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2 毫秒
1.
通过分析依兰县城空间格局现状以及演变历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系统地阐述了依兰城市空间重构的必然性,进而提出城市空间重构策略,以便能够重构一种更加合理有序的空间脉络体系,更好地引导城市增长和促进城市更新,实现依兰县城的真正可持续发展,并希望能够为黑龙江省中小城市的空间重构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汪涛  姜丽 《江苏建筑》2010,(5):6-8,19
中小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特征决定了其不同于其它类型小城镇发展的独特性。以句容市黄梅镇为例,以小城镇发展诉求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中小城市边缘区小城镇的发展机制,以城乡统筹的观点合理选择发展模式,以期总结发展经验,推动此类小城镇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安徽建筑》2020,(1):72-74
针对山区村落现存公共空间无法满足,村民对公共生活日渐增长的需求。文章试图结合地域特色,从功能与秩序角度研究山地村落公共空间重构问题,分析公共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结合景观廊道-斑块-景观基质理论,分析村落提出相应的重构策略。继而以庐江县鲍店中心村为例,按照"秩序优化和功能延伸"的思路,分析村落聚落空间布局特征与影响因素、空间布局优化、转型与重构。力求在保护村庄传统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升公共空间价值,从而激活山区村落重新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小城市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小城市开放空间的功能、特性及系统成.概述了中小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要点,并对中小城市开放空间进行了阐述,提出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是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丰富的要素,诠释了对活态区域的理解和独特的文化特质,凸显多元价值。以安徽万涧村为例,研究文化景观视角下的传统村落,通过对村落选址、空间形态、建筑形制等方面进行梳理,并综合分析村落自然景观资产,总结万涧村落的文化景观特征。提出保护策略:构建"区域—文化—空间"的价值认知体系;吸纳多元,提高公众参与;立足生态,发展特色产业;活化历史,传承场域精神;实施数字化遗产景观保护。为探索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将参数化技术引入村落空间肌理分析,构建了村落空间肌理的参数化解析与重构体系,并以贵州某传统村落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针对道路、地块、建筑3类地物要素,分别进行了参数化解析,得到了能够表征地物特征的参数值,然后将这些参数值代入CGA生成规则进行参数化重构,得到计算机模拟的新的空间方案。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本文所述参数化解析与重构体系能够较准确地提取和反演原始村落的空间肌理特征,为村落空间肌理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袁媛  杨廉  马晓亚  袁奇峰 《规划师》2012,28(2):55-61
大城市边缘区在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地域空间、社会空间、公共设施空间、职住空间分割等问题。基于此,为达到融合边缘区的各类地域和社会空间的目的,南京市江宁区东山新市区中心体系规划通过完善多样化和多层次的中心体系,选择多核的空间模式,选择区位中心型,明确对内、对外的职能关系等多种规划手段,有效促进边缘区各类地域的空间融合,完善各类功能区的有效配套,以期为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升级、空间融合和功能提升提供有益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建筑》2020,(2)
清末以后的闽南侨乡社会深受安全问题困扰,对防御功能的需求尤为突出。有别于防御性鲜明的聚落民居,闽南侨乡的防御功能与日常生产生活空间紧密结合,具有一定隐蔽性,其防御性空间设计体系有待系统梳理。文章以闽南著名侨乡檀林古村为例,从"村落—组团—单体建筑"三个层级系统解析村落防御性空间特征,并结合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尝试探讨闽南侨乡聚落防御性空间设计的特征及创造性,以期为闽南地区传统聚落的价值判定、村落保护研究及实践、安居工程等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火车站案例分析及诸暨火车站的改造实践,探索中小城市高铁站"城—站"关系,并提出提升改造观点及措施,力求促进火车站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CiteSpace对1998年—2018年传统村落空间研究进行分析,得到我国传统村落研究科学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梳理"空间形态"研究热点与演进规律,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空缺,探索空间形态研究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①近20年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形态特征—形态演变规律—形态保护"这三个方面,且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②研究方法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的探索,基于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村落空间使用和保护的实践研究仍然较少;③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按照空间类型由大到小划可分为3级,目前空间研究还处于第一层级的"整体空间"研究阶段;④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可概括为包含"空间要素+空间演变+空间保护+适应性发展"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