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30CrNiMo8钢小型环锻件,按照常规热处理工艺在锻后经过灰冷或者坑冷,然后调质处理后,各项力学性能均优良,但是显微组织检测晶粒粗大,甚至个别批次晶粒度在0级左右,而且正火预备处理后再调质热处理,仍然不能消除粗大晶粒。经研究发现,因为30CrNiMo8钢具有较强的组织遗传性,锻后粗大晶粒会遗传给后续工序,后续调质等过程难以细化晶粒,因此在热处理工艺流程中增加一道等温退火工艺,消除了锻后粗大晶粒,有效地解决了30CrNiMo8钢小型环锻件调质后晶粒粗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高温正火、临界区高温侧正火、高温预回火等热处理方法为基础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35CrNi3MoV钢组织遗传的消除能力.结果表明,高温正火(950℃×4 h)+正常正火(850℃×4 h)的热处理工艺能够有效地消除组织遗传,细化并均匀晶粒,经处理后的材料晶粒度为8~9级.同时,研究发现临界区高温侧正火及高温预回火对35CrNi3MoV钢晶粒的细化作用不佳.  相似文献   

3.
35CrNi3MoV钢组织遗传消除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了两种预备热处理工艺——两次高温正火工艺和临界区高温侧正火工艺以及最终热处理工艺对消除35CrNi3MoV钢组织遗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预备热处理都有良好的消除组织遗传、细化晶粒的效果,最终热处理后,晶粒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淬火、低温预处理、正火等工艺对30CrNi2MoV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CrNi2MoV钢有很强烈的组织遗传性和晶界遗传性;低温预处理和正火都可以消除其组织遗传性和晶界遗传性、细化其奥氏体晶粒.30CrNi2MoV钢晶粒细化的最佳工艺为645℃回火+765℃退火+920℃正火.同时,利用研究结果制定出的晶粒细化方案为30CrNi2MoV钢的实际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20CrMnMoH齿轮钢在预先热处理过程中产生贝氏体非平衡组织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CrMnMoH齿轮钢在常规预先热处理过程中的冷却速度无法控制,过冷奥氏体进行非平衡组织转变,容易得到贝氏体等非平衡组织。根据贝氏体等非平衡组织的组织遗传效应,结合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原理和机制,设计了两次等温正火预先热处理工艺,首次等温正火预先热处理完成了非平衡组织到平衡组织的转变,二次等温正火预先热处理实现了晶粒的细化和均匀化。通过工艺优化控制实现了齿轮锻件的金相组织为1~2级、同批次不同齿轮锻件硬度差≤5 HB的技术指标。成品齿轮的精度可以达到6级,验证了预先热处理对减小齿轮热处理畸变、提高齿轮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正火和锻造对30CrNi2MoV钢魏氏组织的影响,并研究了30CrNi2MoV钢在不同组织状态下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魏氏组织对30CrNi2MoV钢的强度影响较小,但是大幅降低其塑性和韧性,同时使其脆性转折温度显著升高;相对于正火处理,采用锻造+锻后热处理的方法能更有效地消除30CrNi2MoV钢的魏氏组织遗传及晶界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7.
应用等温退火与其他工序相结合的方法对35 CrNi3 MoV钢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60 h等温退火+850℃/10 h正火不仅能够消除35 CrNi3 MoV钢的组织遗传,并且获得了细小均匀的等轴晶,晶粒度可达9~10级.在等温退火前进行高温预回火和临界区高温侧正火会阻碍退火过程中珠光体形成,保留组织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冷径向锻造制备出30CrNi2MoVA钢厚壁管件。研究了冷径向锻造对30CrNi2MoVA钢厚壁管件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径向锻造后组织未发生变化,依然为均匀回火索氏体;管件表层组织细化,表层硬度略有提高;管件径向和纵向抗拉强度变化不明显;表面粗糙度Ra达到0.28~0.43μm。  相似文献   

9.
大型5CrNiMo钢锤锻模具工艺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大型锤锻5CrNiMo钢模具失效的原因.可知,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模具钢中的粗大疏松组织和非金属夹杂物等内部缺陷部位容易产生裂纹并扩展.对大型锤锻模具工艺进行改进,在原等温退火工艺之前,进行正火细化模具毛坯晶粒并且消除其网状、链状碳化物,再优化调质工艺可以减少热处理应力和避免模具发生裂纹.  相似文献   

10.
对34CrNi3MoV钢箱体的热处理工艺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预备热处理采用两次正火工艺,可均匀组织,细化晶粒,切断组织遗传,去氢防止白点,预备热处理后34CrNi3MoV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粒状或球状碳化物,为调质处理实现组织准备。淬火温度的选择主要考虑横向冲击性能,当回火温度设定为605℃,淬火温度设定为850~870℃时,横向冲击性能较佳。34CrNi3MoV钢进行调质处理时,随着回火温度的变化,组织及性能变化比较显著。当淬火温度为860℃,回火温度为605℃时,硬度、室温拉伸和冲击性能均满足要求,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18CrNiMo7-6钢经"正火+调质"、"正火+回火"两种不同工艺预备热处理的金相组织、抗畸变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正火+调质"的试样,抗畸变性能、综合力学性能优于"正火+回火"的;经"正火+调质"的试样,边缘的金相组织比心部的更均匀细小;调质热处理的金相组织更加均匀、贝氏体更少。因此,18CrNiMo7-6渗碳淬火钢,预备热处理采用"正火+调质"的组织和性能优于"正火+回火"的,对于高参数齿轮更加适用。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对10CrNi3MoV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热加工后性能恶化的10CrNi3MoV钢,开展了循环淬火热处理工艺试验,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组织观察和晶粒度评定.结果表明,采用835 ℃×2 h淬火+820 ℃×2 h淬火+630 ℃×3 h回火新型调质工艺可有效细化10CrNi3MoV钢的晶粒,使之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了锻态和调质态电渣重熔和非电渣重熔30CrNi3MoV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Mn和Si含量对非电渣重熔钢组织、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渣重熔并不能改善锻态试验用钢的晶粒度,但是贝氏体组织会有所细化;经过调质热处理后,电渣重熔钢和非电渣重熔钢的晶粒都有明显细化,组织都为细小回火索氏体;调质态电渣重熔钢和非电渣重熔钢具有相似的力学性能,且都满足工程机械用钢的使用要求。Mn含量的提高有利于细化调质态非电渣重熔钢的晶粒,而Si含量的提高对晶粒度的影响较小;适当增加Mn和Si元素含量有助于提高试验用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布氏硬度,但是塑性和低温冲击韧性会有所降低;调质态非电渣重熔钢中增加Mn含量会降低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而增加Si含量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增加Mn和Si含量的调质态非电渣重熔钢具有较好的强塑性、-40℃冲击韧性和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30CrNi2MoVA钢热处理后具有高的屈服强度和冲击韧度,且淬透性较好,淬火时变形小;切削加工性能好,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用于承受较大冲击载荷和振动的重要结构件.为此,通过一定的工艺试验对这种钢的热处理性能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从而确定特定性能下的热处理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大型锻件中的组织遗传现象,分析了其形成机制,并总结了切断组织遗传达到晶粒细化的若干热处理工艺和途径,主要包括临界区快速加热、高温正火、高温回火、过冷奥氏体平衡转变等;最后介绍了典型的汽轮机低压转子锻件和超超临界高中压转子锻件的锻后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渗碳钢齿坯锻后采用正火或者等温正火处理,存在冷却不均,工件组织、硬度存在差异,导致热处理变形大,同时需要再次二次加热,增加了能耗,提高了成本。本文利用锻后余热,直接进行等温正火处理:齿坯终锻结束后,直接浸入正火液中冷却,冷却至650~750℃出液,迅速转移到等温炉进行650~680℃等温,使之发生充分的珠光体转变,获得铁素体+珠光体平衡态组织,晶粒大小均匀,无明显混晶,有利于降低热处理变形;硬度可保证在160~175 HB,有利于机加工。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添加复合稀土后ZG30MnSiMo低合金钢进行处理,研究该低合金钢的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退火+调质和正火+调质热处理工艺后该低合金钢主要组织均为保持马氏体位向的索氏体和铁素体,退火+调质处理后的铁素体组织呈板条状,正火+调质处理后铁素体呈针状,并且组织相对更加细小均匀。对比不同热处理工艺方案,正火+调质试样在回火温度560℃条件下的强度和伸长率最好,在回火温度580℃条件下冲击韧度最优。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改善钢的强度和韧性,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性能匹配需要来选择不同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等手段,研究了1.5Cr-1Mo-0.25V钢在正火+回火态和调质态下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5Cr-1Mo-0.25V钢在一次正火+回火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道正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冲击韧性;而采用940℃正火+730℃回火的调质热处理工艺,可以得到细小均匀的回火态铁素体和短条状贝氏体组织,从而保证了阻碍裂纹扩展的能力,使得钢的冲击吸收能量达到130 J以上。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40CrNi2Mo钢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再对其表面进行中频淬火并测定其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以调质工艺为基本工艺并对其表面进行中频淬火后,40CrNi2Mo钢表面的组织为均匀细小的马氏体,强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并呈弥散分布,塑韧性没有明显下降,从而提高了40CrNi2Mo钢表面的耐磨性、疲劳抗力和承载能力,使40CrNi2Mo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合理制定一种新型轧辊用钢的热处理工艺,研究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过冷组织中存在大量未溶碳化物和组织偏析,通过提高奥氏体化温度可使碳化物充分溶解,得到均匀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