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工程教育认证中关于"复杂工程问题"的培养要求,分析计算机类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C++程序设计的整个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上机实践、课后作业、课程设计、考试等,提出以类为核心建立知识体系,串联各个知识点,结合大数据背景设计基于应用问题的课程练习和综合设计,在实践环节凸显系统编程能力培养,为培养学生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提供有效支撑并夯实后续课程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要求,以面向对象程序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产出导向"(OBE)的一流课程建设思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课程评价方面介绍课程建设措施,并对实践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最后给出进一步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分析当前新工科形式下的软件需求工程课程性质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和实践,提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应该定位好课程培养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考核。以湖南科技大学软件需求工程教学为例,从课程培养方式、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期望为提高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谢勰  方明 《计算机教育》2008,(14):144-14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即以"离散"作为计算机科学中数学教育的主线,强调针对离散数学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既采用系统化的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又将数学思想渗透到具体课程中。教学实践表明,这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案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摘 要:本科阶段加强学生工程意识培养重要而紧迫,分析了现代工程意识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以工程图学课程为切入点探究了课程教学内容与工程意识的密切联系,基于工程意识培养的可行方案,针对不同教学环节的培养方法进行创新设计,并配套设计了工程意识实验环节,使得教学手段更为立体、方法更为多样,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现代工程创新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工程教育理念对传感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通过高等工程教育理念下传感器课程的定位对传感器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出以项目式教学为核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解决项目问题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通过项目式教学试点分析,总结了此次传感器课程教学改革,为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中创新教育不足的问题,围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以TRIZ教育理论为指导,分析工程制图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解决主要矛盾的科学解决理论,采用分割、组合和重力补偿原理等解决理论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体系等诸多不足之处,构建工程制图创新课程体系,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工程实例匮乏、课程评价单一等问题,论文基于CDIO-OBE工程教育模式,设计和重塑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在CDIO项目任务教学中,探索基于OBE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课程评价等的改革。构建以工程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成效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软件分析与建模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文章结合计算思维的本质特征,分析软件分析与建模课程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针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以培养求解复杂科学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软件分析与建模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分析工程教育认证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阐述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和目标,说明如何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转化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能力4种能力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1.
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在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对程序设计课程群进行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体系和课程质量检测3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实施和持续进行这种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目标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模型及其方案,达到适应OBE工程教育及其课程教学的目的。以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为例,对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环节、课程教学方法、课程评价方法等要素进行反向设计,强调以学生课程学习成果为目标驱动,面向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内涵与属性的基础上,以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教学为例,解析课程特点与知识体系,提出结合小班讨论课的形式,紧扣发现、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开展课堂讨论教学,介绍实践过程,说明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伟 《计算机教育》2013,(11):78-80
以海南医学院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非计算机专业的高级软件开发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构建基于CDIO理念的课程设计方案,包括课程总体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工程过程评价考核体系设计等,侧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分析知识工程课程教学现状,针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尤其是选修知识工程公共课程的非计算机研究生存在学习困难的问题,提出以培养能综合应用人工智能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设计课程,并采取线上教学与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介绍知识工程公共课在线教学体系建设,最后说明实际教学中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媒体技术与系统课程的特点,通过分析当前多媒体领域发展现状与该课程在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就如何构建多媒体技术与系统课程教学持续改进的保障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既是大学教育的一种理念,也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工程技能通识训练 课程作为全校性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提升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途径。以华南 农业大学工程技能通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模 式以及教学条件等教学要素中存在的问题,基于21 世纪农业类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对各教学要 素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方向和举措,总结了改革后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和成绩,建立一种 适合农业类院校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工程技能通识训练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分析金融数据分析与软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内涵,提出以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目标的MOOC/SPOC混合式教学,以Python编程基础章节为例,从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两个方面介绍教学实践过程,通过分析学生成绩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情况发现,该教学实践对于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有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及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生的工程素质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发,就课程的教学方案与定位、课堂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数据结构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些思路与探索,以满足社会对工程类人才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目前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将慕课引入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实现慕课与工程教育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培养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推动软件工程慕课的建设。课程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以组进行软件系统的开发,让学生完整的体验软件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建立起软件开发的工程概念、原则和习惯,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协作、谈判沟通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