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霞院工程环境监理借鉴小浪底工程环境监理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行工程环境监理机制,充分发挥了环境监理的作用,实现了工程环境管理的目标。实践表明:工程环境监理机制是环境管理的有效方法,业主的信任和支持是环境监理有效开展的前提,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完善的工作制度是环境监理工作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王沛芳  王超  冯骞  肖金凤 《人民黄河》2002,24(11):40-41
环境监理依据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和技术标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环保行为以及他们的责、权、利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约束,最终达到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种效益的统一。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引入环境监理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在分析工程环境监理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实施环境监理的基本模式,框架体系,工作程序及监管方法,指出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总体目标和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3.
湖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程环境监理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文章简要介绍了世界银行项目湖南长江干堤加固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我国工程环境监理的发展趋势、尚需探讨的问题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监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笔者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以及近期从事某大型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监理的经验,运用建设项目工程监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环保措施实施特点,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监理实施背景、工作特点、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利水电工程实行环境监理是国家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两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论述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的关键控制点、监理内容、监理方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峻德  邬慧玲 《水电站设计》1999,15(3):93-94,112
积极开拓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市场,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环境深化改革的发展的需要。本文重点阐述了积极开拓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当前应抓紧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环境监理的重点是施工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从水环境保护监理、环境空气保护监理、噪声控制监理、固体废弃物处置监理、生态保护监理、环境监测管理和环保设施验收管理等方面对如何开展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监理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水库移民工程全生命周期环境综合监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志刚  熊文 《人民长江》2010,41(23):12-14
目前,我国移民工程中尚未强调和实施环境综合监理,在移民安置区和环境影响区存在环境监管盲区,不能客观反映移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相关环保建设工程脱节,影响生态和人居环境。概括了移民工程全生命周期环境综合监理的意义,分析了我国现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程环境综合监理现状,论述了实施环境综合监理必要性,明确了移民工程环境综合监理范围、对象与主要内容,列举了移民工程环境综合监理适用方法等,为今后移民工程开展实施环境综合监理提出了技术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小浪底工程环境保护与环境监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浪底工程是我国运用国际惯例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根据世行咨询专家的要求,相继开展了环境监理、环境监测、卫生防疫等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近年来的工作实践,逐步完善了施工区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体系,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与环境监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开始实施的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在后期施工中设立了环境监理.在堤防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施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必然会涉及到诸多的环境保护问题.堤防工程的环境监理工作由长江委工程建设监理中心实施,监理中心设立了"长江重要堤防隐蔽工程环境监理站",监理站在各堤段均下派了驻地监理工程师和现场负责监理工程师,根据环境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各级承包商均组建了自己的环保机构和环保责任人.环境监理的实施主要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监理.堤防工程环境监理控制以单元工程和分部工程相关的主要环境要素控制检查为主要手段,环境监测作为环境质量控制与检查的辅助手段.由于实施环境监理,为堤防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创造和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