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黄国展 《人民珠江》2010,(5):45-47,66
消力池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关键部位,由于对勘察工作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导致一些工程的消力池在运行中发生了工程事故。百色水利枢纽消力池地基具有岩体软硬相间、层间挤压破碎、风化深浅不一、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等特性,存在基础不均匀变形和冲刷问题,在勘察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勘察技术,查明了消力池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准确评价,为设计提供合理的地质参数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百色水利枢纽主坝和消力池复杂的地质条件,历经完整的勘察阶段,在勘察过程中采用综合的勘察手段和先进的勘察技术,查明了主坝区的工程地质条件,通过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对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准确评价,为设计提供了合理的地质参数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勘察中,物探技术作为主要的勘探方法之一,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进行勘察,往往会出现解释成果的不可靠性,此时应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探,综合分析,相互印证,才能使成果的精度大大提高。在此介绍综合物探方法在桃花寺工程中的应用成果,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群 《人民长江》2015,46(1):40-42
近年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展了河流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和评审工作的过程中,执行《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时,对控制性钻孔、钻孔深度、堤基地质结构分类、堤基工程地质条件分类、勘察成果报告的编制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和探讨,有助于统一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认识和完善规程,提升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明鉴江供水工程湛江湾过海隧洞(拟定盾构施工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在风高浪大、潮涨潮落、水深流急,以及万吨轮船、军舰频繁进出激起涌浪等给海上勘察工作带来极大影响的恶劣自然环境下开展勘察工作,采用了一些非常规的勘察方法,克服了各种难题,取得了满意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勘察中,物探技术作为主要的勘探方法之一,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在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地区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进行勘察,往往会出现解释成果的不可靠性,此时应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探,综合分析,相互印证,才能使成果的精度大大提高。在此介绍综合物探方法在桃花寺工程中的应用成果,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的承包人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因提交的成果遗漏或错误对工程项目所造成的损失,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勘察设计合同中双方当事人在勘察设计合同签订过程中,赔偿金额占实际损失的比例问题是双方协商一致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就此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笔者观点。  相似文献   

8.
潘峰  杨丰 《人民珠江》2007,(4):58-60
岩溶工程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复杂问题之一.西牛航电枢纽区具有强岩溶化地质背景,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安排了大量勘探工作和几乎所有能用的物探方法,勘察成果未能获得枢纽区岩溶水文地质结构模型,直接影响到施工图阶段坝基防渗设计的优化.施工图阶段的补充勘察采用“先建假设模型,后做勘察验证“的勘察思路,由“宏观→微观“逐步渐次开展勘察,通过不断细化岩溶分区找出由地质结构控制的岩溶发育规律,获得枢纽区岩溶地质结构模型,为枢纽建筑物优化布置以及防渗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吴礼群 《中华建设》2012,(8):108-109
正在建设工程施工之前必须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状况,为制定详细的项目方案和施工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自己在这一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就在岩土勘察过程中针对岩土工程勘察所依据的规范繁杂各异,论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及方法在岩土勘察工程当中应用情况,希望通过研究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水平,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南沙地区的地形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对岩土工程勘察和实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分析南沙复杂的地形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在该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和实践时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建议科学合理地采用包括测绘、钻探、原位测试、地球物理等方法进行综合勘察,并结合当下先进的勘察技术和设备,以获取准确、全面的勘察数据,确保勘察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盾构施工中,测控技术是为作业人员实时分析判断隧道地质条件并控制盾构设备工作状态提供参考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而传感器一般处于盾构测控系统的最前端,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号的窗口,可以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精确检测、监视并及时将信号数据反馈给控制器(PLC),传感器获得和转换的信息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盾构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小净空始发井盾构始发面临的一系列困难,以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盾构始发为实例,结合始发井的结构和空间条件,根据始发段的地质条件与盾构刀盘刀具设计和分布情况分析,采用移动式反力架、分体始发技术完成盾构始发施工,该技术相对类似工程盾构始发,缩短了始发工期、减少了始发成本、降低了施工风险,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运用"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实时控制"的智能闭环控制理论,提出了以工程建设资源要素动态精准管理、业务流程数字化管理、工艺过程智能控制、实物成本精确分析、结构安全与进度耦合分析及联动调控的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核心,以水电工程数据模型如大坝全景信息模型DIM为基础,以智能建造管理平台iDam为主体的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并对工程数据结构分解与编码体系、工程数据感知传输共享技术、iDam平台的系统架构与业务架构、智能建造工程绩效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通过统一规范的工程数据结构与编码体系,iDam平台可集成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基础数据、环境数据、过程数据和监测数据,为各业务模块服务;建立的基于工程技术和管理大数据的机理分析功能,可为工程建设的业主、施工、监理、设计、科研及运行等单位服务。智能建造初步实践表明,本文构建的技术体系是科学可行的,对基础设施智能建造技术与管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建兴化湾一带花岗岩地层海上风电勘察成果资料分析,结合设计、施工单位在沉桩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深入总结该地区勘察工作采用的几种方法,探索提高勘测成果的精度措施,为类似岩土地区海上风电工程勘察提供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隧道工程的渗漏水问题较为严重,隧道防排水问题一直是工程界难题。为解决中条山隧道的防排水问题,运用水文地质综合勘察方法,对其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在此基础上,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进行了涌水量估算,提出了两种防排水结构类型。经工程实践证明,涌水量估计值基本符合实际情况,防排水结构型式基本满足防排水要求。该结论对于类似隧道工程的防排水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工程实践中因勘察策划缺乏工程地质问题预判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维护工程边坡稳定,利用"先建假设模型,后做勘察验证"的工程地质问题勘察思路,结合大量工程实践,根据地质结构控制论原理,在河谷地质结构分类基础上对岸坡稳定问题进行了初判。在此基础上,将层状岩质岸坡地质结构分为三大类(共9个亚类),结合地貌差异,建立了山区河谷层状岩质岸坡稳定问题的判别原理,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预判方法。论文研究成果对工程地质问题勘察策划具有借鉴作用,且对类似枢纽工程岸坡稳定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某供水工程盾构井位于山麓,为一吊脚地连墙工作井,基岩微风化上限起伏极大,且盾构井范围内基岩存在空洞,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影响大。采用钻探、现场原位试验和弹性波CT等综合手段查明盾构井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借助离散光滑插值技术建立盾构井场地的地质曲面模型,基于地质模型导出的微风化上限界面优化吊脚地连墙的嵌岩深度,通过Dynamo将地质曲面模型处理成实体并导入Revit平台与水工结构模型整合。基于所建立的模型,可直观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岩(土)层开挖方量和结构工程量统计、成本预测等。因模型相当于建造前置,实际施工过程中为参建各方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模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高立群 《中华建设》2013,(8):156-157
盾构法隧道施工是一种在地面下暗挖建造隧道的施工方法,利用盾构作为开挖地下土体及支护土体和拼装隧道衬砌的机具,从而不扰动围岩而修筑隧道的方法。盾构法建造隧道,其埋设深度可以很深而不受地面建筑物和交通的限制。尽管如此,与国外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从施工角度来看,中外盾构技术的差距表现在:国外的盾构工法种类多且全,国内的工法比较单一;断面多样化、高速施工、近邻施  相似文献   

19.
陇海铁路宝鸡至兰州段增建二线白家河1#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与原设计围岩地质情况有较大出入,使得施工过程中围岩类别出现多次下调变更。详细阐述了该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变更设计情况,分析其产生原因,总结了该隧道勘察及施工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工程勘察与设计,既涉及水文、气象、地质、地形等基础设计资料的勘测,也包括后续工程设计的技术内容,勘察设计单位长期积累的档案是宝贵的技术资源,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利用价值,应该充分地加以利用.在现有勘察设计档案资料管理与利用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充分利用的可行性,提出档案资源共享的思路以及实现共享应该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