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不同市场机制下发电投资周期性波动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动态模拟模型,对多种机制下发电投资的周期性波动问题进行了全面模拟分析。研究证实,在理想情况下单一能量机制可以缓解并最终消除发电投资的周期性波动,而在非理想情况下即使容量费用足以回收投资成本,但是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阻碍机制对于发电投资的调节作用。由于独立市场运营方发布的长期负荷预测比投资者自身预测更为客观正确,而倾斜的容量需求曲线也能够及时提供适当的容量价格信号,因此可靠性定价机制(reliability pricingmodel,RPM)可以很好地引导发电投资并降低用户购电成本。该模型方法在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中并不多见,所得模拟结果对于我国未来电力市场机制设计兼顾协调"有效吸引发电投资"和"促进市场效率提高"这两个目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发电容量投资的周期性波动不仅对于电力工业意味着巨大的浪费,影响到输电项目的扩容规划和投资评价,甚至还可能会危及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通过建立发电侧市场的动态模拟模型,选取发电侧市场的多种典型情景研究分析了单一能量机制和容量费用机制下发电投资和市场供需的周期性波动问题。进一步,以容量费用机制为例分析并认为,对于容量电价应当由政府还是市场制定的问题,其核心在于政府或市场能否完全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对方,引导充裕的发电投资和稳定的市场供需。  相似文献   

3.
发电容量投资的周期性波动不仅对于电力工业意味着巨大的浪费,影响到输电项目的扩容规划和投资评价,甚至还可能会危及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通过建立发电侧市场的动态模拟模型,选取发电侧市场的多种典型情景研究分析了单一能量机制和容量费用机制下发电投资和市场供需的周期性波动问题.进一步,以容量费用机制为例分析并认为,对于容量电价应当由政府还是市场制定的问题,其核心在于政府或市场能否完全或者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对方,引导充裕的发电投资和稳定的市场供需.  相似文献   

4.
针对市场环境下的发电机组投资问题,构建了一个市场环境下发电机组静态投资的智能代理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讨论了英国容量费补偿模式和两部制定价方法对发电机组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英国容量费方法对发电容量投资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而两部制电价方法对投资的激励作用平稳而有效,但是明显存在过投资的危险.发电容量补偿方法对于发电容量投资的刺激作用不仅仅取决于补偿量的大小,同时也取决于补偿的对象与途径,有关容量补偿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市场环境下的发电机组投资问题,构建了一个市场环境下发电机组静态投资的智能代理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讨论了英国容量费补偿模式和两部制定价方法对发电机组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英国容量费方法对发电容量投资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而两部制电价方法对投资的激励作用平稳而有效,但是明显存在过投资的危险。发电容量补偿方法对于发电容量投资的刺激作用不仅仅取决于补偿量的大小,同时也取决于补偿的对象与途径,有关容量补偿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两部制电价与发电容量投资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自由竞争的电力市场中,两部制电价和发电容量投资间的作用效果,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从系统和反馈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由电力供给、电力需求、容量电价和新容量投资4个模块组成的电力市场价格模型。通过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自由竞争条件下固定的容量电价机制将导致投资过热,而国家发改委颁布的计及供求状况的两部制电价实施方案能较快地实现发电侧区域市场供需平衡,不易造成容量投资波动,并且市场竞争形成的两部制电价构成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
电力市场备用容量的一种交易模式及其定价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备用容量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备用容量的交易模式和定价机制是引导发电公司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保证备用容量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文中针对当前的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备用容量交易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足之处。对此,该文提出了预付费备用容量交易模式和基于平均利润率的容量定价机制。该方法明确了容量市场的交易对象为备用容量,电网公司对订购的备用容量预先向发电公司支付费用,备用容量的定价保证发电公司的容量市场交易与能量市场交易获取同样的利润率,以此引导发电公司正确地投资备用容量。该文的论证和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确保发电公司投资足够满足系统可靠性需求的备用容量,并且防止过量投资。  相似文献   

8.
备用容量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备用容量的交易模式和定价机制是引导发电公司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保证备用容量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文中针对当前的在电力市场环境下备用容量交易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足之处.对此,该文提出了预付费备用容量交易模式和基于平均利润率的容量定价机制.该方法明确了容量市场的交易对象为备用容量,电网公司对订购的备用容量预先向发电公司支付费用,备用容量的定价保证发电公司的容量市场交易与能量市场交易获取同样的利润率,以此引导发电公司正确地投资备用容量.该文的论证和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确保发电公司投资足够满足系统可靠性需求的备用容量,并且防止过量投资.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电装机波动性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应用绝对离差和滚动标准差2种方法度量了我国发电装机波动性,发现其呈现比较明显的“W”型周期性波动.并且自2003年以来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建立发电装机与全社会用电量水平间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考察这一波动性特征的来源,并按照实证数据加以修正。检验结果表明:发电装机波动根本上是由全社会用电量投其波动引致的,也受政策变动影响较大;在发电侧放开、售电侧管制的电力市场条件下,电力需求对发电装机的滞后效应将导致电力供需的蛛网图形趋于发散。从防范发散型蛛网、避免发电装机大幅波动的目的出发,讨论了电力市场条件下加强政府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及稳定发电投资政策导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当量电价自动抑制厂商不良持留行为的自律新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持留发电容量(囤积居奇)获利是发电厂商行使市场力的最常用手段,由于极具隐蔽性,其危害也最大.在统一出清和两部制电价下,发电厂商从自身利益出发会采取持留容量策略;在PAB电价下,发电厂商可先持留容量造成供应紧张,然后通过报高价获利.在上述传统定价机制下,只能采用外置的补救性措施来抑制市场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用当量电价为抑制市场力提供了全新的机制,使抑制市场力措施在定价机制中内部自律化.作者首次分析了实用当量电价下,发电厂商拥有多个发电单元的持留容量行为(发电厂商勾结的情况与此类似);结果表明,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发电厂商仍没有持留容量的利益驱动,体现了当量电价抑制市场力的内在自律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发电投资决策和容量充裕性评估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一方面为发电投资决策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由此而引起的风险,另一方面也给政府主管部门或监管机构带来新的挑战,即应如何设计有效的市场机制以保证系统的发电容量充裕性进而供电可靠性。假定在投资者制定发电投资决策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来自于负荷增长的前提下,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构造了适用于电力市场环境下发电投资决策的新的方法框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求解方法。该方法框架可以处理多个投资者参与发电投资的情形。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一能量市场模式、容量费用模式和装机容量市场模式对发电投资决策进而整个系统发电容量充裕性的影响。最后,用仿真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考虑条件风险价值的虚拟电厂多电源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电厂中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出力及市场电价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其收益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合理配置虚拟电厂中风电、光伏、储能以及常规机组的容量,能够降低系统成本,使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以投资和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条件风险价值作为风险量度的指标,建立了一种基于投资组合理论中计及风险量度的虚拟电厂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风险偏好对规划虚拟电厂多电源容量配置的影响,以及环境成本、自然资源及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对配置结果的影响。以美国德克萨斯州某地区附近的风、光资源,电价及负荷数据为实例,采用场景技术模拟不确定性。算例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可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商在规划建设虚拟电厂时面对多电源容量配置问题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绿色电力证书市场是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成本高昂,电价附加补贴资金缺口大、来源单一、时间周期长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完善可再生能源补贴机制,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利用,对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下中国各类电源规模及发电成本演化发展进行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绿色电力证书市场的经济系统分析模型并基于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下各类电源装机容量、发电量、单位综合成本的演化趋势及关键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可再生能源配额比例和绿色电力证书有效期,绿色电力证书不仅能够减少补贴资金并提高补贴效率,而且将为可再生能源提供全新的投资回报模式,激励其投资发展,有效促进能源供给侧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4.
大量分布式电源出力随机波动性会威胁配电网经济安全运行,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通道因素的变压器增容和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协调规划方法。首先,根据分布式电源的运行特点采用模糊变量表示分布式电源出力并建立其隶属函数以反映输出功率的不确定性;其次,引入分布式发电渗透率和供电半径等约束条件,以期望网损、设备固定费用及其运行成本等为目标,建立包含多种控制手段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上下层协调规划模型;最后,对上下层控制变量进行染色体混合编码,构建双层优化遗传求解算法。由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在提升配电网经济性与可靠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16.
In this research, a simulat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impact of consumer response rate on capacity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Different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such as base-load generation technologies and intermittent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re consider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act of DR depends on market price, the degree of demand elasticity, and the marginal cost of generation. As the rate of consumer response increases, investment in peak generation capacity becomes economically infea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