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相关干涉仪测向查表算法,以三种不同孔径的5单元均匀圆阵为例,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在GSM频段内,信号频率变化和来波方向的变化对测向精度的影响情况。得出天线阵孔径越大,测向精度越高,但测向模糊也随之增加的结论。为GSM频段测向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机载干涉仪测向算法通常根据单方位或俯仰维度进行建模,来计算电磁波与干涉仪天线阵法向的夹角,从而得到基于机体坐标系的来波方向。由于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偏航、俯仰和横滚等姿态,干涉仪天线阵元间基线的法向与机体坐标系中基线的法向不同,从而导致根据实际基线测量出来的方向与实际来波方向存在误差。为了提高机载干涉仪的测向精度,需对飞机姿态引入的测向误差进行校准。对此,提出两种基于态势数据的误差校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法可有效提升干涉仪测向精度。  相似文献   

3.
影响干涉仪测向接收机测向精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干涉仪测向接收机中,相位测量误差是影响测向精度的关键因素。立足多通道干涉仪测向接收机,分析了通道一致性、基线倾角、解模糊算法等影响干涉仪接收机测向精度的几个因素,针对不同因素提出了改善性的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干涉仪体制的机载测向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详细分析了机载测向系统特点以及干涉仪测向原理,讨论了适合机载环境的测向天线阵阵元个数、阵列孔径与无模糊测向以及测向精度的关系。针对机载测向天线易受金属机体二次反射影响和安装空间受限等特点,给出了一种适合机载安装条件的9阵元椭圆型测向天线阵的设计并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选用该测向天线阵,系统具有较强的抑制相位畸变能力和较好的测向精度。  相似文献   

5.
多通道数字式干涉仪测向接收机相位校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玉鑫 《舰船电子对抗》2010,33(1):44-46,55
在多通道数字式干涉仪测向接收机中,相位测量误差是影响测向精度的关键因素。分析了影响数字干涉仪测向接收机相位测量精度的因素,提出了针对数字干涉仪测向接收机多通道相位进行校正的方法,并设计实现了自动相位校准系统,解决了各通道之间相位一致性问题,保证了测向精度。  相似文献   

6.
相关干涉仪测向算法的FPGA设计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关干涉仪算法是一种设计实现非常简便的测向方法,使用FPGA设计技术可以解决处理速度比较慢的问题。介绍了相关干涉仪测向算法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对设计中采用的5阵元圆形天线阵相关干涉仪测向系统的硬件平台组成结构和处理过程进行了简述,并且详细说明了使用FPGA所实现的主要功能和FPGA设计所采用的设计工具。对设计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和采用FPGA实现相关干涉仪测向处理后测向处理速度的提高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原有干涉仪测向基线逐级解模糊规则的基础上,在工作频率、无模糊视角范围及相位差误差等条件下,为达到利用较少的天线阵元数解最长基线模糊的目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配置方法,并结合设计实例与已有基线配置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的基线配置方法能达到更高的测向精度。  相似文献   

8.
邓勇 《电子科技》2005,(2):17-20
文中基于传统的干涉仪测向的原理,并结合干涉仪消除测向相位模糊,实现了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无源测向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单元园天线阵,实现了一种新的改进相关干涉仪方法.在仿真的基础上,对两种测向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两者测向的一些具体结果.  相似文献   

9.
星载精确测向天线阵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卫星载雷达侦察测向天线是宽带精密测向系统,采用长基线干涉仪精测向天线阵,加上由六个天线构成的多波束天线阵作比幅测向、并彩用六信道最佳估值比幅解干涉仪多值模糊,实现方位面测向;在俯仰面由由一个二元阵和一个波束形成网络切出一条带子的方法实现俯仰面测向。所有天线单元均用加脊喇叭。计算的总的平均圆概率误差为11.3km。  相似文献   

10.
分析测向距离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从测向的原理及测向误差引起的机理入手,通过对测向天线阵接收信号来波的非平面性所引起的测向误差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了典条件下的测向距离和测向误差的图表和关系曲线。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测向距离选择的原则与方法,为测向精度试验中测向距离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测向距离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从测向的原理及测向误差引起的机理入手,通过对测向天线阵接收信号来波的非平面性所引起的测向误差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了典型条件下的测向距离和测向误差的图表和关系曲线。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测向距离选择的原则与方法。为测向精度试验中测向距离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平行基线相关干涉仪在实际测向中精度易受系统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稳健的平行基线相关干涉仪测向方法.该方法通过增加平行基线组合数和引入索引扩展,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向精度的不利影响,并采用实测样本进行相关来弱化互耦、多径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算法能有效提高实际测向系统的测向精度;同时,相对于标准干涉仪具有运算量上的优势,从而更加适合具有实时测向要求的测向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虚拟基线的干涉仪测向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旭 《通信技术》2011,44(7):89-91
复杂电磁环境下对复杂电磁信号进行测向是电子信息侦测的必要手段。并针对传统数字相位干涉仪解模糊和天线布设等技术问题,根据干涉仪测向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基线的相位干涉仪方法,并利用大数判决准则对干涉仪测向估计方法进行了改进,改善和提升了测向性能。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验证了该干涉仪设计与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可行的,同时该方法有利于工程实时实现,对实际工程应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尤其是多长基线和多种天线阵形式的干涉仪系统。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干涉仪测向系统中采用传统算法难以克服系统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干涉仪测向方法。通过对干涉仪测向系统进行建模,分析了测向误差来源和解相位模糊算法,建立了基于相位干涉仪测向系统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了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改进。以微波暗室的试验数据为训练数据,利用Matlab工具箱对神经网络进行了验证性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测向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克服系统误差,进一步提高干涉仪测向精度,改进后的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得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相位干涉仪无法进行同时信号测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干涉仪的同时信号测向方法,在干涉仪测向中引入了数字信道化技术来解决同时信号分辨,同时采用多基线天线结构来提高测向精度。通过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实现同时信号测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无线电测向的误差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因素会使测向结果与真实值产生偏差。深入了解造成测向误差的各种原因,对于使用测向设备去工作的技术人员来说也许更有实际意义。测向误差的产生,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原因:本机误差、传播环境或信号调制造成误差、人为因素造成误差。 一、本机误差 本机误差是指由于测向系统本身的缺陷而产生的示向度误差。 1、天线孔径对误差的影响 我们用天线阵孔径D与信号波长入之比来描述天线孔径对测向误差的影响。以2单元干涉仪测向体制为例,我们发现测向系统天线阵孔径不同对具有相同的相位同步误差信号进行测向时,其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干涉仪测向算法,以三种不同基线组合为例,通过理论和仿真分析,说明信号频率、来波方位、相位模糊对测向精度的具体情况。得出长基线数量越多测向模糊越严重,但测向精度越高的结论。为干涉仪测向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于任何一个测向系统而言,天线阵参数及场地条件都是影响测向性能的重要因素,而空间谱估计测向系统对此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本台空间谱测向系统能够达到规定的测向精度要求,满足实际监测业务的需求,针对实际场地中地面倾斜、围墙遮挡的情况进行了测向精度的仿真实验.  相似文献   

19.
刘满朝  刘乐 《现代雷达》2018,40(2):44-48
首先介绍了相位干涉仪的算法原理,接着对二维干涉仪测向的数学方程进行推导。随后研究了影响二维干涉仪测向算法精度的限制性因素,包括入射角度、短基线和长基线的长度、虚拟基线、信噪比、阵列位置等。着重对解模糊正确概率和均方根误差进行了仿真。在分析各种限制性因素的基础上,文中提供了一个二维干涉仪测向技术的设计实例。针对设计实例的Matlab 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其测向均方根误差优于0. 9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非均匀线阵的阵列信号模型,数字式多基线相位干涉仪和MUSIC两种测向方法均能实现测向功能。给出了两种测向方法的测向精度的计算公式,明确了测向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并比较了两种测向方法的测向性能。以四元非均匀线阵为例,在输入只有一个信号的环境下进行仿真实验,对比了两种测向方法的测向精度和测向时间,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都表明数字式多基线相位干涉仪具有更高的测向精度和更短的测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