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润湿剂、分散剂、黏结剂、崩解剂等因素对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最优配方组成:吡唑醚菌酯50%、Morwet EFW3%、Morwet D-425 7%、2425 16%、无水硫酸钠5%、高岭土补足至100%。经过试验分析表明,产品悬浮率达90%以上,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农药》2017,(4)
[目的]建立吡唑醚菌酯·霜脲氰水分散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使用C_(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对试样中吡唑醚菌酯和霜脲氰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吡唑醚菌酯和霜脲氰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9,标准偏差为0.09和0.15,变异系数为0.87%和0.74%,平均回收率为99.7%和100.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是吡唑醚菌酯·霜脲氰水分散粒剂合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16%二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的检测分析方法以及悬浮率、热贮稳定性的测定方法。采用ODS-C18反相色谱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16%二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含量的分析方法,参考GB/T 14825—2006测定该药剂的悬浮率。结果表明,该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同时快速分析16%二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的有效成分含量,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5%和99.90%;标准偏差分别为0.095和0.085;悬浮率测定方法符合此制剂质量控制的检测需要,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0%和99.41%,标准偏差分别为0.776和0.536。  相似文献   

4.
9种杀菌剂防治苹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种杀菌剂防治苹果炭疽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前施药防治苹果炭疽病,试验中9种杀菌剂均具有较好防效,在处理剂量范围内对果树安全.第6次药后调查,制剂用量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000 mg/kg的防效最高,显著优于其他各药剂处理;其次为25%咪鲜胺乳油1 333.2 mg/kg,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428.5 mg/kg,25%吡唑醚菌酯乳油333.3 mg/kg,防效达88%以上.生产上应在发病前施药,间隔7~10 d喷药1次,连喷5次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开发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方法]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粒径、黏度、分散性、冷贮、热贮和冻融稳定性等指标的测试,对配方中的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和原药进行了筛选。[结果]当吡唑醚菌酯12.8%,啶酰菌胺25.2%,DSC2005 5.0%,Ethylan NS-500LQ 1.0%、黄原胶0.15%、硅酸镁铝1.0%、丙三醇4.0%、消泡剂SAG6300.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可制得合格的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结论]该配方适用于不同熔点的吡唑醚菌酯原药,具有优良的低温和高温稳定性,为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复配悬浮剂配方的开发和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在黄瓜上使用的安全性,对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吡唑醚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4~4.2 d、8.5~11.8 d,烯酰吗啉在黄瓜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5~4.7 d、17.7~33.6 d。黄瓜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06~0.333 mg/kg、0.066~2.237 mg/kg,烯酰吗啉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06~0.632 mg/kg、0.108~4.866 mg/kg。吡唑醚菌酯和烯酰吗啉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  相似文献   

7.
正7.水分散粒剂水分散粒剂是一种安全的、无溶剂、无粉尘,有一定强度和自由流动的粒状制剂,并由于它的包装和使用方便,用水稀释能迅速地分散成悬浮液使用,已成为当今农药剂型和作为替代可湿粉剂最有吸引力的新剂型。巴斯夫公司开拓了一系列吡唑醚菌酯的水分散粒剂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有60%唑醚·代森联(5+55)WG,商品名百泰?、38%唑醚+啶酰菌胺(12.8+25.2)  相似文献   

8.
杨耀武 《安徽化工》2008,34(2):48-50
通过对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粘着剂和填料等各种助剂的筛选,确定了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的最佳配方为:醚菌酯含量50%,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钙 Morwet-450)20%,湿润剂Witconol NP-100 0.4%,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5%,粘着剂NJ 1%,陶土补足到100%.最终得到的产品悬浮率高(大于90%),崩解时间短(小于20s),分散性和湿润性好,热贮稳定性合格,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了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吡唑醚菌酯和啶酰菌胺复配制成干悬浮剂,拓宽杀菌谱,提高利用率。[方法]采用湿法研磨粉碎,后喷雾干燥制得38%吡唑醚菌酯·啶酰菌胺干悬浮剂,通过流点法初筛润湿剂与分散剂,再根据润湿时间、崩解次数、硬度和悬浮率的测定筛选最终配方。[结果]最优配方:吡唑醚菌酯12.8%、啶酰菌胺25.2%、SD-819 17.5%、SD-661 7.5%、SD-02 3%、乙二醇2.5%、硫酸铵2.5%、SR-04补足至100%。[结论]该配方制得的干悬浮剂悬浮率高,热贮稳定性好,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流化床造粒工艺,研究不同类型的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填料等因素对75%丙硫菌唑·肟菌酯水分散粒剂物化性质的影响,最终获得性能稳定的75%丙硫菌唑·肟菌酯水分散粒剂。配方组成为:丙硫菌唑50%、肟菌酯25%、Tersperse 2700 11.7%、terwet1004 1%,Morwet D425 3.3%、无水硫酸钠2%、煅烧高岭土补足至100%。经检测,产品悬浮率达90%以上,崩解状态云雾状,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现玲  卢瑞 《广州化工》2012,40(17):71-72,110
本研究通过对填料、分散剂、润湿剂、渗透剂、黏结剂等主要助剂的系统筛选,最后确定60%肟菌酯.己唑醇水分散粒剂配方筛选组成,优选配方为肟菌酯含量为20%,己唑醇40%,Morwet IP 3%,分散剂NNO 4%,丁基萘磺酸钠3%,聚乙烯醇0.8%,其余用玉米淀粉补足。根据上述配方加工成60%肟菌酯.己唑醇水分散粒剂,悬浮率在80%以上,质量稳定,分解率低,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流点法、黏度曲线法确定润湿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并通过筛选增稠剂、防冻剂等,确定25%吡唑·毒氟磷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其最佳配方组成为:5%吡唑醚菌酯、20%毒氟磷、3%7286、1.5%J601、1%1 1 06、0.2%黄原胶、1%硅酸镁铝、4%乙二醇、0.3%卡松、0.2%消泡剂1 860,水补足至1 00%。该制剂对黄瓜炭疽病防治效果良好,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悬浮剂的相关标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和填料等各种助剂的筛选,确定了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的最佳配方:戊唑醇含量80%;分散剂:PO-EO嵌段聚醚5%;湿润剂:月桂醇聚氧乙烯基醚2%;崩解剂:羧甲基淀粉钠5%;高岭土补足.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悬浮率90%以上,崩解时间小于30 s,热贮[(54±2)℃,14 d]分解率小于3%,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36%唑草酮·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研究过程,通过对载体、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填料的筛选,最后确定了36%唑草酮·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优选配方。各组分及含量为:唑草酮22%、苯磺隆14%、载体A40%、EFW3%、木质素磺酸钠7%、硫酸钠3%、玉米淀粉补足100%。试验结果表明,按该配方生产的水分散粒剂在水中分散性好,悬浮率高,润湿时间小于90 s,崩解时间小于60 s,各项指标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25%苯氧威水分散粒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佘永红  杨睿 《农药》2005,44(6):254-256
在25%苯氧威水分散粒剂的研究中,我们进行了载体、溶剂、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和乳化剂等的研究,并就不同的加工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筛选出最佳配方:苯氧威25%,乳酸丁酯12%,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2.7%,无水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00^#)2.3%,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盐3.2%,2-乙基己基丁二酸酯磺酸盐1.9%,淀粉乙醇酸钠和碳酸氢钠3.4%,白碳黑约47.2%;选择的加工工艺可行、经济,制剂的性能优良;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乳油的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流点法确定分散剂种类,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配方,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制备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样品,并开展田间防治玉米大斑病的药效试验。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的优化配方为:10%吡唑醚菌酯、20%戊唑醇、2.5%润湿分散剂Atlax G-5000、0.12%黄原胶、4%丙三醇,水补足至100%。所制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80,210 g/hm~2时,对玉米大斑病防效分别为85.03%和88.80%。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可有效防治玉米大斑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出26%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HTlc杂化物水分散粒剂的最佳配方.[方法]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崩解剂、黏结剂等助剂的筛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确定了最佳配方.[结果]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HTlc杂化物78%,润湿剂SDS+RS为6%,分散剂Morwet D425为5%,崩解剂尿素为10%,黏结剂蔗糖为1%.[结论]制剂悬浮率90%以上,崩解时间小于180 s,热贮[(54±2)℃,14 d]分解率小于5%,产品各项指标符合水分散粒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以水为介质的环保型新制剂25%唑菌.丙环唑微乳剂。通过对助剂及溶剂品种的筛选,考察了配制的微乳剂各种控制项目指标以及低温、热贮性能,并确定了最佳配方:唑菌胺酯5%,丙环唑20%,乙二醇丁醚醋酸酯10%,乙醇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三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农乳33#6%,农乳500#3%,有机硅消泡剂0.05%,纯净水补足。结果表明,该微乳剂质量稳定,分解率低,使用安全,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三角坐标法在25%噻虫嗪WDG配方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运用三角坐标图法快速筛选水分散粒剂最佳配方的方法,即以分散性、悬浮率、崩解时间作为实验指标,选用润湿剂、分散剂和崩解剂为三个变量,快速研制得到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苯甲·吡唑酯微乳剂的配方和制备方法。通过对溶剂、乳化剂、防冻剂、水质的考察,最终确定20%苯甲·吡唑酯微乳剂最优配方为10%苯醚甲环唑、10%吡唑醚菌酯、13%乙酸乙酯、10%环己酮、7%BP、5%农乳500#、3%农乳1602P、6%JFC、3%乙二醇,自来水补足至100%。在此基础上,开发了30%苯甲·吡唑酯微乳剂配方。苯甲·吡唑酯微乳剂各项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