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宋书玉 《酿酒科技》2011,(8):125-126
白酒计算机品评技术的重要贡献是把感官指标数据化,通过计算机编程完成感官数据的统计计算,以及对感官品评的归纳总结。对白酒计算机品评技术在白酒品评中的重要性、计算机在白酒品评过程的功能、计算机品评技术在白酒品评过程的应用创新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2.
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了白酒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白酒感官检验暨品评技术交流会样酒为例进行评价,将样酒评价结果与感官指标比较,使用SPSS软件对10个浓香型基酒样进行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HP法能够较好地分析样酒总体品质质量和缺陷;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分析结果与感官评定酒品质量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有效地应用于辅助白酒品评,同时也表明白酒单体风味成分指标之间具有正负相关性,并利用各风味指标权重分析评估指标间的关联程度,建立新型准确的浓香白酒风味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季树太  张锐 《酿酒》2001,28(2):99-100
计算机白酒品评系统是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白酒感官品评的结合。通过计算机管理品评过程,及时统计并输出结果,实现了白酒品评的快捷性、准确性和公正性。  相似文献   

4.
李维青 《酿酒科技》2007,(5):142-145
白酒评酒工作是白酒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白酒质量的优劣主要是通过理化检验和感官品评的方法来判断,任何仪器也不能代替感官品评.通过训练,可改善和增强感官品评的能力,进而提高对白酒的品评和判断的能力.对参加白酒品评考试的考试题型、考题内容及答题要领进行了介绍.(陶然)  相似文献   

5.
新的尝试     
石维忱 《酿酒》1991,(6):38-39
白酒作为一种食品,一直以感官品评为衡量其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到目前为止全国共举办了五届评酒会,均是以感官品评结果定论,存在很多问题。去年轻工业部进行了浓香型白酒的质量分级,对卫生、理化、感官指标和企业综合情况分别打分,依次相加排队推荐优质产品,尤其对人为因素干扰较大的感官品评实行了“十公开”的大胆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年轻工业部又组织了清香型白酒的质量分级,这是在浓香型白酒质量分级取得经验基础上的又一次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白酒品评方法的优缺点,对传统的浓香型白酒品评方法进行了改进,按照整理品评用语、确立评价项目,分配量值和标度值、实践验证等步骤,建立了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品评方法。该方法首次采用感官质量评价表和感官剖面描述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报告浓香型白酒的感官质量状况,具有便于操作、结果准确、量化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白酒品评方法的优缺点,对传统的浓香型白酒品评方法进行了改进,按照整理品评用语、确立评价项目,分配量值和标度值、实践验证等步骤,建立了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品评方法,采用感官质量评价表和感官剖面描述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报告浓香型白酒的感官质量状况,具有便于操作,结果准确,量化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跟踪不同材质酒瓶对货架期不同质量浓香型白酒酒质的影响,通过对酒质的理化分析及感官品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陶瓷瓶理化指标变化较大,玻璃瓶变化较小。感官品评陶瓷瓶最好,而玻璃瓶次之。固态法白酒添加比例大,有利于酒质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张荣欣  吕月明  窦兴霞 《酿酒》2010,37(2):75-77
通过对比几种不同的白酒品评方法的优缺点,对传统的浓香型白酒品评方法进行了改进,按照整理品评用语、确立评价项目,分配量值和标度值、实践验证等步骤,建立了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品评方法,该方法首次采用感官质量评价表和感官剖面描述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报告浓香型白酒的感官质量状况,具有便于操作,结果准确,量化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进传统白酒感官品评方法 ,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在2000年1月的全省白酒感官质量检评中 ,成功地使用了南昌大学邓少平教授等研究开发的食品感官分析计算机系统 ,这是国内食品行业中首次在正规的、规模较大的感官质量检评中全过程使用计算机系统。这次检评共有样品近百个 ,涉及6类香型 ,大都是江西省近几年市场上十分走红的产品。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我国产品感官质量评价问题科学化研究”的一次实践活动 ,参加检评活动的组织者、专家组、及品评员都亲身感受到了这套系统所带来的便利及对品评工作质量的保证。采用感官分析计…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白酒产业的深入调整,一系列原本属于高档消费的白酒产品进入大众化消费领域。白酒属于一种特殊的风味嗜好食品,感官品评在白酒质量评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提高白酒产品的感官品评鉴别能力,是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白酒的基础。依据多年工作经验和感受,对市场上常见的品牌白酒的品评要点做一简述,供消费者和初级白酒品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感官品评是鉴定白酒质量的重要手段,品酒师作为企业的核心技术力量,决定着产品的品质和企业的发展,本文从白酒感官品评训练出发,浅谈如何进行科学有效训练来提高白酒品评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3.
小雨 《酿酒科技》2007,(2):89-89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于2007年1月11日在中食联盟(北京)认证中心举行了“中国酒类质量等级认证感官品评”活动。参加本次感官品评活动共有泸州老窖、西凤、习酒、龙泉春等12家企业的26个产品单元,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秘书长赵建华担任品评组组长,  相似文献   

14.
黄豆酱     
本标准由国家国内贸易局1999-04-15批准,1999-04-15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以黄豆、小麦粉为原料的酿造黄豆酱。1 质量要求1.1 感官指标,见表1。1.2 理化指标,见表2。1.3 卫生指标 按 GB 2718-1996《酱卫生标准》规定执行。1.4保质期 瓶装3个月(按灌装日期开始计时)。2 检验规则2.1 同原料、同配方、同工艺所生产的黄豆酱,经灌装后,当天包装出厂的产品为一批,每批产品必须按本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检验。合格产品,均应附有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签署的质量合格证,不合格产品,不…  相似文献   

15.
白酒的品评、勾兑与调味这几项工作在白酒生产工作中极其重要,对成品酒的感官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白酒的品评、勾兑与调味是研究提高产品质量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品评是判定酒质好坏和勾兑、调味水平的主要依据,而勾兑和调味又都是在品评的基础上进行。有人形容勾兑是“画龙”,调味是“点睛”,品评是鉴别。所以说品评是勾兑、调味的前提,没有品评就谈不上勾兑,不会品评的人也不能胜任有水平的勾兑和调味工作。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目的在于使特香型年份白酒的评定标准更加科学化、数据化、程序化,不再单纯的依靠感官品评判断白酒质量。本实验选取四特酒A(五年成品酒)、B(九年成品酒)、C(十五年成品酒)、D(二十年成品酒)4类年份白酒各5个成品酒样品,从特香型年份白酒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图谱中筛选出17个特征指纹峰用于构建指纹图谱,本实验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对不同年份类型白酒指纹图谱进行鉴别,得出与实际感官品评类似的结果,总体上可以区分特香型年份白酒的档次。说明聚类分析可以用来鉴别不同年份的特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17.
对全国兼香型白酒酒样进行了品评与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兼香型白酒行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的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分析了兼香型白酒的市场口感特点,以把握市场口感流行趋势,合理调整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18.
感官评价是一种测量、分析、解释由食品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所引发的,能通过人的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仅仅依靠化学检测的定量数据并不能很好地诠释产品色、香、味等综合指标,因此目前感官评定在食品行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何提升企业专业感官评定人员对感官评价标准的理解及尺度的把握,是食品行业包括白酒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结合企业实际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准确的浓香型白酒评定标准,采用多轮次,多维度白酒品评方法,将感官评价指标数据化并在数据分析中引入标准偏差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建立对提升白酒感官评定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白酒感官尺度品评表的结构设计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白酒品评操作程序,不同阶段感官品质表现的重点及品评考察的层次,构造了感官尺度品评表的基本属性项,对相应的概念作了基本的内涵界定。该设计能保持属性框架不变,局部属性项上变换,以适合于不同香型的感官品质。具有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及质量层次的可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白酒的鉴评法余建新吴采樱在白酒工业中,我国每年生产四、五百万吨白酒,而这四、五百万吨白酒却有85%左右的粗酒精饮料,人们迫切要求提高白酒的质量。追求质量,必须严格评酒。但在我国,白酒质量一直沿用人的感官品评的方法,即依赖品评师通过“看酒花”、“闻酒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