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骨料是水工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骨料质量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碱性—骨料反应对水工混凝土的危害,自1930年在美国几个州.(加利福尼亚、坎萨斯和尼伯拉斯克)发现一些混凝土建筑物出现损坏以后,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并进行了研究.碱性一骨料反应损坏的特征是混凝土表面具有分泌物斑痕和不规则的网状裂缝,这是由于某些硅质骨料和强碱性金属氧化物产生膨胀性化学反应所造成,在水电站建筑物中,由于混凝土与水直接接触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这种反应会持续进行.因此在电  相似文献   

2.
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要求较普通混凝土高 ,成型后可基本上消除质量通病。通过模板设计 ,并在施工中采取竹胶大模板、普通钢模板表面粘贴 PVC板、柱子角部安装弧形木线条、模板缝之间粘贴 5 mm厚海绵条等技术措施 ,使梁柱混凝土达到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混凝土在浇筑后的硬化期间,将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因而出现温度应力.施工中如不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大坝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影响坝体的抗渗性、耐久性及整体性,也会削弱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产生裂缝后要进行大量的处理工作,而要恢复其整体性极为困难且代价很大.从国内外混凝土工程施工经验证明,实施坝体的温度控制,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保证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方法.采用掺片冰拌制混凝土是控制浇筑温度的重要措施之一.混凝土加冰工艺是该措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针对聚丙烯纤维低弹模混凝土工作性及物理力学性能与普通低弹模混凝土的不同,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聚丙烯低弹模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特性,并开发了一套混凝土耐久性渗透水采集仪,对聚丙烯低弹模混凝土的渗透性和耐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低弹模混凝土相比,聚丙烯低弹模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变化不大,抗拉强度有所提高,抗渗性能明显改善,渗透系数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左右,耐久性年限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干湿循环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模板成型方式、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以质量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和强度损失来综合表征混凝土的劣化程度;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了使用透水模板布对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配合比混凝土,透水模板可以优化试件表层孔隙分布和成型质量;在硫酸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下,试件剥落损失、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和强度损失减小,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地评价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多要素间的耦合作用和影响程度,相对准确地评估水工建筑物的服役状态和耐久性等级,以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灌区二期工程总干渠#5渡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为例,将影响结构耐久性的要素分解为环境、材料、人为3个子系统,通过构建影响各子系统的多级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综合评估模型;定义了水工建筑物服役的Ⅰ~Ⅴ级共5个耐久性状态,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将指标定量化,通过可拓区间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逐级评估,从而实现了以综合评估值来定量描述混凝土建筑物的耐久性水平。评估结果表明,其综合评估值为65.76,根据等级划分确定耐久性等级为Ⅱ级,准确反映了渡槽的实际服役状态。可见该模型可较好地表征水工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等级,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的干缩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的各种网状裂缝,绝大部分是由于干缩引起的,干缩是混凝土抗裂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分析研究了混凝土的干缩机理及过程.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沉管隧道工程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对工程防水、抗渗及在不同侵蚀条件下工程寿命要求很高.沉管隧道工程中的管段为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结构形式较为复杂.由于混凝土水化热的原因,管段制作过程中的温度裂缝控制较难,从而削弱了沉管管段的抗裂、抗渗和耐久性.针对国内外沉管隧道工程,以结构混凝土高耐久性为目的,综述了国内外沉管隧道工程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在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各种表层病害与建筑物整体老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老化诊断应当侧重于与承载能力直接相关的指标的检测分析。借助于层次分析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老化评估模型 ,并讨论了混凝土建筑物中各指标劣化与修缮要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唐小虎  卢朝晖  肖博武  曾志新  李勇 《节能技术》2007,25(6):504-507,511
应用间接蒸发散热的原理,在空调冷凝器表面包覆吸水膜,利用水蒸发带走热量.这样蒸发面积达到了最大值,并且能够通过毛细力自动补充蒸发的水分.空调冷凝器中热工质的温度和热容比间接散热器中的一次空气大,能够提高蒸发表面温度,提高蒸发量,进而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对通有热水的表面覆盖吸水纸膜的单铜管的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方式的传热系数以及水膜的导热系数,证明了该散热方式较空调冷凝器空气强制对流和其它蒸发散热方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应用间接蒸发散热的原理,在空调冷凝器表面包覆吸水膜,利用水蒸发带走热量.这样蒸发面积达到了最大值,并且能够通过毛细力自动补充蒸发的水分.空调冷凝器中热工质的温度和热容比间接散热器中的一次空气大,能够提高蒸发表面温度,提高蒸发量,进而提高散热效率.通过对通有热水的表面覆盖吸水纸膜的单铜管的实验研究,得出了该方式的传热系数以及水膜的,导热系数,证明了该散热方式较空调冷凝器空气强制对流和其它蒸发散热方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在对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各种表层病害与建筑物整体老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老化诊断应当侧重于与承载能力直接相关的指标的检测分析。借助于层次分析理论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老化评估模型,并讨论了混凝土建筑物中各指标劣化与修缮要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北方面板混凝土服役过程中遭受的干湿与冻融循环共同作用导致的混凝土性能劣化问题,以浸烘循环和冻融循环模拟实际情况并同时考虑先后次序问题,通过对试件进行0、20、40、60次的浸烘循环预处理,开展了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探究了干湿循环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湿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冻融循环带来的损伤,随着浸烘循环预处理次数的增加,混凝土在冻融过程中的质量、动弹性模量、超声波波速大幅降低,渗透系数大幅增加;微观上,浸烘循环预处理造成混凝土微观层面上的初始损伤并产生初始微裂纹,使水分更易侵入混凝土,导致在冻融循环中更易产生新的微裂纹及初始微裂纹的发育,从而降低混凝土抗冻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活塞是发动机中的核心零件,因此,减少活塞裙部与缸套间的抗磨减摩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表面织构在改善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采用活动模板电解加工活塞表面织构技术,针对活塞零件的结构特点,制定了活塞表面织构加工的工艺流程,构建试验系统,并进行了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活动模板电解加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在活塞表面加工尺寸一致的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保证高寒地区坝工混凝土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及混凝土干缩裂缝,通常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必要的保温保湿材料进行防护。新疆冲乎尔水利枢纽采用在大坝及泄流底孔混凝土表面喷涂聚氨酯材料起到了良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绿色植被内空气温湿度计算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植被对改善建筑物室内外空气环境、降低建筑物能耗有益。求解绿色植被内空气温、湿度值是从理论上阐明绿色植被对建筑物室内外空气环境的具体影响程度的必要条件。该文以绿色植被中的空气小气候为研究对象,以传质传热理论为基础,结合生态学知识,针对绿色植被内空气的温湿度值建立封闭的微分方程组,并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针对模板工程阐述饰面清水混凝土在凤鸣水电站厂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从模板选择、设计、验收、安装方面介绍了模板工程施工技术,重点从模板设计中的结构尺寸、明缝和蝉缝布置、螺栓孔布置、门窗洞口布置、阴阳角处理几个方面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8.
某电厂采用海水直流供水系统,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腐蚀性,通过海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机制分析,提出了混凝土结构防腐措施,从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最大氯离子含量的限定、水灰比、混凝土施工及表面防护等多个方面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与耐久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水头大单宽流量泄水建筑物的兴建,出现了高速水流中的空化及空蚀问题.特别是由于某些建筑物因空地而产生了严重破坏,更加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一般工程界都认为,严格控制泄水建筑物过水表面的不平整度是防止空化现象产生从而减免空蚀破坏的有效办法,流速越高,对过水表面不平整度的要求也越高.这样一来,对工程的施工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造价增加,这对一般工程,特别是中、小型工程是难以达到的.  相似文献   

20.
从柱塞偶件配磨、表面粗糙度、相关性分析及零件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出发,对进口、国产配磨柱塞偶件圆柱工作表面粗糙度、质量检测指标相关性、柱塞偶件间隙与密封性能检测、耐久性磨损试验作对比分析,研究当前国内柱塞偶件配磨技术发展过程中在配磨零件锥度方向、关键部位质量控制方面存在和应该加以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关思路与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从原理上讲,柱塞偶件配磨尽管是对柱塞偶件配合间隙控制最为理想的技术,由于国内、外喷油泵配磨柱塞偶件在表面粗糙度轮廓线形状、单件质量控制、锥度控制、间隙检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完全实施柱塞偶件直接间隙控制取代密封性能检测的条件还不十分完善。研究同时还表明,配磨柱塞偶件在耐久性与磨损特性上相对传统研磨偶件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