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节能》2019,(12):53-54
北仑600 MW机组汽轮机低压外缸进行结构优化,增加端壁处撑板以提高局部刚性。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低压外缸结构优化前后的强度、刚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结构优化后低压外缸结构的固有频率、轴承座的动刚度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低压外缸轴承座的动刚度满足要求。机组实际运行数据表明改造后低压外缸振动水平降低,低压外缸刚性有效增强。  相似文献   

2.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对空冷600MW汽轮机两个低压缸计算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改进后的低压缸刚性优于方案设计的低压缸刚性。  相似文献   

3.
在高真空条件下,大型汽轮机组容易出现低压外缸变形引起动静碰磨导致的振动问题,现场采取的降低真空措施会影响机组的经济性。因此,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某型600MW机组低压外缸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额定背压和极端背压下汽缸的变形量。提出了低压外缸内外部的加固方案,并建立低压外缸加固后的有限元模型,求解了加固后极端背压下外缸的变形量。计算结果表明,加固效果显著。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某型600MW机组,实践结果表明:低压外缸经过内外部加固后,在高真空条件下不再出现低压转子碰磨导致的振动问题。对加固后低压外缸的固有频率进行了实际测量,确保可避开共振频率,证明了加固后不会引起汽缸共振。此措施兼顾到高真空条件下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高真空条件下因低压缸变形而导致振动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350MW机组低压外缸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低压外缸-轴承箱结构的固有频率,并对其结构进行优化,使结构的固有频率避开转频的±10%,避免共振现象的发生,使机组可以长期稳定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使用有限元方法进行600MW超临界汽轮机低压外缸的变形计算过程,并在对初步设计方案计算结果深入分析后,时内部支撑钢架进行多个优化设计方案的对比,最终获得内部铜架的最优设计方案,使低压外缸的变形大大降低,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310MW核电汽轮机系利用美国西屋公司引进600MW火电汽轮机为基础设计而成,去除了原高压缸,其积木块为051—074—074。修改设计600MW中压缸(051)为核电高压缸,而低压缸基本与火电通用,回转设备移至二低压缸之间。推力轴承位于高压缸前轴承座内,高压缸两端用定中心工字梁与轴承座相连,机组死点位于1号低压缸中间。机组运行时,1号低压缸调阀端推动高压缸与前轴承座向调阀端膨胀,而1号低压缸电机端及2号低压缸向电机端膨胀。我们采用西屋方法对核电汽轮机进行轴向差胀分析。径向差胀主要发生在低压缸末几级,因结构相同,工况参数相近,可直接采用火电机组值,不再作径向差胀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经典公式算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对600MW汽轮机低压外缸轴承处在转子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变形进行计算,研究两种方法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某型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经常发生汽轮机低压部分动静碰磨,引发机组振动,排汽导流环连接螺栓断裂等问题.通过试验并结合有限元计算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对该型机组低压缸结构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灵武空冷1000MW项目是世界首台超超临界1000MW空冷汽轮机,低压外缸结构尺寸大,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其有较好的刚度能抵抗缸内部件重力和真空载荷的作用,使得机组能正常稳定地运行。文章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低压外缸的有限元模型,进而计算了低压缸的变形和应力,最终优化了低压外缸的设计,降低了外缸的变形,使其刚度满足机组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亚临界300MW汽轮机高中压内缸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通过对内缸的温度场及热应力分析,为研究分析空冷机组及超临界机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建道  杨锐  史立群  彭泽瑛 《热力透平》2010,39(1):54-57,81
在汽轮机低压末几级隔板中,有两种比较典型的汽封结构形式——低直径汽封和对齿迷宫式汽封。在某600MW机组改造末三级长叶片优选过程中,针对两种类型的隔板汽封,在末三级环境中,开展全三维CFD分析,对比两者的密封效果,及对整个级效率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两种汽封结构均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对齿迷宫式汽封配合新型设计的末三级叶片,具有较高的气动效率,有助于改善600MW机组低压缸整体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下简称:STC)设计开发的新型600MW二缸二排汽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结构特点,通过叙述说明,与三缸机组相比,机组轴向长度缩短近8m,降低了建设投资成本;同时运转层标高仍可为13.7m,与三缸机组相同;机组使用了配合单低压缸的空冷末级长叶片,还使用了低压内缸落地支撑的方式。由此证明,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使本机组性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600MW超临界汽轮机末级叶片装配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首台600MW超临界汽轮机低压转子末级叶片装配过程进行详细论述。在装配过程中,保证叶片围带的间隙、凸台拉筋间隙要求,使叶片的辐射线位置正确。保证机组通流间隙和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坑口电站的建设速度加快,大功率空冷机组正成为目前市场的主流产品。本文介绍了STC针对300-600MW等级亚临界、超临界高中压合缸型空冷机组开发的低压缸系列积木块,并汇总这些积木块所应用的先进技术,罗列这些设计所达到的具体指标,阐述这些积木块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这些积木块在产品上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蔡国樑 《汽轮机技术》2005,47(3):222-224
某50MW机组自投产以来,运行中一直存在凝汽器真空偏低、17号级缸温超标、5号低压加热器加热效果极差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孙永平  童小忠  包劲松  秦攀 《动力工程》2014,(3):196-199,209
为了提高上汽-西门子超超临界1 000MW汽轮机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汽轮机高、中、低压缸通流效率变化特性试验,并以试验结果分析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了机组运行优化研究.通过汽轮机进汽端不同滑压方式的试验比较,确定了机组滑压优化控制曲线,降低了汽轮机高压调门的节流损失;通过开发基于SIS平台的冷端优化管理系统,指导运行人员按照收益与成本比较排序结果来确定循环水泵等冷端设备的优化运行方式,实现了冷端运行效益的最大化;针对汽轮机第六级抽汽的2根管道存在温度偏差的问题,在管道外壁加装了隔热套,将管内蒸汽温度提高10K以上,消除了管内积水隐患.在试点1 000MW汽轮机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些优化改进措施的实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田东强 《热力透平》2004,33(4):228-230
重点介绍了北重引进型330MW汽轮机的技术特点,该机组额定功率大,末级动叶采用1080mm长叶片,通流部分优良,汽机汽耗低。该机组用中压缸启动,启动运行灵活,具有良好的调峰性能。  相似文献   

18.
功率在600MW以下的汽轮机,大多是亚临界两缸两排汽或者三缸两排汽汽轮机,蒸汽参数低,热效率相对低,公司在借鉴、运用超临界机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次优化研发,成功开发出具有高效、优良性能的超临界350MW汽轮机。文章简要介绍了公司350MW超临界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超超临界1 000MW等级的空冷汽轮机高效、节能、有利于环保,适用于煤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该机组在成熟的湿冷1 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和空冷汽轮机基础上模化设计而成。超超临界汽轮机的关键技术以及空冷汽轮机的关键技术问题已基本解决。通过调整高、中、低压通流面积和选用一只合适的末叶片来适应空冷机组进汽量大、运行范围大的特点。该机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