的CAD系统,以及系统中实现的一种参数化过程纹理描述语言。从系统的角度具体阐释了为了支持NPR绘制,系统在内核的选择、开发、实体造型、系统框架、渲染体系结构、控制流程和显示模块方面相应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一、线束成形一台电子设备,往往有许多联线,它们担负着内部电路元件之间、元件与外部之间的各种连接。由于导线很多,为了提高制作质量使整机布线美观,又便于安装、查线,布线工艺是必须讲究的。导线成形是整机布线工艺的重要一环。在导线成形之前,要根据机壳内部元器件在整机所处的位置,绘制布线图(俗称“线扎”图或“线把”图),这是布线总的设想。有了“线扎”图,导线成形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图1为某电子制作的“线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