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8 毫秒
1.
对12R22.5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轮胎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硬三角胶端点到钢丝圈内端点距离为37mm的S7方案轮胎的充气外缘尺寸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胎圈损坏区域、帘布端点和胎肩带束层端点应变能密度较小,为优化方案。成品轮胎胎圈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S7方案轮胎胎圈耐久性能优于原生产轮胎,与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7.00R16轻型载重子午线轮胎两种不同带束层结构设计方案对其静态和稳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两方案胎肩部位骨架材料端点应力和应变能分析可见,方案二(优化带束层结构)的周向应力大于方案一,带束层端点接地区应变能略大于方案一。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方案二优于方案一,且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证明有限元分析可以有效用于轮胎结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以295/80R22. 5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的优化为例,分析了胎圈开裂的形式和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无内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圈结构,使各部位材料分布更合理,可以提高胎圈的刚性和应力分布状况,从而提高胎圈的耐久性能并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对12.00R20 18PR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性能改进进行研究。通过调整胎圈和胎体反包高度来优化胎圈部位帘布反包结构,在胎圈反包端点部位增加1层尼龙包布,在尼龙包布内端点部位增加1层胶片,优化胎面胶和胎肩垫胶配方来提高胎面胶抗撕裂性能、降低胎面胶和胎肩垫胶生热,大幅度提高了胎圈的耐久性能,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高明  乔玲玲  冯希金  丁海峰 《轮胎工业》2008,28(10):594-600
以8.25R20规格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为例介绍数值仿真技术在轮胎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重点研究胎圈设计曲线对轮胎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分析3种胎圈曲线设计方案的轮胎从安装轮辋到充气、加载以及驱动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并优选出优化方案试制8.25R20规格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进行成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选方案生产的轮胎耐久性能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6.
张伟伟  刘岩  罗哲 《橡胶科技》2019,17(10):0557-0559
对12R22. 5无内胎和12. 00R20有内胎全钢子午线轮胎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分别对有、无胎面两种模型的轮胎胎圈部位进行受力分析,对比胎体反包端点应变能密度。结果表明,磨掉胎面轮胎的胎圈部位受力情况与正常轮胎相当,因此磨掉胎面再进行胎圈耐久性能试验能够更有效地反映正常轮胎的胎圈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7.
胎侧设计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11.00R2018PR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利用轮胎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TYSYS分析双复合胎侧和三复合胎侧设计方案对胎圈耐久性能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三复合胎侧设计可以提高轮胎负荷能力/径向刚度,减小胎圈反包区域的应变能变化幅度。从而提高胎圈耐久性能。成品轮胎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轮胎有限元分析专用软件,考虑了单元类型和边界约束以及材料参数等问题,建立有限元分析静态模型,对采用不同设计方案的12.00R20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轮胎静态加载工况下胎肩部位和胎圈部位应变能与应力情况.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采用优化方案生产轮胎可以提高轮胎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子午线轮胎耐久破坏规律及破坏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国内外多种规格子午线轮胎耐久试验后的破坏断面进行分类整理,总结了子午线轮胎耐久试验后的破坏规律。利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发的轮胎专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从最大剪切应变,等价应力,等价应变,应变能密度几个方面对胎肩脱层和胎圈脱层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机理分析。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指出院 提高轮胎耐久性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速场景下起重机轮胎胎肩脱层、生热问题,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纵向花纹445/80R25工程机械轮胎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和优化及产品性能改善。通过对比分析原始方案轮胎刚性和接地数据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优化胎肩部位材料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带束层结构方案对胎肩部位受力进行有限元分析,优化带束层端点受力状态。结果表明:胎肩和胎里曲线优化后的B3带束层方案(1#—4#带束层宽度分别为165,103,138和123mm)轮胎胎肩部位受力状态最优,达到改善设计目标;B3方案轮胎的耐久性能比原始方案轮胎提升17%,接地印痕矩形率增大,耐磨性能提升;海外目标客户测试显示,B3方案轮胎早期行驶10000km无胎肩脱层问题,达到改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