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我国的古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深远影响,不仅仅因为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结构体系,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富含民族特色的雕刻和绘画.雕刻和绘画是我国古建筑装饰装修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建筑作品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文化发展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古建筑雕刻技术和绘画作品因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观念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在建筑艺术上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不同装饰风格的雕刻和绘画作品在各个时代所具有的内涵和寓意.绚丽多彩的建筑绘画和雕刻作品是中国传统建筑留给后人的珍贵财富,为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鉴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丢勒绘画艺术同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邂逅后,接触到新时代绘画样式和人文主义的精神,开创了德国的伟大的文艺复兴绘画运动。说明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有必要同其他民族的优秀的文化艺术保持交流才会给本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活力,创造出新时代的艺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本文表述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3.
十三、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艺术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在内容、形式、题材上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受到意大利艺术家们勇于探索、创新精神的影响,北欧艺术的“哥特式”传统风格已经发生了转变。其中德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在西方艺术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从艺术、历史、文化角度分析"昭陵六骏"独特的审美维度、意思识形态功能和初唐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成果.认为"昭陵六骏"不仅是唐代雕塑艺术的珍品,更是研究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藏;宣扬了大唐史诗般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其文治武功."昭陵六骏"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堪称古代纪念碑式雕刻的不朽杰作.  相似文献   

5.
托尼·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善于运用不同的叙事技巧来讲故事.她通过叙事者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控制审美距离.在莫里森的小说世界里,历史、追寻和对语言的处理是不可少的.通过这些揭示了当代美国社会中黑人文化逐渐被白人主流文化游离、渗透和颠覆,从而对黑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反思和质询.此外,莫里森还运用黑人传说和神话来增添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对她几部作品的主题及写作技巧的简要分析,展示这位美国女作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德国现代绘画是现代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它的美学观念和艺术形式带有神秘、怪诞、晦涩的民族特征,在对它的理解上一直存在争议,甚至被误解和被歪曲。本文通过对其文化渊源和历史情结及其演变的探讨,试图去客观地认识德国艺术  相似文献   

7.
十三、十四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艺术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在内容、形式、题材上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由于受到意大利艺术家们勇于探索、创新精神的影响,北欧艺术的“哥特式”传统风格已经发生了转变,其中德国结画艺术的发展与繁荣在西方艺术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重庆鹅项岭礼园和盘溪花园秘室这两处颇具神秘色彩的近代石构房屋室内外的雕刻图形及文字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揭示了这两处建筑雕饰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和装饰艺术珍品所具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对西方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绘画的理性色彩语言、印象主义的理性感官色彩语言与后印象主义绘画主观性色彩语言和20世纪早期西方绘画多元化色彩语言进行探析与研究.认识和了解西方绘画色彩语言的演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开拓和丰富绘画色彩语言表现形式,获得更大的艺术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中国与西方绘画文化的自然现、时空现和审美观,认为中西绘画艺术的审美取向都追求和谐,但由于各自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存在自然与时空观念上的差异,便形成了中西绘画艺术的不同传统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一战以前,法兰西民族因特殊的历史、地理及文化因素,其绘画艺术的发展在欧洲具有象征意义,对世界文化的进程有重要影响。本文从浪漫派到战前的法兰西绘画历史进行回顾,着重从画家和作品的分析去探讨他们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从而可以更客观地认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发生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艺术与设计概念共通性的阐述和经典绘画作品语义关系的剖析及艺术与设计发展交互影响的例证分析,提供了艺术与设计发展彼此相关的基本历史文脉,并指出两者在艺术形式法则的基本层面上所共有的语境为设计与造型艺术的沟通明确了定位。  相似文献   

13.
以陕北神木大保当画像石为立足点,分析和整理其雕刻手法及技艺,并对其雕刻技艺所表现出的方法和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使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更为全面且多样的自身风貌,以期对现代造型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著名画家、学者陈丹青先生曾经于上个世纪70年代在赣南老区宁都县下乡插队,后辗转苏北。作为典型知青画家,他的作品大致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艺术环境的历史变迁。其艺术画路从"文革"初澜起接受现实主义绘画,进而沿俄罗斯现实主义溯源至法国现实主义绘画,以及保持对当代性艺术的一贯反思,历经中学启蒙、插队知青、出国留学与归国十年等四个时期,期间诞生了诸如《给毛主席写信》、《西藏组画》、静物摹本《山水人物》等经典作品。从中可以看到陈丹青在不同时期的绘画思想转变,也反映了同一时期中国知青画家遭遇多元文化所体现的复杂的历史心境。  相似文献   

15.
扬州瓜果雕刻艺术起源于隋唐,盛行于清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最早是由民间艺人创造西瓜灯用于祭祀活动,后由扬州厨师引用到餐饮宴席之中,以美化餐厅,渲染宴饮气氛。扬州瓜果雕刻艺术价值就在于突环雕刻的独特性,其造型可谓是鬼斧神工、妙趣横生,被誉为中国食品雕刻之最。  相似文献   

16.
理查德.汉密尔顿被誉为波普之父,他给波普艺术所下的定义是对当时流行文化特征的一种概括,同时他也奠定了波普艺术的创作方法,冲破了原有绘画的界限,对英国设计乃至后来国际上的设计风潮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折中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滑寒冰 《饰》2006,(2):46-48
水彩画语言的操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共同构成了水彩画的艺术语言特性。文化观念和意识的转变,绘画材料和媒介的更新与选择以及水彩画艺术语言的兼容性等,使多元共生的艺术语言表述形式成为水彩画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塔是一种古老的佛教建筑,同时也是一座庞大的雕刻艺术宝库,通过对比泉州东西塔与福清瑞云塔雕刻题材以及排列方式的差异,反映了佛塔在2 0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由高不可攀的宗教建筑,演变成具有儒、释、道以及民间传统观念的多功能建筑,体现出强烈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与世俗化趋向。  相似文献   

19.
二、民族艺术 甘孜州的康巴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文化资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座艺术宝库.其中,康巴歌舞、绘画与雕塑以及民间手工艺皆极为丰富且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文中扼要地论述了绘画艺术的继承、吸收、创新和民族化之间的关系,指出绘画艺术的创新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是不能脱离继承、吸收、革新发展这一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