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玉宏  杨明 《江苏建筑》2010,(2):58-60,85
沉井被用作地下构筑物时,截面配筋往往由裂缝宽度验算确定,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所需配筋小于满足裂缝控制要求所需配筋,特别是刃脚根部以上1.5倍厚度的井壁。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有各种不同的裂缝计算理论及包含各种不同变量的、各种不同形式的裂缝计算公式,保护层厚度也有不同的规定。结合具体工程,依据不同的现行规范选取裂缝宽度限值,进行裂缝宽度验算。通过分析表明: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进行沉井设计,能在满足耐久性要求条件下减少配筋量多达25%,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衍辉  杨福斌  徐士翠 《山西建筑》2011,37(17):143-145
阐述了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简称CRCP)的应用、病害和国内外配筋设计方法,指出冲断是CRCP的唯一结构病害,其形成与裂缝间距、裂缝宽度、裂缝传荷能力(LTE)、环境和车辆荷载等因素有关,指出CRCP配筋设计时应以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或LTE)、钢筋应力和冲断数作为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矩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验算公式,将规范限定的最大裂缝宽度值代入,针对ψ的不同取值范围,反推出以钢筋直径及根数表示的控制方程,从而可根据已知条件直接计算得出满足裂缝宽度要求的配筋量.算例表明,该方法能避免反复调整配筋并进行裂缝宽度验算的过程,所得配筋参数能较好地满足要求,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徐源 《特种结构》1996,13(4):18-20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池池壁裂缝的产生原因,裂缝宽度计算,构造配筋及防治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对一简支梁12种不同配筋截面进行了裂缝宽度的计算分析,发现在仅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下,使用HRB400钢筋与HRB335钢筋相比,可节省钢材,但相应的裂缝宽度增加;同时对上述配筋截面在不同裂缝宽度限值时的钢筋应力进行了反算分析,发现HRB400钢筋的强度利用差别很大;根据不同裂缝宽度限值时钢筋强度的利用情况,提出了不同裂缝宽度限值时选择不同级别受力钢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林海  毛志兴  潘以华 《浙江建筑》2007,24(9):16-18,28
变电站厂房结构设计中梁的配筋一般由裂缝宽度控制。在此以温州110 kV黎明变电站厂房结构为例,采用不同计算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不同计算参数、不同裂缝宽度控制对结构配筋量的影响。同时对计算参数的合理选择提出建议,以避免梁配筋量的不必要加大;并建议对柱的配筋适当加大,使结构符合强柱弱梁的抗震概念设计要求。最后指出梁钢筋代换不能简单采取等强代换的方法,而应考虑裂缝宽度的影响并经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7.
研究缓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时的静张拉摩阻力、偏差系数,κ和摩擦系数μ.通过18根缓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分析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在静载、等幅以及变幅疲劳荷载作用下缓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宽度的发展规律,得到了最大裂缝宽度和平均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疲劳荷载作用下缓粘结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建议了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为经济可靠,安全合理的设计和验算混合配筋预应力混凝土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及其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基于耐久性要求的设计方法对两榀框架楼面梁按处于低侵蚀及中等侵蚀环境 ,众多种荷载组合进行了配筋计算 ,并用两种方法计算相应的裂缝宽度。对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 ,两种侵蚀环境下的裂缝开展宽度均满足耐久性的控制要求。因此 ,该设计方法的验算公式与其相应的裂缝控制宽度是相辅相成的 ,设计方法也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GB50010—2002)中裂缝宽度验算公式,推导出限制钢筋混凝土受弯、受拉和偏心受压构件裂缝宽度配筋计算通式,使计算由已知条件一次求得构件截面配筋面积,并通过与正截面强度的配筋进行比较,确定设计控制目标,使设计方便、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常州市工业厂房中 ,现浇混凝土塑壳模井式楼层(包括单排、双排配筋)常在四个大角处产生45°斜裂缝 ,无论单排配筋还是双排配筋均或多或少存在裂缝。本文叙述防止产生这类裂缝的措施和处理方法。1防止混凝土变形裂缝的主要措施(1)设计时除应考虑满足外荷载的配筋形式、规格(一般宜采用双层、小规格密间距配筋)外 ,还应充分考虑板肋内部的构造筋 ,通过合理配筋达到“分散裂缝”的目的。(2)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正确选用水泥强度等级及品种 ,熟练掌握水灰比(一般水灰比为0.6左右时不易产生裂缝) ,特别是对目前大量使…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较繁琐 ,目前一些图表手册不够简化 ,为此结合GB5 0 0 10 - 2 0 0 2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简化计算公式。并按工程中常用截面尺寸、配筋编制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弯矩值计算表格。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简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较繁,目前一些图表手册又不够简化。为此笔者结合GBJ10—89《规范》,提出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简化计算公式。并按工程中常用截面尺寸、配筋编制了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弯矩值计算表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配筋液态渣代砂混凝土梁与同配筋普通砂混凝土梁的对比试验研究,证实液态渣混凝土梁的实测强度安全系数、挠度值、出裂荷载及计算标准荷载下的裂缝宽度均满足TJ10—74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并与普通砂混凝土梁的结构性能很接近。  相似文献   

14.
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 0— 89)附录七的方式 ,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 0 0 1 0— 2 0 0 2 )的公式为基础 ,给出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配筋选择方法。受弯构件设计时 ,根据计算图表选择合适的钢筋直径和配筋率 ,即可同时满足裂缝宽度计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 长期以来,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和轴心受拉构件,为满足破坏时的极限强度和使用时的裂缝宽度要求,各国采用的设计方法大都以极限强度为基础,然后根据需要复核使用状态。这种设计方法,对在使用上要求严格限制裂缝宽度的构件,当由强度确定的配筋,经核算不满足裂缝宽度要求时,通常凭经验增加配筋再行复核,很难一次算好,往往要经多次试算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上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14根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静载和疲劳试验,分析了疲劳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裂缝的变化规律。采用静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和增大系数法建立了疲劳荷载下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裂缝宽度的计算值和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
对《给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 0 0 6 9 2 0 0 2 )中的构件最大裂缝公式进行变换 ,导出满足裂缝宽度要求的截面有效受拉区最小配筋率的计算公式。将受弯构件的最小有效受拉区配筋率列成计算表格 ,以简化矩形贮液池的抗裂配筋计算  相似文献   

18.
吴方伯  殷顺达  王先丽 《山西建筑》2007,33(14):269-270
对预应力芯棒代替钢筋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预应力芯棒的材料组成和每米宽度路面计算模型。通过求解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温缩应力微分方程,采用温度试探法求得路面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并与普通连续配筋路面进行对比得出:采用预应力芯棒代替普通钢筋,可大幅节约钢筋用量,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承载能力和裂缝控制双重因素 ,对斜拉桥承台结构进行了配筋设计研究。首先 ,对结构进行三维弹性有限元分析 ,结合拉应力图形配筋公式确定初步配筋方案 ;然后 ,利用平面子结构方法计算控制区裂缝宽度、深度和钢筋应力 ,对配筋方案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 ,三维有限元结合平面子结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非杆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地下室外墙配筋的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下室外墙的受力分析,介绍了工程设计中的实用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地下室外墙壁板采用C30砼Ⅱ级钢筋时的弯矩配筋及裂缝宽度的部分计算表格,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