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高洪伟 《化工时刊》2004,18(9):56-58
本文对螺杆式制冷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生产运行,阐述了螺杆式制冷装置和氨活塞式制冷装置的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某1Mt/a重整抽提装置的螺杆式氨气制冷压缩机系统在氨液分离器底部排液、蒸发器排污油系统、加氨口和补油放空泄压系统等方面存在的设计缺陷,在装置投产开车前进行了技术改造。改造后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运行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陈剑敏 《江西化工》2013,(1):176-178
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组的主要特点是:排气温度低,可以在大压力比下单级运行;容积效率较高且易损件少,运转周期长,使用安全可靠;振动小,运转平稳;能量可以无级调节等。其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水产、商业、食品等领域的制冷装置上,且一般都为关键性设备。所以螺杆式压缩机的维护保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0引言浙江巨化集团公司国家氟材料技术中心实验工厂的型号为YSKF2-16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于2002年5月投用,该机是为技术中心下属的各研究所开展各项科学研究的装置提供制冷服务的。压缩机使用R22作为制冷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的用冷需求量、冷冻站能力及经济器螺杆式液氨制冷机组的特点与区别。提出了在液氨制冷机组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王炜 《川化》2007,(3):23-24
分析了螺杆式压缩机制冷量下降的原因,采用热喷涂法对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阴阳吸、排气端面和转子端面进行了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三元制冷技术在乙烯装置上的首次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吉平 《化工进展》2006,25(9):1105-1109
报道三元制冷技术在齐鲁乙烯装置二次扩建改造过程中的首次应用,总结了试运行中开车方式的选择、接丙烯流程的修改;分析了补充加热用气相冷剂注不进乙烯精馏塔、轻冷剂节流后管道压力高制冷效果差以及由于丙烯中的微量水使系统冻堵的问题。采取措施后系统运行正常,主要操作参数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氨吸收制冷装置精馏塔塔盘由原来的泡罩和圆型浮阀改为T型导向浮阀,提高了氨吸收制冷装置供25%的生产负荷,为装置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顾国培 《大氮肥》1994,17(6):461-462
讨论了如何利用化肥厂尿素装置放空蒸汽制冷来取代氟里昂制冷,并从技术、设备及能耗等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四川石化公司80万t/年乙烯装置采用SW前脱丙烷前加氢工艺。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制冷压缩机、丙烯制冷压缩机由日本三菱公司提供。丙烯制冷压缩机为深冷系统提供冷量,是乙烯装置开工最先运行的关键设备。  相似文献   

11.
氮肥生产夏季使用蒸汽型溴化锂制冷机组,可以降低关键控制点工艺介质温度,进一步提高化肥产量,改善产品质量,降低综合能耗。  相似文献   

12.
螺杆压缩制冷机是一种制冷能力大、占地面积小、效率高的大型制冷机。叙述了螺杆压缩制冷机在聚合釜冷却水系统中的应用,并与离心式制冷机进行对比,可以体现节约、高效的原则,达到平稳、安全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螺杆制冷机组的各种型式、结构特点及局限性,总结螺杆式制冷机组及其各部件的选型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真空冷冻干燥的优点,真空冷冻干燥机的组成;其次叙述了传统真空冷冻干燥机所采用的制冷压缩机形式,以及最新应用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优势及特点。  相似文献   

15.
常体荣  陈盼娣  朱磊 《广州化工》2011,39(10):160-161
介绍螺杆压缩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简单阐述了再接触制冷系统的流程和工作原理,针对重整装置螺杆制冷压缩机开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判断油分离器回流口经常堵死原因,同时为下一步的改造提出了具体方案。经过改造后,两年来氨压机运行情况说明这次改造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蒸汽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分析了机组性能劣化的主要因素有蒸汽压力、冷却水进口温度、冷水出口温度、不凝气体和能量增强剂;通过对机组的气密性、溴化锂溶液、冷剂水、冷水及冷却水水质的优化,运行中对冷水、冷剂水、蒸汽等的调节,制冷效率可提高35%,能耗下降420 MJ/t。  相似文献   

17.
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的稳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汽车废热和动力联合驱动的吸收-压缩混合制冷循环中,建立了发动机排气参数和发生器内工作流体传热的分布参数模型和其他换热设备的集中参数模型。分析了混合制冷循环的稳态特性。结果显示,在满足汽车冷负荷为30 kW条件下的混合制冷装置,在汽车怠速或是低速行驶时,主要由压缩子循环满足汽车用冷需求;在中高速时,客车冷负荷主要由吸收子循环来提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螺杆制冷压缩机组运行参数与设计值的比较,分析了运行参数形成偏差的原因、排气温度对压缩机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的影响,压缩机损坏的原因为润滑不良。采取将碳钢材质的油冷却器更换成等外形尺寸的高效新型铜管换热器、增加循环水流量的方法,降低了进入二段压缩机冷冻油温度,排除了压缩机运行中的故障,改善了机组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