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重庆段长江水作为热泵取水水源的全年变化情况,通过长江重庆段2011年—2012年逐日水温、2006年—2013年逐日水位等基础数据,分析了其总体变化规律;利用2003年—2012年部分年份的月平均水温序列、2006年—2013年的月平均水位序列,采用时间序列中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其水温、水位的季节效应及趋势变化等规律。结果表明:在11月至次年的2月,日平均气温一般低于江水水温3~5℃,此时利用江水源热泵供热具有较好的水温条件;长江重庆段江水月平均温度序列均值为18.9℃,各季节指数的分布范围为0.600~1.385;长江重庆段的年际江水水位序列变化带有明显的突变性,蓄水调整后的各月平均水位序列季节指数分布范围为0.962~1.030,剔除季节影响因素后,且不考虑7月、8月、9月,其月平均水位围绕170 m进行波动。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江水源热泵取水系统的设计、运行水位和水温极值情况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时序分析的基础上对各自然月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更具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长江水作热泵系统冷热源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江水源热泵系统的形式,分析了长江重庆段的水温和水质情况。研究表明,长江水作为冷热源适于发展水源热泵技术,应优先选择壳管式直接利用热泵系统。此外,针对长江水泥沙含量高、夏季悬浮物和微生物数量多的问题,探讨了江水的净化处理、增强传热和除垢、热泵系统工况分析、取水方式以及江水二次利用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重庆地区长江和嘉陵江江水的水温、水质、水位的年变化规律,开展了全年逐月测试。结果显示,两江水温在竖直断面上基本保持不变,相对于嘉陵江而言,长江江水温度具有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的特点,较嘉陵江更适合作冷热源;两江江水均要解决浊度大的水质问题,长江江水还须解决铁离子含量偏高的问题;重庆地区两江的水位变化幅度分别约为3.8,5.4m,且变化频繁。  相似文献   

4.
柴峰  白雪莲 《暖通空调》2013,(7):44-47,106
水源条件是影响水源热泵系统性能和能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重庆地区的江水资源状况,从水量、水位、水温、水质4个方面分析了长江和嘉陵江的水源特性,提出了江水源热泵的应用条件和要求。根据乌江武隆段的水文数据,从水源条件论述了重庆某工程采用江水源热泵的可行性,并分析了设计和运行中保证高效利用江水冷热资源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项目所在地长江水的水温、水浊度、水的含砂量等相关水质状况进行了调研,并简要分析了水源热泵系统中常规取水方式的利弊。确定了利用浮船取水,长江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送入水源热泵主机的取水工艺,并详细介绍了与之对应的清洗系统。该设计降低了取水工艺的施工难度,最大程度上利用了长江水的冷热量,提高了主机效率,缩短了清洗系统的运行时间,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6.
水库水作为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取水水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康水库的水温、水容量、水质的分析,以及系统运行后对水库水温影响的模拟,研究了安康水库作为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取水水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安康水库的水温、水容量以及经简单处理后的水质均能够满足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对取水水源的要求;夏季、冬季系统运行排水入库后,其水温仍能够满足系统对取水水源的水温要求。因此,安康水库作为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取水水源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地表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一般受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制约,在适宜的地区应用更能体现它的优势。以某实际工程为例,分别从水温、水质、取水方案和温排水四个方面证明了在夏热冬暖地区采用湖水源热泵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夏热冬暖地区湖水作为热泵冷热源收纳体是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的气候、水文条件为基础,根据不同类型地表水的特性和水温水质情况,结合地表水利用的节能条件,分析在福州采用地表水源热泵的发展前景,结果表明:(1)闽江周边的用户适合采用水源热泵;(2)不宜采用西湖水作为水源热泵的热源或热汇;(3)可直接利用八一水库和登云水库的水源作为冷冻水或冷却水;(4)海水适合作为热泵热源和热汇。  相似文献   

9.
长江水源热泵开式与闭式实验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水资源丰富,可作为水源热泵系统的低位冷热源。针对长江水源特点进行了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对比实验,获得了两者的机组性能系数、系统整体性能系数、闭式系统中换热器内水温变化规律以及有效换热管段等参数。分析了对比实验数据,得出本实验中开式、闭式系统热泵机组性能系数分别为3.08和3.77,整体性能系数分别为2.38和2.80。最后对开式和闭式长江水源热泵的应用作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应用长江水作低位冷热源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结合浙江省的水资源情况分析了应用该技术对地下水水温、水质、地质条件的要求及可行性,指出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节能高效、环保的空调冷热源形式,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研究设有吹拔空间的高层建筑烟气流动及火灾蔓延特征,分析其对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的影响。采用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方法对某设有74.65 m、55.95 m双吹拔空间的一类高层建筑建立火灾发展模型、设计火灾场景、用CFD火灾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建筑利用吹拔空间自然排烟时各火灾场景均能满足各层人员疏散的性能指标,在吹拔空间四周环廊上设置挡烟垂壁影响烟气的顺畅排出,缩短了危险来临时间,增大了火灾的危害性。提出吹拔空间式建筑宜利用烟囱效应优先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烟气控制宜疏堵结合,以疏导为主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对各层中庭开口处未设置防火卷帘的大型商业建筑中庭火灾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火灾发展过程及烟气蔓延过程,研究该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研究表明:火灾下,烟气通过各层中庭开口处向各楼层内蔓延,并对接近中庭顶部的楼层产生较大影响。但在本文的火灾场景下,人员均能安全疏散。大型商业建筑在各层中庭开口处不设置防火卷帘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可以保证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某高层办公建筑双内天井排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高层办公建筑防火设计中,结合其设有双内天井的实际情况,提出挡烟垂壁、可开启外窗、办公房间之间及其与疏散走道的防火分隔、疏散走道排烟窗等防火设计方案.同时采用FDS模拟烟气在内天井的蔓延情况,采用PathFinder模拟人员疏散情况,验证了该双内天井的平面布置可在较长时间内给建筑内的人员提供安全的疏散环境,满足火灾初期人员安全疏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研究设有内天井的高层建筑烟气流动及火灾蔓延特征,分析其对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的影响。采用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方法,对某设置74.65 m、55.95 m双内天井的一类高层建筑,建立火灾发展模型、设计火灾场景,用CFD火灾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建筑利用内天井自然排烟时,各火灾场景均能满足各层人员疏散的性能指标,而在内天井四周环廊上设置挡烟垂壁则影响烟气的顺畅排出,缩短了危险来临时间,增大了火灾的危害性。提出内天井式建筑宜利用烟囱效应优先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烟气控制宜疏堵结合,以疏导为主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某高层建筑交易大厅性能化消防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某高层建筑交易大厅结构设计不符合消防规范的情况,结合结构特点及建筑内人员和消防设施的设置,提出性能化消防设计的思路。设定火灾场景,利用FDS模拟烟气运动,利用Pathfinder模拟人员疏散。结果表明,建筑消防设计能够满足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为类似建筑消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reported an actual building fire incidence for a ten-story building that occurred in Taiwan in 2008. Due to the stack effects the fire occurred on the third floor spread through the patio in a short time to the upper floors and caused three deaths in a tenth floor apartment. This study also attempted to reconstruct the actual fire scenario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The spread of the fire to the combustibles due to hot smoke was accounted for in the simulation. Variation of the fire scenario and the factors causing the fire spread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an initial fire size below 1.0 MW would not generate sufficient hot smoke to cause fire spread despite the stack effects. However, any obstructions in the patio such as window shading has been found to cause heat accumulation that would aggravate the fire spread problem. The presence of a canopy at the top of the patio can cause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smoke for the upper floor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incidence. Moreove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when the fire spread through the patio the initial fire size of 1.0 MW at the fire site can grow to a building fire of 300 MW.  相似文献   

17.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参考规范对超高层建筑,尤其是40层(约150m)以上的建筑进行防火设计时遇到一些与建筑安全使用、有效救援相左的问题。以一幢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为例,从消防登高面、避难层设置、客梯疏散和应急响应预案的编制等方面入手,探讨和解决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力图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保证并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火灾网络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建筑防灭火以及人员疏散的正确决策,关键在于对灾变条件下高层建筑中风流参数变化的正确预测,特别是在采取一定的风流控制措施之后各通道内风量、风向、烟流蔓延范围、烟气浓度变化等参数的预测。论文全面地介绍了全风网网络模拟软件HRBFS的基本原理、组成部分、软件特点、系统的结构以及需要输入的数据等。模拟软件可以有效地校验消防四大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并能为消防决策和建筑火灾事故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该商业综合体的建筑特点、商业布局,本文主要提出了将步行街两侧的商铺与步行街公共区域采用防火分隔设施分开的建议。在此基础上从防火分隔、防烟排烟系统、自动灭火系统、人员疏散等方面提出了消防设计建议方案。此外,还针对影院提出了相关措施,保障其内部人员安全疏散。根据建筑的火灾危险性设定合理的火灾场景及相应的人员疏散场景,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火灾及烟气的蔓延特性和人员疏散特性,论证本文提出的消防设计方案是能达到所设定的消防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20.
隧道火灾是公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本文以某长大城市公路隧道作为工程研究对象,针对其不同规模和风速的火灾工况,以能见度为评价指标,使用CFD数值模拟手段对其隧道火场逃生环境进行安全分析与评价。该隧道盾构段长3390m,外径14.5m,特殊火灾工况下采用完全纵向通风。研究表明,当隧道发生火灾时,纵向排烟模式能够控制烟气蔓延,大断面隧道的上部空间维持稳定的烟气层,隧道下部环境有利于疏散逃生和消防救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