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入,以及与之相关的云技术的不断成熟,许多企业已经将考虑如何建立基于云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并遇到了问题。就这一问题,从技术方面提出了准备构建基于云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准则,着重介绍了一个基于云的解决方案,解决了开始实现大数据项目时遇到的许多复杂技术因素,对企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云计算应用和企业私有云建设不是简单的虚拟化和传统意义上的主机托管.为了着力提升企业信息资源的重用性、敏捷性和快速服务响应水平,以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 V2.0的服务视图模型为主体,提出一个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企业云服务体系结构设计框架.通过服务视图模型间约束关系的研究和融合云计算模式的面向服务体系解析,建立相应的企业云服务体系结构设计规范和企业云计算应用实施环境.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松耦合SOA的云应用解决方案,从而支持企业云服务体系结构设计和云计算应用技术实施.  相似文献   

3.
全球数据的不断海量增长给组织的存储系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商务智能的兴起使得数据的流通越来越频繁,企业高管也越来越迫切需要释放数据信息更多的价值。传统的存储系统或者方式已经越来越难满足企业对数据存储以及释放价值的需求,越来越的企业开始将这目光逐渐转移到新兴的云模式之上。作为云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存储系统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其需要综合考量存储设备的安全与稳定性、灵活性、可扩展性以及易用性等四大因素。该文旨在探析企业中如何应用云存储。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计算模式下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紧耦合的问题,提出基于云技术的计算模式,实现这四个要素的"完全分"和"自由合"。作为云技术计算模式的原型实现,云平台在后端构建存储云、桌面云和应用云,将用户数据、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集中部署在数据中心,可以让用户专注于自己的数据,在任何时候、从任何地方、使用任何设备、连接任何桌面、运行任何应用程序来访问、处理和分享自己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出于设备成本、人力成本、服务可靠性和维护等方面的考虑,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把自己公司的本地环境迁移到云服务,或者本地环境和云环境共存(云地相连)。2012年11月1日,微软Office 365也在中国登陆。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实现现有本地环境和云环境(Office 365)的统一身份验证和共同管理?介绍了单点登陆的原理,然后通过提出问题:"如何在本地环境和云环境中建立信任",引出了WS-Federation,活动目录联盟服务和在线目录同步服务的概念,最后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云计算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将服务向云上迁移,从而实现敏捷、灵活管理,降低IT成本,以提高企业在新时代下发展动力和竞争力。本文提出基于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的云服务环境的构建方法。通过云服务器的简单高效、安全可靠、处理能力可弹性伸缩等特性,并结合HTTPS的加密优势,从而达到为企业和个人不同的路径上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提供完备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企业和用户快速地搭建云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7.
邢帆 《中国信息化》2013,(14):57-57
由惠普授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预计到2016年,企业IT架构将呈混合形态亚太区77%的企业IT架构将横跨私有、托管和公有云。不仅如此,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开放式标准在云计算的崛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表明客户需要通过开放式的混合云解决方案来创造新的商机,推动差异化竞争,并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8.
基于动态云的智慧农业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计算是所有数据汇集到云中心进行统一处理,用户不再需要部署计算能力很强的客户端,而是直接从“云冶里(服务器端)获得计算能力。流行的云计算架构采用强数据中心(服务端)、弱客户端模式。而建设云计算中心的强服务端,需要硬件高配置,需要良好的网络环境,造成建设云中心资金投入过大。对于智慧农业云架构,亦是如此。目前智慧农业的各网络客户端硬件配置优良。文中提出基于动态云的智慧农业架构,该架构通过将具有一定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提供一定网络服务能力的客户端,根据需要,结合到云数据中心,使该中心的规模动态地扩大或者缩小。实际上,就是让某客户端为云服务中的其他客户端提供服务,减轻实际云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资源配置等压力。基于该动态云的智慧农业架构部分已经实现,并且在南京和安徽地区的部分农产品的各环节中得到稳定应用,证明了该架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云存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在给用户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安全挑战。由于用户在将数据存储到云端后就失去了对数据的直接控制,如何安全有效地检测存储在云端数据的完整性成为一个重要的安全挑战。可证明数据持有技术(PDP)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可以在不下载全部数据的情况下实现云数据的完整性检测。然而,绝大多数已存在的PDP方案或者存在复杂的证书管理问题,或者存在密钥托管问题。除此之外,这些方案都没有考虑数据上传的管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具有数据上传管控的无证书可证明数据持有的方案,该方案首先利用权限管理和秘密共享技术,实现了对数据上传过程的管控,即只有当超过一定门限值的用户同意后才可将数据上传到云端,避免了用户随意上传数据的行为;其次利用无证书的密码技术,既避免了密钥托管问题,又简化了证书管理的操作。同时,也对方案的安全性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杨彩云 《福建电脑》2015,(1):22-23,45
智慧城市建设一般采用"云—端"模式,架构采用强数据中心(服务端),瘦(弱)客户端模式。本文从减轻云数据中心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资源配置等压力出发,考虑动态云的智慧城市移动云存储平台架构,考虑将一定存储能力和处理数据能力的企业客户端,根据需要,结合到云数据中心,使云中心动态的扩大或缩小,同时讨论了基于动态云的智慧城市移动云存储平台的架构设计及存储管理方法,该架构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存储是由云计算提供的一个重要服务,允许数据拥有者将数据远程存储到云服务器上,同时又能够从云服务器上便捷、高效地获取这些数据,没有本地存储和维护数据的负担。然而,这种新的数据存储模式也引发了众多安全问题,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确保云服务器中数据拥有者数据的完整性。因此,数据拥有者以及云存储服务提供商亟需一个稳定、安全、可信的完整性审计方案,用于审核云服务器中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不仅如此,一个好的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案还需满足如下功能需求:支持数据的动态操作,包括插入、删除、修改;支持多用户、多云服务器的批量审计;确保用户数据的隐私性;注重方案的执行效率,尽量减少数据拥有者和云服务器的计算开销与通信开销。为了促进云存储服务的广泛应用与推广,文章重点对云数据完整性审计方案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描述云存储以及数据完整性审计的相关概念、特点,提出云计算环境下数据完整性审计模型和安全需求,阐述云存储数据完整性审计的研究现状,并重点分析部分经典方案,通过方案对比,指出当前方案存在的优点及缺陷。同时,文章还指出了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积极支持和引导创新要素向高新区企业集聚,面向高新区构建以“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平台(社区)”为“主体”,“创新资源信息整合平台”和“创新主体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为“两翼”的公共服务平台。平台采用云计算模式,形成一个协同创新的社区云,为高新区内的企业提供按需自助的创新云服务。  相似文献   

13.
云存储系统作为云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云计算服务的基础。但随云存储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在设计时对能耗因素的忽略,使其日益暴露出高能耗、低效率的问题。因为云存储系统占整个云计算中心能耗的27%~40%,所以无论从降低服务提供商的运营成本,还是从降低能耗以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云存储系统中的节能技术都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将存储系统中的能耗优化问题分为基于硬件的节能方法与基于调度的节能方法两大类进行讨论;并将基于调度的节能方法分为基于节点调度、基于数据调度和基于缓存预取技术3类进行综合比较;最后,对适应节能的云存储体系结构、节能模式下的QoS保证、节能模式与计算模式的匹配以及纠删码容错技术下的节能研究4个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企业的MIS向云计算转移过程中的问题,在对SOA与云计算的特征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SOA与云计算之间的互补关系,提出采用SOA架构方法来构造基于云的MIS开放式体系结构,深入地阐述了相关概念,并且详述了服务请求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交互过程,服务注册机制以及服务治理过程。最后,根据该体系结构模型,构造基于云的景区客流量预测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客流量预测服务的调用与修改进行详细说明,初步说明该体系结构的可行性和有用性。  相似文献   

15.
黄秀丽 《微机发展》2012,(3):245-248
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云计算的出现给IT界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但和所有新技术一样,云计算也将带来新的风险。面对云计算的各种风险,业务该怎样搬进什么样的云里,是所要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文中研究的重点。首先分析了云计算带来的风险,给出了风险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接着,介绍了云立方体模型,对云立方体模型各个维度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介绍了COA技术;最后,结合电力系统,对电力云进行了思考,对未来的工作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云计算被广泛认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失去了对托管在云端的数据和应用的直接控制能力,产生了云服务的可信性问题,严重影响了云计算与云服务的推广。文章设计实现了一种新的通过可信第三方TTP(TrustedTMrdParty)对云提供商可信性进行审计和验证的模型。为了防止TTP成为单点瓶颈或单点故障,通过云计算技术构建TTP云验证平台实现了原型系统,并对其进行定量测试、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T—YUN在有效验证可信性的同时没有引入过多的额外代价。  相似文献   

17.
基于可信计算的云用户安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它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根据云用户所面临的数据安全及身份的隐私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可信计算的云用户安全模型。安全模型以可信计算技术为支撑,除了采用传统的安全策略外,提出了建立私有虚拟机,为用户提供一个私密的运行空间,防止其他恶意用户或管理员访问该虚拟机;给出了用户信息匿名化的方法,当高安全级用户申请服务和变更服务时保证用户身份信息的私密性,防止服务提供商恶意利用和泄露用户信息,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8.
Cloud computing is the provision of hosted resources, comprising software, hardware and processing over the World Wide Web. The advantages of rapid deployment, versatility, low expenses and scalability have led to the widespread use of cloud computing across organizations of all sizes, mostly as a component of the combination/multi-cloud infrastructure structure. While cloud storage offers significant benefits as well as cost-effective alternatives for IT management and expansion,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context of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 are emerging in this domain. Cloud security, also recognized as cloud computing security, refers to a collection of policies, regulations, systematic processes that function together to secure cloud infrastructure systems. These security procedures are designed to safeguard cloud data, to facilitate regulatory enforcement and to preserve the confidentiality of consumers, as well as to lay down encryption rules for specific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This study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innovative cloud computing and security challenges that exist at different levels of cloud infrastructure. In this league, the present research work would b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in reducing the security attacks on cloud computing so as to provide sustainable and secure services.  相似文献   

19.
李丽娟 《软件》2014,(3):174-175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在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不断创新,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云服务模式,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更好的满足图书馆资源需求起到了较大的帮助作用。本文通过对云计算环境下的图书馆云服务模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推动图书馆持续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