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工艺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越来越多,简要介绍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其配套的余热锅炉.详细分析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对窑尾、窑头电除尘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加大窑头和窑尾电除尘器的规格,加强系统密封.是确保其窑头窑尾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的技术路线,以解决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普遍存在的余热锅炉排烟温度过高和蒸发量不足的问题。提出的两种余热深度利用方案,分别为窑头余热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至给水系统技术路线(方案一)和窑头窑尾余热锅炉能量优化配置技术路线(方案二)。方案一通过加热窑头余热锅炉给水温度,将窑头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从115 ℃降低至85 ℃,提高了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方案二通过优化能量在窑头和窑尾余热锅炉之间的分配,将窑尾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从219 ℃降低至201.3 ℃,提高了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方案一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年收益为101.24万元/年,静态投资为190万元,静态投资回报期为1.88年。方案二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年收益为210.88万元/年,静态投资为165万元,静态投资回报期为0.78年。这两种方案均在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对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深度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疆屯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特种水泥厂于1995年4月建成投产了1号余热发电窑系统。其中,回转窑规格为m4×80m,单冷机规格为3.5m×36m,余热发电设计能力为4000kWh发电机组,窑头密封为迷宫+摩擦片式,窑尾和单冷机采用石墨块式窑封。由于冷却及密封技术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点火后运行效果未达到设计指标。能耗大、环保差、成本高,主要表现在热耗高、产量低,窑头、窑尾和单冷机漏风漏灰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工人操作环境恶劣。单冷机出料端扬尘,出料温度高,不得已在单冷机出料端增设了一台专用提升机以降低熟料温度和减少扬尘;系统操作不稳定…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蓝田尧柏水泥厂的应用。利用两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设置窑尾余热锅炉,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排出的废气设置窑头余热锅炉,四台余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进行发电,达到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仇乐乐  胡观利 《水泥工程》2011,(1):60-62,80
简要介绍了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工自动化设计的要求;重点分析叙述了其监控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和窑头、窑尾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循环水泵房等系统的控制方式;同时就余热发电系统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及余热发电系统的运行模式也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6.
唐润清  胡润生  于锡才 《水泥》2007,(12):21-23
建德三狮水泥有限公司低温余热电站,利用一条5000t/d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资源,装机容量为9MW,主机包括2台余热锅炉及1台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在冷却机的废气出口与窑头电除尘器间设余热锅炉(AQC)1台,保留冷却机原有烟道作为低温段的排风烟道,当AQC炉发生故障时,烧成系统可以继续运行;在窑尾预热器废气出口与高温风机间设余热锅炉(SP)1台,当SP炉发生故障时烧成系统生产可以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7.
唐占甫 《水泥工程》2022,35(2):83-84
1引言 余热锅炉的热源为窑头窑尾大量低品质的余热,要想实现废气能量的梯级利用,要想实现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最高,余热锅炉的参数选择非常重要.五级预热器的熟料生产线,预热器的出口温度在320℃左右,根据热平衡模拟计算和热工标定及实际运行情况,窑头余热锅炉采用双压和设置公共省煤器及公共过热器,窑头锅炉的公共省煤器出口高温热水供...  相似文献   

8.
正某公司5 0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有9 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原设计水泥生产线正常运行时,增湿塔顶部阀门关闭,窑尾风全部进入窑尾锅炉发电;窑头进空气冷却器的风阀门关闭,窑头风进入窑头锅炉发电。增湿塔、空气冷却器及窑头锅炉下部均有灰斗,窑尾增湿塔底部绞刀、窑头空气冷却器及窑头锅炉下面拉链机随窑同步运行,窑头工艺流程见图1,2。  相似文献   

9.
水泥窑余热锅炉清灰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烟气中灰尘对余热锅炉的主要危害,水泥窑窑头和窑尾积灰特性,以及选择合理的清灰方式对余热锅炉正常运行的重要性。重点分析比较了余热锅炉的几种常用清灰方式及其效果,提出窑头利用沉降除尘、窑尾利用机械振打锅炉管束能达到良好的清灰效果,可提高余热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10.
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开口取气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泥窑余热发电过程中,冷却机和预热器管道的开口方式,影响到系统最终的发电效果。本文介绍我公司余热发电工程中窑头和窑尾的开口取气方式,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1.
对运行一年多的9MW余热发电系统,其锅炉蒸发量始终无法达到额定蒸发量,导致机组负荷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 为了提升余热锅炉的效率,优化了生料配料,对篦冷机、窑头AQC炉及窑尾SP炉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了余热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12.
王晨光 《水泥》2020,(6):67
余热发电是水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余热发电智能化建设不同于燃煤发电,与水泥生产工艺紧密相关。以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废气品质和余热发电系统关键生产环节指标智能化控制对余热发电效率的影响为切入点,阐述如何通过智能化的建设提高余热发电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1余热发电系统概况我公司5000t/d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一组9MW纯低温余热发电汽轮发电机组,系统为双压系统,窑头AQC锅炉、窑尾SP锅炉均为立式锅炉,采用中信重工技术,窑头烟气经篦冷机一段进入AQC锅炉沉降室然后进入AQC锅炉,窑头、窑尾余热的烟气分别从窑头AQC锅炉、窑尾SP锅炉由上而下进出,窑头AQC锅炉、窑尾SP锅炉技改前运行参数见表1。余热发电于2009年11月投产运行至今。  相似文献   

14.
提高低温余热发电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中国水泥》2008,(2):70-72
水泥熟料煅烧过程需要较高的煅烧温度,在保证熟料正常煅烧的条件下,约占熟料烧成热耗30%的大量340℃左右的废气从窑尾和窑头收尘器排人大气。余热电厂即在窑头、窑尾的主废气排放路径旁分别并联TAQC锅炉和SP锅炉进行热能回收,它的投入使用有效地将低品位的余热废气热能转变为电能,在大大降低了生产线的成本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郭立威 《水泥》2013,(11):73
我公司厂区海拔高度在1 400m以上,冬季温度偏低,在深冬季节平均温度为-10~-20℃。2012年年底,在停产检修时,余热锅炉放水不彻底,造成窑尾SP炉和窑头AQC炉上水管道大面积冻管。  相似文献   

16.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是利用窑头和窑尾的中低温烟气来实现的,达到设计发电量的同时,吨熟料耗煤量不增加。且水泥生产线运行正常稳定是这类工程最佳的建设效果。其中烟气量的调节非常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发电系统和水泥工艺系统的平衡和匹配,影响到余热发电量、熟料质量和吨熟料耗煤量等指标的实现。就目前水泥窑余热发电工艺,当窑头温度过高时,因汽化率高、系统不稳定,窑头锅炉汽包压力过大,加上窑头余风温度波动较大,波动周期很短,入口风温经常在30min内从300℃变化到450℃左右。而汽轮机入口主蒸汽温度波动范围一般要求控制在35℃以内,超出此范围则无法运行,这时窑头锅炉的旁路烟道阀门调节必须频繁动作。  相似文献   

17.
胡希栓 《水泥》2014,(11):40
<正>在水泥厂的余热电站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常规的余热发电系统不能充分利用窑头或窑尾的低参数段的废气,如经窑头锅炉后排烟温度仍为120℃,电除尘进口温度可为90℃,从120~90℃这部分低参数段的热量没有加以利用。在经过与闪蒸和双压等利用低参数热源发电的系统比较后,提出利用低温段供热的新的综合利用系统,即水泥窑余热的热、冷、电联产技术。从而提高对水泥窑余热的利用率,在保证余热发电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可满足水泥厂内办公  相似文献   

18.
水泥窑余热发电是利用水泥生产过程中窑头、窑尾的废气余热,配置高效余热锅炉,实现热能向电能转换,达到节能减排和降低水泥生产成本的目的。国内水泥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其热力系统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步,目前主要采用的热力系统有单压、双压和闪蒸三种系统,我公司研究并提出两种热力系统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无论是水泥窑资源综合利用电站,还是纯低温余热电站,均通过在窑头和(或)窑尾余热排放点加装余热锅炉,来实现余热回收。余热锅炉做为余热回收的重要设备,它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节能效益。某厂资源综合利用电站于2001年年底投入运行,其热力系统中的余热锅炉于2002年3月开始投运。但是在投运初期出现了若干问题,使得水泥窑余热无法被利用,现就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如下。1投运后出现的问题1.1余热锅炉设计条件该水泥生产线生产能力为1000t/d,利用窑尾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余热,设置了一台余热锅炉。其窑尾可利用的废气余热参数值为:废气量:7…  相似文献   

20.
郑占锋 《水泥》2009,(10):20-22
我公司2500t/d(一线)和5000t/d(二线)生产线,2007年6月开始在原汝州火电厂(公司隔壁)技改(5+9)MW余热发电机组,将两线的蒸汽汇合后再分配给2台发电机组。2008年3月和4月两线余热发电系统分别投产后,吨熟料发电量一直徘徊在28kWh/t,这与设计值(38kWh/t)差距较大。从锅炉蒸汽量看,二线窑头和窑尾都超过了设计值,一线窑头和窑尾却都低于设计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