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深圳市观澜河清湖段生态治理工程为背景,进行城市河流综合整治污水处理研究。通过对观澜河清湖段防洪、水质、生态景观等现状的分析,运用"截流治污、引水补源、污水深度处理、绿化造景、重建生态"的生态治理理念,采用包括水质改善工程(截污)、人工湿地污水深度处理和生态景观措施的综合治理方法,对观澜河清湖段进行综合整治。实践证明,观澜河清湖段治理工程中所采用的治理理念与治理方法,能够使该河段水质得到根本改善,实现了较好的生态景观效果,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治理成效,给同类工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清丰山溪在丰城市境内的水体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与研究。随着河长制的推行,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清丰山溪水质明显好转。清丰山溪芗水断面(入丰城断面)以Ⅲ类为主,朱罗村断面(出丰城断面)以Ⅱ类为主。通过对清丰山溪水质进行监测评价,分析影响水质的原因,提出污染防治对策,为清丰山溪水污染治理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龙海市水环境的现状特征分析,揭示了水葫芦泛滥是龙海市境内水质污染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水葫芦整治的对策措施,强调水利部门应加强综合治理功能,加大投入,注重长效整治。强化源头治理,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开展河道清水工程建设,积极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作,改善水质污染状况。 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2005-2014年南平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建溪主要监测站点水质资料,选取建溪流域水质特性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项目,即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分析建溪水质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开发和保护建溪水环境提供决策和整治依据。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建溪流域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浓度呈上升趋势,水质呈有机化污染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新洲河综合整治工程为背景对河道生态化整治进行研究。对新洲河防洪工程、水质、河道景观等基本现状进行评价,提出了以生态治理为指导思想的河道综合治理思路,并具体介绍了防洪、护岸改造、污染治理、再生水回用、景观绿化综合治理措施。对新洲河河道进行生态化综合治理,使新洲河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既满足了防洪的要求又实现了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无锡灵山五期工程地区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主要包含3个方面:河网淤积严重,生活污水排放和水质恶化。为了改善水质,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需从建设完善水环境基础设施,合理布置污水截流设施,开展污水资源回收利用,采取合理的生态修复及水净化措施,维护河道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青岛市黑臭水体阶段性整治效果,以青岛市楼山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发现了点源乱排、雨污混接、管网不通、底泥淤积等整治问题。结合老工业城区现状排水体制,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和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治理工程措施:基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3条整治技术路线,实施以疏浚底泥、堤防护岸、雨污管网完善、中水系统规划、绿地系统构建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市政工程以及环境工程整治措施。随后进行了2次阶段性整治成果调研及检测,结果表明:水质优于轻度黑臭标准,证明青岛市楼山河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治理成果,实现了既定目标。作为实际案例,可为同类型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龙溪、银龙溪、青龙溪、北安河简称"三溪一河",为牡丹江市内河。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总体规划要求,对"三溪一河"进行综合治理,在满足排洪排涝的基础上,结合三溪一河两岸的自然条件,通过"污水截流"、"河道清浚"、"水源工程"等措施,使"三溪一河"成为"水青、树绿、景秀、民乐"的风景长廊和城市带状公园,拉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威 《吉林水利》2023,(8):74-78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关键,以小流域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是我国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根本路径。为了减少水土流失,缓解人地矛盾,建瓯市川石乡以松溪支流上埞溪小流域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按照小流域目前的水土流失现状,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各项治理措施,可实现小流域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技术层面对比分析河道护岸类型后,选取生态护岸、植树种草、封育治理等防治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优化协调完善防治体系,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可推广应用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陈默 《陕西水利》2017,(2):42-43
阜新市是国家著名的煤炭产业基地,依细河而建,细河及支流两岸存在着大量的煤矿,煤矿排水、洗煤水及河道内的市政截污管道溢流直接排入河道,造成细河水质污染,氨氮、生化需氧量、总磷、氟化物、悬浮物等严重超标。结合河道污染现状,提出新建污水处理厂、化工厂搬迁、市政截污管整治、河道采砂整治、限制排污、矿区范围治理、河道管理及保护范围综合治理等措施,有效遏制多渠道污染,管理措施与工程措施同时发力,使细河水质得到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长三角高度城镇化地区河网水系生态调控方案,以秦淮河流域下游地区水系为例,采用生态功能设定法,计算了各河段生态水位和生态流量.通过构建一维水量水质模型,在枯水年非汛期水量调控及截污措施协同驱动下,对水位、流量及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多情景数值模拟,并对生态水量保障率及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水位调控措...  相似文献   

12.
控制滇池生态环境的关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滇池水污染、生态恶化 ,近 10年综合治理仍未能逆转。认为导致滇池生态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入湖污染物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 ,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二是城市发展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 ,难以保证生态环境用水 ;三是滇池逐步演化成半封闭湖泊 ,加上数十年污染负荷剧增 ,加速了生态环境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进程。改善滇池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有 :综合治理 ,有效控制污染物 ;引水济昆 ,缓解流域水资源匮乏 ,从根本上提高滇池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城市浅水湖泊水质模拟研究——以昆承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对苏州市浅水湖泊昆承湖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昆承湖COD高浓度带位于湖西部,东南部较低,主要受张家港河和莫城河2条入湖河道水体影响。湖西南部TP浓度较高;莫城河河道是导致昆承湖TP浓度较高的主要污染源。丰水期,NH4+-N高浓度区分布在湖西南部,莫城河河道水体对昆承湖NH4+-N浓度影响较大;枯水期,全湖西北部NH4+-N浓度较高,主要受张家港河河道水体影响。研究结果对昆承湖的水环境管理和环境综合整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湖泊富营养化防治体系设计是人工湖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人工湖水质目标的根本保障。以人工开挖的杭州下沙金沙湖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湖湖区河道水质较差的环境问题,提出集成湖泊污染控制、湖泊生态引水、湖泊形态设计与湖泊生态系统建设的水质污染防范体系,并对各部分的设计思路、确定方法和主要结论进行了阐述,最后采用湖泊建成后的实测水质资料,对湖泊水质目标实现情况进行了检验。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滇池草海是昆明城区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和城市名片。为加快草海水体循环与交换、提升湖区水环境质量,近期陆续实施了牛栏江—草海应急补水工程、新老运粮河水体净化生态工程、海埂大堤水体置换通道工程和西园隧洞工程,为草海环湖截污和清污分流提供了必要的水资源条件,实现了湖区清污水的分向流动,缩短了清流区水体的换水周期。工程协同运行结果表明:草海清流区水质与牛栏江来水状况线性相关性显著,TP浓度主要受牛栏江来水影响与控制,TN浓度受入湖河流水质影响显著;清流区水质浓度与西园隧洞工程排水量相关性显著,并随着排水量增加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牛栏江—草海补水工程适宜的补水规模为3.0 m3/s,在通过海埂大堤水体置换通道排水维持湖面良好水景观的同时,牛栏江来水应尽可能通过西园隧洞出口排水,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草海各项水污染治理工程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To investigate the deteriorating bacteriological water qualityof Municipal Lake of Yaoundé, the degree of pollution of theMingoa Stream, the main tributary of the lake, was evaluated fortotal coliforms, thermotolerant coliforms, and fecal streptococci.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bacterial indicators inMingoa Stream were higher than those allowed by international norms for the bacteriological quality of recreational water. Thus, this stream contributes to the high levels of bacteria number in the water column of the Municipal Lake.  相似文献   

17.
五里湖水污染治理现状及继续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污染严重的五里湖通过控制外源、生态清淤、调水、生态修复、退渔还湖、水域封闭管理、建设生态护岸和滨水区等措施,水环境明显好转。西五里湖1 km2生态修复区的水质原来为劣Ⅴ类,大部分指标改善至Ⅲ~Ⅳ类。今后继续治理对策:全部削减入湖小河道污染负荷;调贡湖水入五里湖;禁止货运,清洁航行,控制航行污染;全面生态恢复;全封闭管理。2010年水质改善到Ⅳ类,达到功能区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某住宅小区景观湖水质控制方案为例,介绍人工景观湖补水水量计算,补水人工湿地处理方案,人工景观湖生态工程措施以及人工景观湖运行管理,为今后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2012年金山湖各监测段的水质情况,并对金山湖水体污染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运粮河入流水质较差,金山湖TN值超标;降雨地表径流是金山湖的第一大污染源,并且城镇地表径流所产生的污染物的负荷及浓度要远高于农田地表径流;由于截污工程的实施,工业生产废水与城镇生活污水对污染的贡献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