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园林香景是自然之于人的主要传递途径之一。该文选取扬州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小金山园林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气象基础资料,对场地内的风向进行模拟仿真,绘制风向矢量图,模拟植物芬芳的扩散过程。以图像为基础,分析园林芳香植物对于游人嗅觉的影响,制作园林香景游线图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园林中有限的芳香植物达到了四季闻馨的香景效果,不同类型的园林又都各有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均与园林造园意境相结合,揭示了园林芳香植物在园林人文内涵中的重要作用,为园林香景研究和园林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20,(1)
193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学人对传统园林的研究多样而丰硕。他们不仅将传统园林带入现代学术的视野,还在今日不断尝试延续传统园林文脉的设计活动。以中国建筑学人对传统园林的研究为研究对象,尝试全面梳理他们在园林史论、园林美学及艺术、园林营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基于设计实践的园林认知,从而认识他们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园林的基本理解以及观念的转变,其中所呈现的多元化探索对如今园林与建筑的研究和实践仍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在长期的造园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香景营造经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香景营造风格。以19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30年代初的苏州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书籍绘画对其植物香景进行解读。首先分析怡园植物,结合传统香文化背景,对其主要香景植物进行梳理;其次,选取园中典型香景,根据香景植物与园林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其营造方式;进而从多角度解读怡园香景的审美特征,挖掘古典园林香景的营造特点,为现代香景植物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气味和嗅觉越来越被风景园林领域所重视,世界各地的优秀香景营造案例的研究价值也正在逐步凸显。为了借鉴经典园林中的香景营造策略,选取较具代表性的西班牙摩尔人时期伊斯兰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从香景特征和香景营造手法等方面,总结出其园林中的香景特征:①植物选择在宗教、风俗或医学因素影响下,受植物香气、功能等因素影响,并且形成一定的配置模式;②园林中的香景除了植物之外,香薰香料也是香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麝香、松香等。并总结出伊斯兰园林中的香景营造手法有:①植物布置,包括植物行列式种植布局、植物绿篱的修剪以及植物与其他园林造景要素的协同等,有助于园内香味景观的形成;②利用Ansys Fluent、SKetch up等软件对格内拉利弗花园的水渠中庭进行模拟分析,发现十字形狭窄水池的递引过度作用,考虑植物布局营造对于园内环境的影响,水池产生的小气候也对香景营造有一定的助益作用;③园中下沉式的种植池符合人们“坐观”的需求,能够使人更加近距离地感受植物的芳香。研究旨在为现今的园林香景营造或都市嗅觉景观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沈福煦 《园林》2006,(6):8-9
西泠印社是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团体,但它的所在之处却是一座很有个性的园林。所谓个性,就是它地形高低起伏,建筑和林木分布在山上、山下。西泠印社位于孤山西端,邻近西泠桥。西泠印社以西湖为依托,有山水作为借景,有得天独厚的园林环境。从清中叶开始,浙江形成一个以丁敬为代表的"西泠八家"。他们在吸取秦汉印精华的基础上,创立雄健古朴的浙派风格,后来一直影响着金石印坛。光绪三十年(1904),杭州篆刻家丁仁、王禔、叶为铭、吴隐等人结社孤山,创建学术团体,此团体于1913年正式定名  相似文献   

6.
《园林》2009,(5):11-11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牡丹,“疑香熏罨画,似泪著胭脂”之芍药,因其天生丽质而占尽春华,更兼文人吟颂而蜚声天下,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绝色双娇。洛阳牡丹、扬州芍药至今仍为人所记忆。  相似文献   

7.
桂花     
郑汉臣  赵红芳  沪庆 《园林》2009,(12):82-83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又名木犀、丹桂、岩桂、七里香、九里香,为木犀科、木犀属常绿灌木或乔木,原产于我国西南部和中部。桂花不仅是我国特产的观赏花木,也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桂花的国家,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唐朝诗人宋之间有名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使桂花有了“天香”的美誉。我国目前已有20多个城市以桂花作为市花。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元旦期间,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茶、花、琴、香"园林养心雅集及民乐演奏欣赏活动,邀请广大观众体验中华传统文化与理想家园的完美结合体验。"烹茶、插花、抚琴、品香"是古代文人的"四雅"之事,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元旦期间,园林养心雅集将"茶、花、琴、香"汇聚一堂,邀请观众在专业人士的引领下,学习  相似文献   

9.
《园冶》载"时宜得致,古式何裁",要继承并传承中国传统特色,不忘初心。世界园林博览会之园中园将园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文化艺术效益和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及乡情融为一体。应某地方人民之约,从立意、相地、明旨、布局的思路出发,立意主题"天香华梦",对某地方园作了创新摸索。中华以诗言志,诗意化象。中国园林艺术特色景面文心。诗画藉文言志,山水以形媚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景观诗情画意浓郁,植物选择不仅考虑其色、香、形、姿、韵等,还包括与环境互作的光影、声响等一切感官体验效果。传统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丰富,并注重新奇植物的引种和应用。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注重与环境相融合,与山体、水体、道路、建筑等园林要素相得益彰,体现出高超的园林艺术和情境。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应传承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设计出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并创新应用多种的植物材料、多样的造景手法,以人为本,科学设计,营造出经典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1.
严玲璋 《园林》2012,(5):88-88
近日,读了陈新、赵岩两位园林专家撰写的《美国风景园林》一书,甚为感动。因为,过去未曾见到过相关著作。作者陈新先生是我的老同事、老朋友,从年轻时进入园林行业后,曾在科研、信息、管理、工程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不仅积累了经验,且知识面广,平时还擅长写作;退休后,他充分利用多次赴美探亲的机会,通过考察和资料收集,为撰写本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在又有年轻的园林专家赵岩参与合作,使专著更加充实、完整,历经两年辛勤的撰写,终于完成。  相似文献   

12.
常见樱花品种及其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芳 《园林》2016,(4):72-75
正随着三月赏樱热潮,樱花在园林中的应用也呈上升趋势,各景区、公园以及道路、街心绿化等广植樱花。由于现今从事园林景观的设计人员对不同樱花品种的园林特性不是很了解,故在园林景观设计时,不论樱花以什么形式的园林应用,大多只笼统给出"樱花"种名。在进行图纸设计时,虽然有些设计人员给出了"樱花""吉野樱"的区分,但这种区分对樱花在园林中的应用是远远是不够的,因为樱花品种相当丰富,不仅  相似文献   

13.
北京颐和园后山景区的买卖街,1987年成功地修复了,向广大中外游客再现了名园名景的本来面目。买卖街位于颐和国后山景区的中段,是模仿江南水镇景色的杰出创作,反映了古代帝王在皇家园林中所要表现的“移天缩地在君怀”的主导思想。买卖街采取一河一街的建筑形式,沿河正面展开各式商店铺面,如卖鞋的履样斋,卖香的细香铺,卖文房四宝的云翰斋,卖茶水的品泉斋,卖古玩的恰古斋。卖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景观诗情画意浓郁,植物选择不仅考虑其色、香、形、姿、韵等,还包括与环境互作的光影、声响等一切感官体验效果。传统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丰富,并注重新奇植物的引种和应用。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注重与环境相融合,与山体、水体、道路、建筑等园林要素相得益彰,体现出高超的园林艺术和情境。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营造应传承师法自然、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设计出富有诗情画意的作品,并创新应用多种的植物材料、多样的造景手法,以人为本,科学设计,营造出经典的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5.
今天园林事业的发展,要求所有关心它的人,对园林专业的美术教育,给予应有的注意。这里就这些年来的教学体会,谈点看法。希望能引起各界对园林美术教育的重视。一、对园林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应该对园林专业美术教育的性质有个恰当的认识,因为这将关系到教学使命、地位以及进一步的诸如教学内容、教法等一系列问题。认识明确是基础。不仅在所有同行之间,而且与各级主管部门,特别有权作出规定的上级之间,统一认识,这一点尤为必要。 (二)园林专业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工科学校的美术教育。园林事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事业,至少在艺术教育上应有足够地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园林注重植物香景营造,而圆明园盛期的植物香景营造堪称典范。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首先对圆明园盛期的香景植物种类进行梳理,并结合景点景名,对主要香景植物的应用方式进行总结;其次依据乾隆御制诗,就香景植物的香味特征描写进行归纳与解析;最后探讨植物香景意境的生成过程,从闻香感觉、闻香感想、闻香感悟三个层面,就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典型香景意境进行探究,以期对现代植物香景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园林中的虚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园林中的虚景包含非常广泛,现通过古诗、古典园林理论与实例,分别对空间、光影和声、香等方面进行研讨,试图以小见大,触类旁通,揭示虚景的奥秘,扩展人们的欣赏视野。并对现代园林中重实轻虚的弊端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
为了筛选出适宜福建省仙游县种植的草莓品种,引进华香1号和华香2号与当地主栽品种天香进行对比,从物候期、植株生长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华香1号的物候期和主要农艺性状与天香(CK)相近,但其果实齐整度不如天香(CK),果实小于天香(CK),产量大幅低于天香(CK),在仙游县种植没有经济效益优势。华香2号的物候期比天香(CK)晚4~7d,植株生长势好,丰产性强,果实极大,口感酸甜,香味浓郁,风味佳,产量略低于天香(CK),可搭配天香种植,丰富当地品种,以错开上市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张庆费 《园林》2011,(9):7-7
自1999年昆明首次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以来,园林园艺博览会的作用与地位不断提高。我国各地争办各类园林、园艺、花卉、绿化等博览会的热情不断高涨,展会接踵而来,热闹非凡。这些博览会不仅展示和交流了园林园艺成果,也丰富了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画在用色上讲究和谐、雅致、朴素,这与苏州园林用色处理与园林空间的艺术感染力极其相似。形、声、色、香是苏州园林建筑艺术中的主要考虑因素。文章通过分析苏州古典园林的景观特点,探讨山水画意境在苏州园林造园理念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