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省为地备、地为县备”的容灾建设机制,文章在分析湖北电力通信调度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对通信网络容灾中采用软交换方式建设全省的调度电话备用系统展开讨论。通过建立调度软交换备用系统这种方式来满足容灾机制要求,提高调度交换系统网络安全性,扩展调度通信系统业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毛卉  沈晗阳  赵婷 《湖北电力》2014,(2):23-25,30
本文分析了湖北电力调度交换网的现状及问题,讨论了调度软交换容灾系统的建设原则及实现。以"省为地备、地为县备"的容灾机制建立调度软交换容灾系统,从而提高调度交换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现有电力调度程控交换网向新一代智能调度交换系统平滑演进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软交换架构的调度交换系统,解决了调度软交换与现有调度程控交换网系统互连、双网异机同组的难题,完整实现了现有调度程控交换网的全部功能。新的调度交换系统中基于虚拟桌面的IP智能调度台,无缝接替原有调度台的所有功能。满足电网大运行模式下调度员的业务新需求,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适应智能电网发展,提高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安全性。文章提出一种电力调度软交换容灾系统设计方案。采用电路交换与IP混合方式组网的方式,将现有的2B+D调度台扩展为支持2B+D接口和IP接口的双模调度台组,实现软交换与现有的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融合。并通过异地城市容灾提高调度交换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结合九江电网备调系统的初步建设,考虑共青智能电网建设示范推广,从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角度,研究建设共青城电网软交换调度网络,以实现共青电网、九江电网备调的IP音视频一体化的全网软交换的可靠调度。该系统有效利用了软交换网关的灵活接入和扩容,工程施工简单,设备易于操作。将传统程控交换机的稳定性和软交换的灵活性有机结合,可有效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相比传统交换加PCM设备方式,可省去电网PCM设备配置环节,节省大量的通信设备投资,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6.
提出现有变电站通信业务的需求及传统电路交换系统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问题,通过分析软交换技术及其优势,设计利用软交换技术建设变电站一体化IP调度系统的方案。一体化IP调度系统改变原有程控交换的方式,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将变电站的语音调度、视频调度、多媒体调度等业务通过一套调度系统实现一体化整合。该系统解决了传统电路交换不能承载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问题,实现变电站多媒体数据业务通信,简化网络结构,节省人力和物力投资。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电力调度电话交换网中应用软交换技术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文章对山东调度电话交换网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电力调度电话交换网的建设原则进行了探讨,归纳出5个方面建设原则,即分布式部署、1+1容灾建设、市县一体化统筹建设、软交换承载网多样化和调度安全性,为山东电网有计划地应用软交换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软交换调度系统双归属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软交换调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基于初始会话协议技术的软交换双归属概念.利用双归属技术,软交换调度台可注册到多个异地的软交换设备,保证调度系统稳定运行.文章重点介绍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背景、软交换技术相关概念及特点;详细阐述了软交换的异地容灾原理和机制、软交换调度台的双归属原理和机制;分析软交换调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根据双归属概念提出软调度系统的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电力行政交换系统中的交换设备采用传统数字程控交换机,该设备只能提供语音交换服务,而且由于设备老化、厂家停止生产,导致故障率高、维修困难。为此,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原系统的基础上建设软交换系统。软交换系统采取集中式组网方案,部署统一通信业务,可以与现有程控交换机互联互通,实现了视频通话、即时消息、即时会议、预约会议、双机联动同振等功能,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电网备用调度体系和信息容灾体系建设的需要,在现有通信网基础上,对全省通信网结构、通道组织、设备配置等进行改造完善,构建省网、地区第二汇聚点,形成逐级双汇聚、双上联的高可靠容灾体系架构,确保任一节点失效时电网调度电话、调度数据、管理信息数据等业务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1.
孙军  张轩 《陕西电力》2009,37(12):22-26
随着电力系统通信的发展,电力系统行政电话交换网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在传统设备建设网络下需要更多的汇接局。一个汇接局除了有汇接组网的需求,还有放号的需求。传统电路程控交换在以上的应用环境中,常常显得力不从心。由于NGN软交换技术利用了IP数据网络作为承载网,可以灵活、快捷地解决以上电力交换网所碰到的问题。从陕西省电力公司实际需求出发,采用NGN软交换和电路交换对比的方法,从行政交换业务、异地容灾备份、远程放号、统一维护等方面讨论了NGN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模式和NGN软交换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供用电》2013,(1):15
2012年12月19日,由浙江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与南瑞信通公司合作完成的"基于软交换架构的智能调度交换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浙江省电力工业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项目在解决电力系统程控调度交换与软交换融合应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13.
衢州电力调度网采用哈里斯H20-20数字程控交换机作为调度交换平台。哈里斯H20-20是一种综合业务程控数字交换机,以其可靠性高、系统运行稳定,在电力系统应用广泛。通过描述衢州电力调度电话交换网络的结构和组成,详细分析了该网络的交换平台、调度终端和县调接入,总结出该网络的设备备份、通道备份、网络内部信令和外延中继信令等方面的优势,系统地阐述了该调度电话网络的特点和可靠性机制,介绍了用Q信令与西门子EWSD行政机连接特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业务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软交换技术的电力调度交换系统方案。本文通过对现有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业务需求分析,提出将软交换技术应用于电力调度交换系统中整体设计,并通过双机备份口设计实现与现有电力调度交换系统的有效融合,对电力调度交换系统发展和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软交换技术的成熟,电力行业的电话交换系统开始向以软交换为代表的下一代网络演进.文章以泰州地区行政软交换系统建设为例,提出建立地区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来解决原行政交换网络存在的问题.地区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采用基于双归属技术的异地容灾方案和基于会话边界控制器的网络安全方案,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结合工程实施情况给出了软交换系统在工程建设中的评估测试方法,验证了地区电力行政软交换系统的可行性,对工程应用和测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不增加额外硬件设备投资的前提下实现多区域集控中心监控系统的异地容灾备份,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基于多代理技术构建多区域集控中心互备监控系统的策略和系统建设的总体原则,分析了该策略的经济性和可行性。文中详细介绍了M A S的体系结构以及各A gen t的功能任务设计,并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及相关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区域电网调度监控系统的数据容灾、应用容灾和系统容灾,保证了电网调度操作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软交换网络的重要性,结合电力通信交换网络的容灾建设需求,介绍软交换网络及其组网方式,通过分析软交换组网模式及中兴SS1B容灾功能,提出中兴SS1B容灾组网方式、容灾系统切换方式及实现异地容灾的注意事项,为软交换系统容灾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王斌  曹红 《电力信息化》2013,11(5):34-38
目前,电力调度通信专网主要基于电路交换技术,通过调度程控交换机及相应的模拟中继线路、数字中继线路,组成多级汇接交换的电话网络。交换机网络业务扩展不再具备优势,以此引入软交换技术,该技术具备更多功能,如视频、图像、多媒体会议等。通过IP中继网关可连接2个网络,同时终端也需要支持接入融合,这样能较好地扩展交换机网络的单一性,加强业务的多样性。目前已经验证方案的有效性,为进一步优化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电力调度用户多媒体等业务需求,解决呼叫路由方式单一、业务扩展困难等问题,山东电力调度交换系统采用双模式组网,即电路交换和软交换2种模式,互为备份,融合应用。文章阐述了山东电力调度交换电路交换和软交换双模式组网建设中的网络部署及运行效果等,认为提高了电力调度交换网的安全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设计IP电话与传统程控交换业务相结合的系统方案,探讨通过IP数据网络(电力系统内网、城域网、Internet网等)环境实现电力企业本地分支机构、异地分支机构、电力用户小区的语音接入、承载和交换;通过探讨现状、整体规划、业务配置、网络安全等,对软交换(VoIP)方案在电力企业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