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来酸酐-苯乙烯多单体熔融接枝EV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单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多组分单体熔融接枝EVA的反应,考察了温度、引发剂用量、MAH和St用量对接枝率及凝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MAH接枝率随DCP用量、St用量的增加、反应温度的降低有最大值;当EVA/MAH/St/DCP质量比为100:4:4:0.4时,MAH接枝率最大,而凝胶率最小;以St作共单体能够显著提高MAH的接枝率,抑制体系交联;St和MAH的相互作用和共聚反应生成的SMA共聚物在接枝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SEBS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熔融接枝法在Haake转距流变仪上进行SEBS接枝马来酸酐(MAH)的反应,通过FT—IR验证了SEBS接枝产物的产生。用酸碱滴定法和FT—IR测定SEBS—g—MAH的接枝率,同时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反应时间、反应温度、MAH量、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量对SEBS—g—MAH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SEBS接枝MAH的优化反应条件是:反应时间为10min,反应温度为160℃,MAH量为6%,DCP量为0.55%。  相似文献   

3.
用马来酸酐(MAH)等离子体对聚偏氟乙烯(PVDF)表面进行接枝聚合改性。以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水接触角对其表面的组成、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AH等离子体放电可直接形成开环的羰基结构,时间短时,刻蚀和接枝聚合作用并存,随放电时间的延长,逐渐以接枝聚合作用为主,聚合MAH和开环的羰基结构均增加,可形成连续的层状接枝聚合物,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其厚度大于10 nm。PVDF表面水接触角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减小,并趋于稳定,约50°,放置30d,PVDF表面水接触角基本稳定,时效性好。  相似文献   

4.
用马来酸酐(MAH)等离子体对聚偏氟乙烯(PVDF)表面进行接枝聚合改性。以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水接触角对其表面的组成、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MAH等离子体放电可直接形成开环的羰基结构,时间短时,刻蚀和接枝聚合作用并存,随放电时间的延长,逐渐以接枝聚合作用为主,聚合MAH和开环的羰基结构均增加,可形成连续的层状接枝聚合物,并趋于一个稳定值,其厚度大于10 nm。PVDF表面水接触角随着放电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减小,并趋于稳定,约50°,放置30d,PVDF表面水接触角基本稳定,时效性好。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粉紫外光接枝马来酸酐工艺参数对接枝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聚丙烯(PP)表面呈惰性,不利于与增强纤维的粘合,为了提高PP与增强纤维的界面强度,以丙酮为界面剂、高压反应釜为接枝反应发生器,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法在PP法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研究了MAH含量、反应温度、光照时间、搅拌速率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MAH时,MAH含量为2.5%、反应温度30℃、光照时间3min时的接枝率最高,而搅拌速率则对接枝率的分散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Haake转矩流变仪制备了马来酸酐(MAH)和1-十六烯/MAH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体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红外光谱分析了1-十六烯作为第二单体对MAH-g-PP接枝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纯MAH-g-PP体系接枝率只有0.68%,而当1-十六烯与MAH物质的量比为0.7时,接枝率达到最大值,达1.69%。接枝机理分析认为,1-十六烯作为第二单体与MAH共接枝PP时,可能与MAH发生烯反应,生成的反应物中1-十六烯部分与PP化学结构相近,使得反应物更容易接枝到PP上,从而显著提高了接枝率。  相似文献   

7.
MAH等离子体改性PVDF薄膜表面的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来酸酐(MAH)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的方法对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分析了袁面的MAH化学结构;考察了等离子体功率与表面聚合量和表面水接触角的关系;讨论了改性薄膜在热浓硫酸中长期作用的结果.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使MAH在表面双键打开并接枝聚合;聚合量随处理功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0W时最大;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水接触角由97°下降至45°~70°,水解后降低至40°~55°,30W的改性膜表面水接触角最小;改性薄膜在热浓硫酸中作用1000h后,MAH聚合物没有被腐蚀掉,与未浸泡硫酸试样相比,水接触角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原位FT-IR跟踪SEBS熔融接枝MAH的反应过程研究SEBS熔融接枝MAH接枝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原位FT-IR上相应官能团的吸收强度随反应时间变化规律可以看出。不同的引发剂引发SEBS熔融接枝MAH的接枝机理不一样。对引发剂A,MAH在SEBS分子链上的最易接枝位置是在-EB-段的叔碳原子,其次是仲碳原子;对引发剂B,在温度低于180℃之前,仲碳原子最易发生接枝反应,其次是叔碳原子。当温度高于180℃后,伯碳原子、仲碳原子和叔碳原子的反应速率差不多。  相似文献   

9.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在转矩流变仪中,对氯化聚乙烯/聚丙烯(CM/PP)进行顺丁烯二酸酐(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制备了热塑性弹性体。考察了DCP用量和MAH用量对其接枝率、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和电子扫描电镜对其进行组成结构、热行为和形态表征。结果表明:MAH成功接枝到CM/PP热塑性弹性体上。接枝后的C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明显改善,当MAH为4份时和DCP用量为3.2份时,接枝率达到0.66%,抗拉强度比未接枝CM/PP提升了78%,达到6.3MPa。  相似文献   

10.
改性聚丙烯和聚丙烯包装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双螺杆挤出机研究了马来酸酐(MAH)对聚丙烯(PP)的自由基熔融接枝.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熔融接枝条件, 考察了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单体MAH用量对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表明改性以后的PP制成的PP膜性能更进一步提高.确定了较佳的原料(质量)配比为PP:MAH:DCP =100:3:0.4.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苯乙烯(St)存在下马来酸酐(MAH)熔融接枝高全同聚丁烯-1(iPB-1)的过程。分别考察了温度、MAH和St用量对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反应区的适宜温度为170℃,在此温度下,MAH含量到5%时,接枝率达到最大;MAH含量一定时,MAH∶St=1∶1时两种单体可以较好地相互作用,并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优先生成苯乙烯与马来酸酐的共聚物(SMA),然后再与iPB-1大分子链自由基或链端自由基发生反应,生成接枝物,此时接枝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黄雁 《包装工程》2017,38(3):15-18
目的研究MAH的质量分数对LDPE-g-MAH/PA6共混物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MAH质量分数分别为0.03%,0.05%,0.1%,0.2%,0.3%时,其对LDPE-g-MAH接枝率、粘度及形态表征的影响,及其对LDPE-g-MAH/PA6共混物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在MAH质量分数为0.1%时,MAH单体接枝LDPE的接枝程度最高,接枝率为4.9%,且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结论 MAH质量分数为0.1%时,LDPE-g-MAH/PA6共混性能、拉伸强度均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马来酸酐(MAH)和丙烯酸丁酯(BA)为单体,通过溶液接枝法制备了聚乳酸(PLA)接枝MAH/BA共聚物(m PLA)。使用红外光谱(FT-IR)、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单体质量比BA/MAH的增加,单体在PLA上的接枝率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m(MAH)/m(BA)=1/1,m(MAH)/m(PLA)=3/100时,制备的m PLA接枝率最高为1.96%;与纯PLA相比,m PLA的结晶度和热稳定性均比有所下降,且样品的接枝率越大其结晶度越低;随着单体中BA含量的增加,m PLA的熔融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废胶粉紫外光接枝马来酸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苯甲酮(BP)为光敏剂,采用固相紫外光接枝法在废胶粉表面接枝马来酸酐(MAH).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深入地研究了马来酸酐固相接枝废胶粉反应的规律,研究了单体浓度、光敏剂浓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MAH时,当单体浓度为8%,光敏剂浓度为9%,光照时间4min,胶粉粒径为100目时,接枝...  相似文献   

15.
在水悬浮体系中,经自由基引发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MAH)、苯乙烯(ST)及丙烯酸丁酯(BA)接枝聚合制备接枝产物(PP-g-PMSB),同时体系中产生了非接枝的聚合物(PMSB′)。结果表明,随单体含量增加,接枝率和PMSB′含量升高,且在接枝率高于5.25%时出现微量凝胶。三单体以长支链形式接枝到PP主链上,随接枝率的增加,PP-g-PMSB热稳定性和极性提高,熔体流动速率减小。接枝率5.50%时,PP-g-PMSB水接触角为79.52°;PMSB′含量3.25%时,水接触角降低至69.62°。  相似文献   

16.
尼龙6/马来酸酐-苯乙烯多单体接枝聚丙烯反应共混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丙烯(PP)与尼龙6(PA6)的共混物.先用多组分熔融接枝的方法将马来酸杆(MAH)和苯乙烯(St)共同接枝于聚丙烯(PP)上,制得多单体接枝聚丙烯PP-g-(MAH-St),该接枝物具有较高的MAH接枝率。利用MFR、SEM、TEM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多组分熔融接枝聚丙烯PP-g-(MAH-St)对PA6/PP共混物的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St)中的酸酐基团与PA6末端的氨基发生化学反应,原位形成的PP-PA6共聚物能有效地改善PA6与PP的相容性,可以使PP均匀地分散在PA6基体中,相区尺寸明显减小,可至0.1μm,并使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得到均衡的提高,冲击韧性的提高尤其显著,达到了橡胶改性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低等规度聚丙烯固相接枝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低等规度聚丙烯(LIPP)固相接枝马来酸酐(MAH)。红外谱图证实了MAH成功地接枝在LIPP链上。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物的接枝率,考察了接枝率与单体,引发剂和时间的关系。另外将LIPP按等规度进行分级,用NMR对每个级份进行了表征。最后将接枝物也分级,测定了每个级份的接枝率,探讨了等规度与接枝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SEBS熔融接枝MAH及SEBS-g-MAH的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了SEBS熔融接枝MAH的反应挤出,得到了一系列不同接枝率的SEBS-g-MAH产品。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SEBS-g-MAH的接枝率。通过FT-IR和^13C-NMR确定了SEBS-g-MAH的生成及接枝反应中MAH的接枝形式。通过DSC、TG两种方法对SEBS-g-MAH进行了热性能分析。由DSC分析,发现接枝后SEBS的PS段的Tg稍有降低,而EB段的Tg乎没有变化;TG测试发现SEBS-g-MAH的热稳定性能比SEBS要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接枝法,合成了聚丙烯(PP)与三种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马来酸酐(MAH)、丙烯酸丁酯(BA)的接枝共聚物PP-g-MMA/MAH/BA,将该接枝物应用于废聚丙烯(PP)/滑石粉填充体系,研究接枝物对体系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热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PP中加入滑石粉进行填充改性,在一定用量的三单体接枝物作用下,废PP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高胶粉(ABSHR)接枝马来酸酐(MAH),使用红外光谱表征了ABSHR接枝马来酸酐(ABSHR-g-MA)的结构;探究了MAH、BPO、ABSHR的用量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ABSHR-g-MA接枝率的影响,以及ABSHR-g-MA作为增容剂对ABS/PET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BSHR-g-MA接枝率随着MAH和BPO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添加量过高时,接枝率增加缓慢或有所降低;适当升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接枝反应的发生;ABSHR-g-MA作为ABS/PET合金增容剂,随着ABSHR-g-MA接枝率的增加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加,分别提高了127%和121%,而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稍有降低;同时随ABSHR-g-MA接枝率的增加合金的耐热性能提高,熔融流动速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