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浪底水库是黄河中下游水沙联合调度体系的骨干水库,与黄河中游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运用,成效显著。总结分析小浪底水库历年参与黄河水库群联合调度运用实践经验与问题,提出了优化小浪底水库汛前调水调沙、汛限水位动态控制、防凌运用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水利的大力支持,水利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水库信息化建设是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防洪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了一套先进、高效、实用、可靠的水库调度运行信息平台,为水库优化...  相似文献   

3.
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是黄河流域应对干旱的有效手段。统筹防洪、防凌、生态、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要求,建立黄河大型水库群联合调度模型;结合黄河流域旱情需水特点,考虑断面流量控制、省区用水控制等约束,开展长系列调度模拟,提出汛期和用水高峰期黄河上下游不同水库的调度规律,为决策部门有序应对流域干旱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李甘 《人民黄河》2015,(3):21-24
在阐述国内外梯级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现阶段水库调度的新理念,讨论了梯级水库群联合优化调度在防洪和兴利方面的优点,论述了优化调度过程中确定性方法和不确定性方法的优缺点,并指出当前调度管理中存在调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对流域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等问题。建议:1在运行模式方面将水库调度原则和电力市场原则相结合,在调度模型方面构建既符合实际又便于求解的模型,在模型求解方面引进新理论、新技术;2建立包含梯级水库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为一体的水库优化调度管理模式;3将生态调度纳入联合调度统一考虑,积极探索梯级水库群防洪、兴利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统一的水库综合调度方式,将水库群对河流生态和库区水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黄河水资源的调度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水资源管理得到加强,三门峡,刘家峡水库纺凌调度方式不断完善和改进,黄河水量调度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黄河水资源必须统一管理和调度,在保证黄河防洪、防凌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各种手段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调度黄河水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今后应建立适应黄河特点的黄河水资源管理体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取水许可、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使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在丰、平、枯水年的实际调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建立黄河上游水库群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选择1989—2008年共20 a的实测径流长系列资料,利用改进的快速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从水库发电、运行情况、供水满足度、防凌、生态等方面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充分满足防凌和生态前提下,模型优化后的整个梯级水库群总发电量比"实际"发电量提高了2.07%、总缺水率平方和比实际降低了5.98%。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水库群实现防洪、发电、生态等综合优化调度目标的重要支撑。以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电站为研究对象,针对流域梯级水资源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研发了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总结了巨型水电能源系统多源异构数据收集与处理、长江上游水库群调度智能模拟、河道水文过程及水库下游泄水波演进模拟、流域梯级水电站群长中短期嵌套联合发电优化调度、预报调度效益定量评估指标及后评估体系、流域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模式下多业务嵌套重构等6大关键技术,为金沙江下游—三峡梯级水电站的水资源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梯级水库群高维多目标模型求解需要,引入第三代非支配遗传算法.以黄河上游梯级水库群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防洪、防凌、供水、发电、生态等调度任务,建立了发电-供水多目标模型.选择典型枯水年径流资料开展多目标模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决梯级水库群高维多目标模型计算问题.基于多目标解集分析黄河上游多用户需水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民黄河》2016,(10):88-92
针对黄河水资源短缺、干旱频发、旱灾损失大等重大问题,以应对干旱的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为切入点,开展大型灌区旱情实时监测、应对干旱的径流洪水预报、大型梯级水库群优化调度以及干旱风险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干旱评估与演变特征识别、灌区干旱实时监测、洪水/径流预报、多年调节水库旱限水位最优控制、水库多分期汛限水位优化、梯级水库群协同优化调度、干旱应对与风险管理等关键技术,形成大型灌区旱情实时监测、径流/洪水预报以及黄河梯级水库群调度等技术平台,集成黄河流域旱灾监测与预警、抗旱水源调度等综合技术体系框架,实现黄河流域干旱的有序应对,显著提升应对干旱的黄河水资源调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0.
张金良 《人民黄河》2005,27(9):17-20
黄河以“多沙、善淤、善徙、善决”著称于世,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黄河又是国内乃至世界上开发程度较高的河流,大型水利枢纽的修建,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天然水沙过程,使不协调的水沙关系增加了人为因素。在当前黄河中游水库群已经大部分投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水库群的控制和调节,达到既能保持水库的有效库容,使枢纽的防洪、防凌、灌溉、供水、发电等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又能塑造出合理的水沙过程,使下游河道河床淤积稳定在“允许淤积量”内甚或有所冲刷,保持河道的生命活力,是水沙联合调度的研究范畴。针对黄河泥沙的特点,从分析黄河的来水来沙特点开始,系统研究高含沙水流的运动规律、黄河水库的淤积和排沙规律,探求水库的异重流调度和多目标调度的优化方法、途径以及水沙联合调度对下游影响的评价方法等,将可能为黄河调水调沙调度提出一套可靠实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宋志超  张传友 《吉林水利》2010,(11):64-65,70
对高等级公路急流槽入水簸箕口与路面连接处的裂缝的防治,是对急流槽病害防治的关键,其原因是随着高等级公路通车运营时间的推移,该处基本上都出现开裂的现象,开裂的裂缝导致急流槽出现病害,是急流槽病害的主要成因之一;而且在处治的过程中可采取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并且实施治理之后经济和质量的优良效果较传统维修方法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微弯河段存在着螺旋流及横比降,水力特性相对复杂,在微弯河段修建码头对航道的影响势必与顺直河段不同。以微弯河段处的左岭卸煤码头为例,通过对数模结果及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该工程的兴建对附近水位、流速影响较小,工程前后流速变化等值线横纵向延展长度相当;工程的建设对附近水域河床演变与船舶航线影响较小,但对附近航标的功能发挥有一定影响并需对航标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黄卫东  徐侠 《治淮》2004,(6):47-48
一、工程概况 怀洪新河工程是一项以分泄淮河洪水、扩大漴潼河水系排水出路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工程.河道全长125km,其中安徽省境内约95km.怀洪新河大部分河道是利用原有河槽和湖泊洼地开挖、疏浚并在两岸筑堤而成.因此,两岸地形较为复杂,堤身线路长,交通不便.为方便日常堤防管理和汛期人员及防汛器材迅速及时地调运,怀洪新河防汛道路按设计要求尽量布置在堤顶或尽可能靠近堤防,并根据堤身高度、堤防防汛难度和保护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布置在堤防一侧,全长约96km.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自鲜  尚宇鸣 《人民黄河》2001,23(10):17-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后,引水坝址下游局部河段水量明显减少,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随着两岸环保力度的加大,排污量的减少,径流量减少对局部江段水质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预估调水后下游水质不会发生类别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小清河王道闸工程坐落在软基上以水泥土置换法进行工程软地基处理,可就近取材,方便施工,降低成本,大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地基压缩性,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