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劣质煤发热量的标准加入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兆信 《云南化工》2006,33(5):77-78
测定劣质煤的发热量时,在煤样中加入标准苯甲酸,帮助样品燃烧完全。测定出此混合样的弹简发热量,则煤样的弹简发热量等于混合样弹简发出的热量减去标准苯甲酸所发出的热量再除以煤样质量,根据弹简发热量即可算出煤样的高低位发热量。  相似文献   

2.
在使用红外测氢仪测定时,仪器标定为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仪器合理的标定尤为关键,是使用仪器进行准确测定的基础。在采用多点标定时分别选用1个校准物质和多个校准物质对分析仪进行测氢方法标定,实验对比发现,2种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和差异性都相差不大,在试验操作中各有优缺点,都可满足标准要求。由于在标定过程中,有证标准煤样氢的含量范围达不到日常实验中一些含氢量较高的煤样的范围,导致测值结果有所偏离,所以在日常标定中可采用1个有证标准煤样称取不同质量来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3.
发热量、全硫、灰分、挥发分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0.2mm最终煤样的分析结果直接决定煤炭交易价格。煤商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需复检3mm存查煤样,相关标准未规定0.2mm最终煤样与3mm存查煤样发热量、全硫、灰分、挥发分测定结果允许差。通过实验确定了0.2mm最终煤样与3mm存查煤样发热量、全硫、灰分、挥发分测定结果允许差。  相似文献   

4.
针对煤矸石为代表的高灰低热值难燃煤样发热量测定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较低的问题,试验研究了多种测试方案。结果表明:在煤样下垫整片标准苯甲酸后用擦镜纸包好压紧或在坩埚底部垫酸洗石棉后在煤样下垫整片标准苯甲酸这2种试验方案,从准确度和精密度角度考虑是高灰低热值难燃煤样发热量测定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赵翠翠 《山东化工》2013,(5):134+141
同一煤样的粘结指数测定结果偏差较大,对煤样抽查时常超出误差范围,尤其是粘结指数较低的煤样,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粘结指数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应该严格按照标准法中规范操作,对企业和客户之间的结算以及焦炉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盛献臻 《广东化工》2011,(8):241-242
用Na2C03为灰化剂,NaOH为熔剂,以标准加入比浊法测定煤炭中的氯。解决了使用艾氏卡熔剂空白值高,测定低含量氯方法不稳定的问题。本方法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基本相符。方法适用于0.005%-1%各种煤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卢枫 《化工之友》2007,(3):60-61
选煤厂煤样分析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因此,应从煤样的送就检,全水分煤样的称取,煤样的制取,煤样的称取,水分的测定,灰分的测定,挥发分的测定和硫分的测定等各个环节和过程提高煤样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样中氟的分析方法。煤样低温灰化后和氢氧化钾混合,在600℃马弗炉中熔融,然后用热水提取,加柠檬酸三钠掩蔽铝、钙、镁,调节酸度,以酚红为指示剂,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样品溶液中氟离子浓度。氟离子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氟的检出限为0.022μg/m L,方法用煤样标准样品中氟的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为2.37%。方法对照试验表明本方法测定值与国标法GB/T 4633-1997测得的氟含量一致。此法简单、准确、迅速,适合批量煤样中氟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9.
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是将一定质量的试验煤样和标准专用无烟煤,在规定的条件下混合,快速加热成焦,所得焦块在一定规格的转鼓内进行强度检验,以焦块的耐磨强度,即抗破坏力的大小来表示试验煤样的粘结能力。因此烟煤粘结指数实质是试验烟煤样在受热后,煤颗粒之间或煤粒与惰性组分颗粒间结合牢固程度的一种度量,它是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煤炭采制样标准中无大块煤样的采制标准,提出采用小型挖掘机采取大块煤子样,并运用在线破碎机破碎后留取子样的采样方法,通过灰分、水分偏倚试验,进行精密度核验,证明了该采样方法采制的大块煤样代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如何利用国产一体化定硫仪准确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方法。该法基于库伦滴定法测定煤中硫含量,对测量数据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量高硫煤时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9%,测量低硫煤时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5%,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质量控制要求,且测定速度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用于测定煤样黏结指数的专用无烟煤价格较高,有必要进行专用无烟煤替代品的研究.以石英砂代替专用无烟煤为添加物进行煤样的黏结指数测定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种黏结指数差别较大;添加物及其掺合比对煤样黏结指数均有显著的影响.正交实验研究表明,添加物对煤样黏结指数的影响最大;添加物掺合比次之,二者为高度显著的影响因素;煤种对黏结指数的影响最小,为较显著影响因素.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得出添加物及掺合比的合理选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非专用无烟煤为添加物的煤样黏结指数与以专用无烟煤为添加物的煤样黏结指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应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选取适宜的仪器工作条件,考察了焦煤灰中的主要元素对测定的影响,对焦煤灰中的主要元素与微量元素进行了直接测定.通过对国标样品及实际样品的测定、加标回收实验,建立了测定焦煤灰分主要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利用陕北当地煤炭资源生产优质型煤,通过煤岩配煤方法,将实验煤样的镜质组反射率分布通过方程转换成类强度指数PSI集合,以标准型煤的PSI为目标求解参配煤的比例,采用MATLAB进行多元线性规划的矩阵计算。利用解多元线性规划的限制条件(归一化、加入煤泥、某个特定的原料含量等)可使所配的洁净型煤满足指标要求。结果表明:在特定的标准下,有的待配煤不适合参与配煤,需要剔除;按归一化原则得到的合成型煤与标准型煤的煤岩指标吻合度较无归一化原则时高;该方法可以实现在指定某种原料及含量时配煤;配煤计算完成后,还可以检验可加和的指标是否满足工业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陈翠菊 《洁净煤技术》2010,16(4):53-55,75
了解低煤阶煤煤样的制备,标准溶液的配制,煤样的处理等方法。通过试验煤样与硝酸、磷酸的混合酸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反应后,用目视比色法测定煤样的透光率等技术,阐明了影响透光率的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国国标规定的4种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主要有艾士卡法、高温燃烧中和法、库仑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采用不同方法对5种标准煤样进行全硫测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艾士卡法的准确度最高,艾士卡法、库仑滴定法、红外光谱法的测定值无显著性差异,与标准值的相关性均较好,且均在标煤的不确定度范围内;高温燃烧中和法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关性最差,测定低硫标煤时结果偏高,偏离标煤的不确定度,测定高硫煤样时结果偏低。通过对比4种方法的原理、适用煤种、优缺点及应用场合,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小测量误差的措施,如严格按照标准采样、制样、测样,加强质量管理,定期用标样对仪器进行检定和校验等,最大限度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杨乃旺  李海龙  杨楠  蒋楠 《当代化工》2013,(12):1697-1700
为了明确西安市采暖期间燃煤中灰分和全硫质量现状,为相关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两区两县送检的煤样进行了灰分和全硫测定。测定结果表明:郊县的用煤质量远低于城区的用煤质量;但城区的用煤质量形势也相当严峻,普煤中有近1/4的煤质灰分全硫双项不达标;型煤质量更加堪忧,有近1/3的型煤灰分不达标,1/2的型煤全硫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18.
张文成  任学延 《化工进展》2015,34(Z1):71-74
针对炼焦煤混煤严重造成单种煤质量差异较大的问题,应用煤岩学观点从混煤的角度,探讨了混煤特性对配煤炼焦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国内炼焦煤有2/3以上属于混煤,混煤是造成焦炭质量波动的主要原因。按国标以反射率方差S0来表征混煤特性,其对炼焦煤的粘结性能有一定影响,对焦炭的冷热强度无明显的影响趋势。以微强粘比WQN作为混煤特性指标,对炼焦煤的粘结性影响较小,而对焦炭冷强度M40和焦炭热强度CSR有明显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9.
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软件功能与考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中主要的软件功能,通过温度自动校正,将不同温度下测定的反射率值均校正到标准状态。重新定义多键鼠标功能,实现了用鼠标按键完成全部测定的操作。依据煤反射率测定结果对煤牌号、混煤类型等进行自动判别。提供了统计镜质组任意范围百分比、合成配合煤反射率分布图、数据库分类管理等多种功能。考核结果表明: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线性度良好,疲劳性可忽略不计,测定精度、重现性等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0.
Koon Gee Neoh  Richard E. Gannon 《Fuel》1984,63(10):1347-1352
The volatile yields from thirteen coals, varying in rank from lignite to anthracite, were measured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heating rate (105Ks?1) and high temperature (1600–2400 K) representative of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and were related to coal characteristics as determined in standard laboratory tests.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coal reflectance and elemental composition were obta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coal elements between the volatiles and residual char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hydrogen and oxygen from the coal are preferentially distributed in the volatile phase. Coal nitrogen evolution parallels the total volatiles at high temperature, whereas coal sulphur is preferentially retained in the char and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S evolution and coal rank is evident. Thes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prevalent active groups in the various ranks of co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